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开始排斥并误解西洋美声,那这门艺术在这片土地上该何去何从?
作为歌剧自媒体号的我们在近一两年感受到了大家对于西洋歌剧相关信息的关注度在锐减,很多“兄弟”自媒体号或者第三方平台的热度也在萧条。开始笔者以为只是因为平台多了,可能大家的精力被分散了。后来才发现并不是这个原因,而是大家觉得好像学外国作品或者了解国外相关歌剧及古典讯息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当然,这不怪大家,当前的新冠病毒对行业的冲击也占了很大的影响因素。
记得两三年前大家还很关注国际大赛事,各种国外大师的演唱,各个平台也争先恐后的为大家搬运资料视频,大家夜兴致勃勃的在转发。说实话,比搬运视频的手速,本平台真的不是他们的对手,甘拜下风。所以我们选择了走最笨拙的原创路线,还好我们码字还行,依然为大家坚挺推送到现在。
然而,淡化国外讯息与学习外国作品的热度大减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调查和关注网络上的一系列反应。首先。从大环境来说,都在提倡文化自信,文化输出,文化坚挺。这个也是我们一直坚决拥护和支持的,并且在不断尝试做到真正的洋为中用,土洋结合的为大家推送。
但是往细节上观察,我们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每当网络上出现像一些西洋歌剧专题时,或者艺术审美稍微有点要求时,这个关注度就明显会很低,甚至有时候会被忽略,除非是外国超级大咖歌唱家“去世”或者“感染新冠”这种花边新闻会很高。”或者是中国风,民族风,那更是咔咔的高。从一方面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大家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更自信了,凝聚力也更高了,更爱国了,必须棒棒的赞。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是否还在追求这门艺术的宽度和深度?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外语的,听不懂”。“不是中国歌,不听”,“学外国作品干嘛,反正也什么用”。“学外语有什么用,音乐学院又不是外语学院”。归纳总结一下,大概意思是:
“我不长见识并且我还引以为傲!”
其实有些道理在这个敏感脆弱的群体里并不应该提,但却又不得不提一提:
首先我们称这门艺术是“美声唱法”也好,“西洋歌剧”也好,它始终叫“舶来品”,不管从学术还是其他方面来讲,我们都应当遵从和探索其根源的艺术价值,而不是把他变成一种排斥或者干脆就直接有种意识“歌剧即便最后不是我们发明的,也是我们改良让它变得更艺术的,我们所改良的必须引领这个世界。”这个逻辑其实和“韩国人说屈原是他们的,中秋节也是他们的”或者“朝鲜官方说他们白头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英雄作曲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比帝国主义作曲家莫扎特和贝多芬等还牛”一个道理。
其次,“该发展的要发展,该齐头并进的一定要齐头并进,不当瘸子”。大家在文化自信,文化输出的同时,是否可以再多坚持一点点这门艺术的“初心”呢?它来自欧洲,起源于古希腊,成型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流芳世界400余年至今,以意大利语,法语,德语,俄语,英语,拉丁语及其文化背景为“学习基础”。没有“基础”就没有艺术深度可言,无论怎样去“偷天换日”“改造加工”。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先天不足,后天会畸形。
再者,我们学的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学科,它存在于音乐学院和大学以及各种有文化氛围的地方,这些地方是讲素质,讲道理且有学科底线的地方。从事这门艺术的人,也应当是有基本职业操守与较高素质的人,有别于“古时候的戏班”和一些“社会江湖气息“。它也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创造物质生产力的学科,如果觉得“曲高和寡”,其实可以早日“另辟蹊径”。
西洋歌剧美声圈是一个小众圈子,没有太多的群众基础,从历史上来说也并不来自于群众,但它在某一个时期也走入了群众,只是门槛比较高,不是谁也能够去理解。它和哲学,文学,历史,美学等相关学科一样需要被人考究与钻研。如果我们学唱的是“西洋歌剧美声”,却开始排斥并误解西洋作品和相关信息了,那这门艺术,在这片土地上应该何去何从?
如果今年老天允许我们用三个字来表达接下来的学习态度,我们希望它是:
“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