“我再也不想当华裔了!” 获得5千条留言,12万的转发,38万个赞

全文共计5334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题目来自Kimberly Yam的推文,她现在是美国一家新闻网站-亚洲之声的编辑。

她从8岁开始,就告诉自己:“不要当华裔……

但17年后,她哭着骄傲的告诉曾经的自己:

你应该庆幸你是一名中国人!

之所以想聊这个敏感的话题,是因为前一阵遇到一件让我略尴尬的事。

我和我先生从澳大利亚去英国度假,遇到一个本地小伙子。

他是个导游,也是个中国通,中文说的相当流利了。

他问我们两个:你们英语说的真好啊,从哪里来的呀?

我不假思索的说:我们中国来的。

他接着问:中国我熟啊,我和北京的朋友在中国卖了两年的口罩!那你在中国哪个城市住呢?

我说:你可能没有听说过,河北省,唐山市,离北京不远。

他兴致勃勃的说:巧了,我去过唐山啊!今年过年的时候我朋友还带我去吃过那家有名的鲅鱼饺子馆,在什么地方来着。。。

我不好意思的说:哎,不知道,没吃过。

他又说:我还去过哪个医院旁边的啤酒吧,那个烤串很好吃,你知道吧?

我又很惭愧的说:哎,我这些年都在国外。每次回家也就是两周,走走亲戚。你说的这些新开的饭店我都不知道呢。

他半开玩笑的说:那你不能说你从唐山来的,你还没有我熟悉呢!

我解释道:唉,我最近的几年住在澳大利亚,之前的几年在英国。所以我家乡新开的商场,饭店都没有去过。

他嘲笑道:那我问你时,你为什么说中国来的?你应该说你澳洲来的!

晚上回到酒店后,我依然对这个事情耿耿于怀。

和我先生说,那个老外凭什么说我不是唐山人,我连做梦都说唐山话!

我先生忍不住大笑,说:你知道吗,你连说梦话都和赵丽蓉老师一样。有一次我都笑的睡不着了!

回到澳洲后,我又和一个朋友聊起来这个事情。

她说咱们经历一模一样啊!

假期她带着在澳洲上小学的儿子去新西兰玩。一家卖毛毯店的店员过来套近乎:

哪国人呀?

她也脱口而出,中国人。

但是她儿子毫不犹豫的回答:

我们是澳大利亚人

同时她也略显尴尬,不知道怎么和在澳洲出生,上学的儿子解释这个问题。

⬆ 乍一看以为是中国哪个中学的学生赴美交流。其实是美国数学竞赛获奖学生和总统的合照。华人撑起大半片江山。

从“我不想当华裔”看身份认同

所以,当很多人问过我出国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时,比如:

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别棒?

是不是有一种看到了更大世界的开阔?

觉得更自由了吗?

都不是。

其实我的第一感受是自我怀疑。

因为文化的差异,观念的不同,甚至是有些人对中国人抱有偏见。

觉得你是中国人就会如何,就应该如何。

所以有一种潜规则就是: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需要付出更多,

比别人更优秀,

才能够取得跟别人一样的地位和成绩。

我刚去英国读硕士时候的Director (类似于辅导员)就是一个中国人。

四川大学的本科,北大的硕士,英国的博士。

然后留下来博士后,讲师,一路走来披荆斩棘。

他很认真的和我说,中国学生就要比老外学生努力至少3倍。因为同样是在做PPT展示,你做出来了10分的成果,可能只能展示出5分。老外可能就做出来了5分,但是可以舌灿莲花的讲到10分。

这位是英国萨里大学的首位华裔校长,逯高清

实现了华人在西方高等教育界的一大突破。

山东东营农村出生,本科硕士毕业于东北大学,

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后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讲师,

后又回到昆士兰大学一路升到教授,科学院院士。

现在英国高校当校长,

他的人生经历称得上独一无二!

我们纳米材料人的骄傲!

别说初到海外,就是出国多年的华人来说,

有时那种游离在边缘之外、无法融入的感觉,

会让人无所适从;

那些差异也无时不刻地提醒你:

你是外来人士

不过正是因为这个磨合过程,

更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个中国人。

在国内的时候,大家都一样,不会跟别人吹嘘“我是个中国人”。

但是在国外,我可以因为这个身份而骄傲!

当然,我也的确认识一些海外华人,一出国就迫不及待的丢掉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都已经移民了,干嘛非要说自己是中国人呢?

想让孩子融入主流社会

就要在家里说英文,吃西餐,

甚至完全不看任何国内流行的剧和综艺节目。

有次聊天过程中,我们突然谈起一个事情。我打开app去搜视频,当时下面会显示最近观看视频,而我当时正在追央视的一个纪录片《航拍中国》,很有意思。

她不屑的撇撇嘴,说:你还看这个啊?我从来不看中文节目的!

大部分海外华人对自己的身份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别说我们这种二十多岁才出国的,就连从小生在海外的华人小孩,身上也往往有抹不掉的文化背景。

文章开篇的那个图片,就来自一个从小到大在纽约长大的华裔女孩倾诉自己的身份认同的过程:

今年你8岁,就读三年级,班上订了中国菜而且是你爸爸送来的。

你一心期待在学校见到你的爸爸。他是你的英雄。可是别的小朋友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你爸爸不酷,他们嘲笑他并模仿他的口音。

于是,你不想再当华裔了。

17岁那年,你上大学了。

在那里,你遇到了其他亚裔,他们身上有着你从没有过的骄傲。你认识的一个男孩问了你两个问题:为什么不说你的母语?为什么你最喜欢的食物是奶酪而不是小笼包?

你说你们家的生活的方式不是那样。

但其实你知道,从很久以前开始,你一直在抵制你的文化,你拒绝说中文,你曾经说过你妈妈做的食物“恶心”,你一直在自己欺骗自己。

你突然想通了,你想要重新找回那些曾经令你无比厌恶的东西,找回那些与你种族文化相关的东西。

第一次,你想做一名华裔。

20岁那年。你已经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去学习中国文化,你将自己的中文姓氏纹在了自己的身上,它将永远存在。

再也没有人能令你产生过去那种感受,

你爱上华裔这个身份。

⬆ 她后来就骄傲的把自己的中文姓氏“任”纹在了手腕处。

她尝试着接触中华文化,学习汉字,学习中华历史,认识了很多作为华裔做出了杰出成就的人……在那之后她和华裔朋友们一样,因为华裔的身份自豪。

和她一样,越来越多的华裔意识到:
自己身上有着值得骄傲的民族文化,

一味的背弃并不能解决问题,

只会对自己的根源产生更多的迷茫和惶恐。

寻根的过程,就是获得身份认同的过程。

中外看得见的差异

🔷 语言差异:

我一直觉得中文是一种很神奇的语言,一个字里面可能就蕴含了很多东西,这需要靠文化的渗透,光学习这门语言很可能是无法理解的。

我在国外也会接触到各种语言,英语不用说了,还有法语、西班牙语等等,从中可以看出一个规律:

很多外语都是可以速成的,你学个几年,

基本上能学得很好了,

但是中文不能。

哪怕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对语言的掌握都未必是精深的。

你会发现中国历史太过悠长,诞生了很多词汇,是国外的文化难以理解的。

不说别的,就说近期《哪吒》在北美上映,翻译问题还上了热搜:

“急急如律令该怎么翻译?”

有说“fast fast biubiu”的,

有“quickly quickly your mother call you”的。

网友们灵机一动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却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问题。太过深厚的文化底蕴,或许也是中国文化输出困难的一个原因。

在国外,说普通话可以飞快地让两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亲近起来。

尤其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有天然的亲近感。

语言就像是一种身份的标志,

在茫茫人海中相遇,

确认过眼神,是自己人。

⬆ 小毛豆--一个看似学霸的学渣

小毛豆说话晚,我急的带他去看语言干预。

澳洲的语言干预治疗师,不止一个人,都很认真的向我强调,在家里一定要说中文

尤其是海外的双语家庭,比如父母中国人,孩子在幼儿园说英语。

不要以为两种语言会扰乱孩子的思维,第一语言的建立对孩子未来的思维发育很有帮助。尤其是你希望孩子们认同父母的背景和文化。

所以我身边的很多华人都会在周末的时候送孩子去上中文补习班。

小毛豆还不到3岁半,等到了年纪,我肯定也会送他去学习中文(有条件的话可以回国上一年小学,估计再回到澳洲,数学应该会全班第一吧,哈哈哈哈)

当然,海外华人小孩子上中文补习班,和我们学英语的问题一样-

没有语言环境。

往往老师在课堂上和小朋友用中文对话,但是一下课,这些小朋友互相全部又叽叽喳喳的开始说英文。(插个朋友给我讲了事情:海外中文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是不行,有个福建老师在手机上查拼音再教学生,真事儿!)

从功利的角度考虑的话,学好中文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找工作的机会会多一倍。所以现在中文学校里也不乏老外小朋友。

一个群里的妈妈就曾经抱怨过,怕描述不清病情,特意找了个亚洲脸中国姓的医生去预约,没想到见面之后一句中文不会,好生失望。

而我所住的区有个说中文的台湾医生,每次预约都要排到两周之后。因为她深切的了解华人的文化和禁忌,因此深受周围中国人的推崇。

⬆ 国外也有“烧心”这个说法,对应单词是“heartburn”

但我最希望是能够让孩子们见微知著,

从语言中窥见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让他们感觉“中国是一个特别棒的地方”,

从小埋下兴趣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

🔷 饮食差异:

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我还是更偏爱中餐。

有个很奇怪的现象:

我可以一周都吃白米饭,但是让我汉堡牛排炸鸡,不到两天就受不了。

⬆ 好看不好吃的西餐

没有吃过中餐的外国人介绍说去吃大餐,我一开始还兴致勃勃,但是到后面知道了套路,就兴致缺缺了。

跟中国的八大菜系比起来,那些大餐都显得千篇一律,有ins风但每滋味。

中餐靠火锅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去年我们一家去澳洲靠近布里斯班的一个小镇度假,叫做Noosa。

风景如画,安逸闲适,算是当地人的度假胜地。

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没有一家中餐馆。

⬆ 没有中餐馆的地方再美也不能称为天堂!

吃了两顿海鲜大餐后,我妈开始吃胃药。

并强烈要求我去超市买袋大米,她要自己煮粥喝。

我翻遍了外卖单,找了一家中文名字的餐馆。但是一看菜单我就明白了:

“黑椒牛”,“甜辣鸡”,“咖喱羊”

俗称:骗老外系列的中餐老三样

一般后厨会有个印度大厨手舞足蹈的把炒勺砸的山响,端出来一份用“李锦记”宫保酱炒的鸡丁,告诉你这个就是下饭的中国菜!

在小镇上憋了一周之后,我们全家回到布里斯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中国城的川菜馆要了一大桌子菜!

当我把这个有趣的经历发到微博上后,下面马上有粉丝留言:

“毛毛姐我和你经历一样!从Noosa回来后立刻到同一家川菜馆要了两份孜然羊肉!”

所以你看,我们的中国胃,老老实实的在告诉自己:

别装了,你就是个中国人!

出国留学、移居海外的华人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就是饮食差异。把不会做饭的人丢出国,说不定没过多久就无师自通了:

要么忍,要么狠。

不自己学会做饭,那就是对自己的胃的一种折磨。

对于留学生来说,老干妈拌白米饭,或许是在异乡的难得的慰藉了。

海外留学生的必备酱料大全

🔷 文化差异:

国外最重要的是圣诞节,我也会随大流地好好过,但是最让我重视的节日肯定还是春节。

有朋友跟我说,国内的年味越来越感觉不出来了,传统节日的气氛在慢慢淡化。

可是对我们这些海外华人来说,都特别在乎春节、中秋节之类的传统节日。

过年的时候,你去唐人街走一圈,会发现四处都是红红火火的感觉,甚至比国内还要重视。

因为人在国外,总有一种漂泊的感觉,这些传统节日的氛围不仅能勾起小时候的回忆,还能证明你的的确确在这儿安家了,小日子过得很好。在浓浓的年味中,仿佛回到了故土,能让人觉得特别安心。

相对来说,圣诞节因为没有融入感,总会让海外华人觉得格外冷清。

我过的第一个圣诞节就是在英国,当时刚出国没有两三个月,恰逢期末考试准备期。

我同学好不容易把我从家里叫出来,说别一个人闷着学了!咱们一起吃个火锅然后再讨论问题。

在去超市买菜的路上,除了遇到一个醉汉和我们说了个“Merry Christmas”,一路的感觉就是又静又冷

没想到节假日超市又不开门,我们狼狈的回到宿舍,一群人围着火锅涮压缩木耳和黄花菜,干香菇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 你们都在海底捞,我在村里啃面包!

所以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礼仪、传统、观念。

在国外生活的时间长了,很多梗都能接住了。

可是也有些时候,澳洲朋友说笑话,我有点get不到,同样的,我抛一些梗,国外的朋友一愣一愣的,但是同为华人的朋友已经相视一笑了。

有些习惯是会被同化的,但是有些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奔流在血脉中的东西,却会一直保留。

做一个中国人真好

“洁洁良”发表辱国言论过去不久,香港最近又情况严峻……其实我有一些费解:

身为中国人,为什么不愿承认自己的身份?

或许是一种自卑,一种文化的不自信,对文化的不了解,从而缺失了对根源的认同。

可是就像之前提到的华裔女孩一样,逃避无法解决问题。夸大事实、辱国媚外也无法改变真相。

前一阵澳洲留学生自发举行“爱国护港”集会特别让人感动。

我当时作为一个路人,从旁边经过时听到国歌响起,都热不住热泪盈眶,驻足和大家一起高唱国歌。我想这就是文化和身份的认同感。

我会不由自主的想和大家站到一起,为自己的身份感到骄傲。

一本护照定义一个人的国籍十分简单粗暴。

更深层次的国籍,

我想,它应该是潜藏在一个人的血脉里,

一个人的认同感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