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六章 谷神玄牝-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六章 谷神玄牝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修炼一事,只缘人自有身后,气质拘于前,物欲蔽于后,犹精金良玉原无瑕疵,因陷于污泥之中,而金之精者不精,玉之良者不良,所以欲复原形,非用淘汰之力、琢磨之工,不能还乎初质也。太上示人下手之工曰:“谷神不死。”何以为谷神?山穴曰谷,言其虚也;变动不拘曰神,言其灵也。不死,即惺惺不昧之谓也。人能养得虚灵不昧之体以为丹头,则修炼自易;然而无形无影,不可捉摸,必于有声有色者而始得其端倪。古云:“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何以谓之玄?玄即天也。何以谓之牝?牝即地也。天地合而玄牝出,玄牝出而阖辟成,其间一上一下,一往一来,旋循于虚无窟子,即玄牝之门也。孔子曰“乾坤,其易之门”,不诚然乎?第此门也,乃阴阳往来之路,天地造化之乡,人物发生之地,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凡人顺用之则为死户,圣人颠倒之则为生门。人欲炼丹以成长生久视之道,舍此玄牝之门,别无他径也。非天地之根而何?修士垂帘观照,混沌无知时,死凡心也,忽焉一觉而动,生道心也,所谓“静则为元神,动则为真意。”是其中胎息一动,不要死死执著丹田,必于不内不外之间,观其升降往来、悠扬活泼,即得真正胎息矣。古人云“出玄入牝”,是出非我本来面目,入亦非我本来面目,惟此一出一入间,中含妙谛,即虚灵也,所谓“真阴真阳形而为真一之气”是也。天地之根,岂外此乎?要之,谷神者太极之理,玄牝者阴阳之气,其在先天,理气原是合一,其在后天,理气不可并言。修道之人欲寻此妙窍,著不得一躁切心,起不得一忽略念,惟借空洞之玄牝,养虚灵之谷神,不即不离,勿忘勿助,斯得之矣。故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发育万物。圣人以有而形无、实而形虚,显呈此至隐至微之一物,曰谷神。谷神者,空谷之神,问之若答,应焉如响,即不死也。其在人身,总一虚灵不昧之真。自人丧厥天良,谷神之汩没者久矣!后之修士欲得谷神长存、虚灵不昧以为金丹之本、仙道之根,从空际盘旋无有把柄,惟从无欲观妙、有欲观窍下手,有无一立,妙窍齐开,而玄牝立焉。故曰:“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总要精气神三者打成一片,方名得有无窍、生死门;否则为凡窍,而无先天一元真气存乎其中。虚则落顽空,实则拘形迹,皆非虚灵不昧之体。惟此玄牝之门,不虚不实,即虚即实,真有不可名言者。静则无形,动则有象,静不是天地之根,动亦非人物之本,惟动静交关处,乃坎离颠倒之所,日月交光之乡,真所谓天根地窟也。学人到得真玄真牝一升一降,此间之气凝而为性、发而为情,所由虚极静笃中生出法象来。知得此窍,神仙大道尽于此矣。其曰“绵绵若存”者,明调养必久而胎息乃能发动也;曰“用之不勤”者,言抽添有时,而符火不妄加减也。人能顺天地自然之道,则金丹得矣。

返回目录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智慧:谷神不死 , 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根 。

    原  文:谷神不死 , 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 释  文:谷神(大道)是永恒长存的,这就是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生育的产门,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怎样用都用 ...

  • 夕霞夜话——说说《道德经》第六章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为学苑出版社作者系列文章,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夕霞夜话--说说<道德经>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 ...

  • 道德经|新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理解“谷神”更好悟道

    <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在说本章之前,回忆一下前面篇章,老子对道的认知与描述.玄之又玄,妙之又妙,众妙之门,老子用他的语言极尽 ...

  • 《道德经》这章所指,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那个东西?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经>第五章 心得: 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神,根据注解,是指道.谷,我个人觉得,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偏指实物 ...

  • 道德经~打坐要领(连载06):天地之根 | 看见静坐中的念头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每天,我们将为您诵读一章<道德经>,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静坐引领 现在, ...

  • 我对《道德经.谷神不死》的解释

    我对<道德经.谷神不死>的解释 (1) 本章标题<谷神不死>,是整个丹道学术的纲,纲举才能目张.谷,一般指两山峰之间的低地,在这里,两眼角之间的低处,即眉间处的玄关窍,就是玄关 ...

  • 《道德经》第六章:天地之根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匀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自然之神不死,它是玄妙之母.玄妙母性之门,是天地之根.绵绵不 ...

  • 道德经讲义-第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忘: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直若渝 ...

  • 道德经讲义-第九章 功成身退-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九章 功成身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贻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古云:"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舟."又曰:&qu ...

  • 道德经讲义-第五十六章 和光同尘-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五十六章 和光同尘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 道德经讲义-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知足常足. 天下有道,君民皆安,征伐无用,故放马归林,开田辟地,以期粪 ...

  • 道德经讲义-注后语-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注后语 此经注毕,呼群弟子而告之曰:目今大道危如累卵,所赖尔学道诸人以撑持天地,救正乾坤.纵说奸匪之徒将有兵戈之动,然天有安排,总不至令尔等有不测之虞也.只怕尔等执德不宏,信道不笃,二意三 ...

  • 道德经讲义-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 ...

  • 道德经讲义-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道德真源

    修身之道,遏欲为先.遏欲之要,治于未然则易,治于将然则难:治于将然犹易,治于已然则难.故太上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言人当闲居独处之时,心不役于事,事不扰于心,寂然不动,安止 ...

  • 道德经讲义-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道德真源

    此章总结通部,示人<道德>一经皆真实无妄之言,不得以文词不美将此经置之高阁而不论不议也.须知道本无名,强名曰道,道本无言,有言皆障,然为教化众生,不得不权立虚名以为后学津梁.既有言矣,则言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修身之道,惟善为宝.为善之道,自治为先.盖道在内而不在外,修在己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