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夜书房1.0版是怎样炼成的

我只记得我是1992年7月下旬赶到深圳的,那天我问同学李明,准确地说是哪一天你知道吗?

李明一脸无辜地说,你都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呢?你是7月下旬来的?

当时不写日记,回忆有时候就会变成一笔糊涂账。

李明说,我六月就来了,你们都没来,坑死我了,你们从北京发到深圳的行李,一大堆破纸箱子,书啊什么的死沉死沉,运到广州火车站没人管了,我接到电话后去广州火车站办转运,一个一个地搬纸箱子,累惨我了。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啊?我一直觉得我从北京带来的十几箱书来深圳的路上少了一箱,有些书一直没找到,有的只剩了上册或下册,有的还淋了雨,闹半天是你小子搞的。

李明哈哈一笑,摇头晃脑说,我也不知道丢没丢,淋雨那是肯定的,我一个人哪里管得过来。

我大学宿舍的书到底经由什么路线运到了深圳,年深日久,早淡忘了。经李明这么一说,记忆开始复活。我记得到深圳商报上班后曾用单位的汽车去罗湖火车站拉过一次行李,是了,取的就是李明在广州火车站倒腾过的纸箱子了。

纸箱子运到黄木岗又一村临时住宅区一栋铁皮顶楼房三楼靠东的一房间。简易书架是在一个又挤又热又闹又乱的棚户市场买的。那市场原在市委大院的对面,现在早变成了中信城市广场。

先是买了两三个书架,沿墙摆放,书迅即填满。很快又运回几个,渐渐有了“书墙”的气势。这就是1.0版的“夜书房”了。

我的左邻正是李明,右舍是两个小伙子,后来知道他们是深圳商报读者服务部的工作人员。他们见我房间书架成列,就说,去我们那里买书啊,自己单位同事嘛,优惠。

他们的读者服务部在上海宾馆。我印象中是在一楼沿街,前几天一位老同事说,不对,是在二楼。

我只记得服务部的书给我一种亲切感,让我想起北京上学时常逛的三味书屋一类的书店。给我这种亲切感的,还有国贸大厦对面的深圳古籍书店。这两家书店陪我度过了初到深圳的虚空阶段,像是两家熟悉的车站,我出出进进,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前几天书房理书,发现很多购自服务部的书。我还读到老同事毕敏的文章,他详细记录了1992年1月份在这家服务部的所见所闻,很能补充我丢失了的记忆细节。文章说:

偶尔一次路过深南中路与华富路交汇处的上海宾馆,见里面新开了一家书店。小店店面不大,只有六七排书架,初看并无特别之处,仔细一看,兀地叫人眼睛发亮!三联、中华、人民文学、外国文学、岳麓等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的品味高雅、在读书界为人津津乐道的上乘之作 ,全都赫然在目。王蒙《红楼启示录》、赵鑫珊《贝多芬之魂》、钱钟书《围城》、《谈艺录》、张中行《负喧琐话》、周作人《知堂谈吃》、吴祖光《解忧集》、姜德明《书香集》、汪曾祺《知昧集》、袁鹰《清风集》……以及胡适、徐志摩、戴望舒、林语堂、梁实秋、陈寅恪、陈垣、傅增湘、叶德辉、谢国帧、钟叔河、罗曼罗兰、德富芦花、茨威格、昆德拉……全都雄踞在自己的位置上,放射着智慧的光芒。我简直像巴格达的窃贼入了阿拉伯的宝库,东张西望,触目皆宝,迷了我取舍的判断。最后倾尽囊中所有,换作20多本我梦寐以求的意中之书。本来中年以后对一般事体不大提得起兴趣的我,当夜灯下披读,兴奋不已,弄得有点儿失眠。

文中所列书人书目,也都是我那个时候乐于搜求寻觅的,由此也就知道我书房的同名书肯定就是在服务部买的。1月份既已如此,7、8月份乃至同年年底当然也大致如此。

可惜,好光景没持续几年,服务部就停止服务了。深圳书店史上曾经闪亮的那片天空就此黯淡下来。

我甚至都搜不到一张当年服务部的图片。一叹!

插图选自《书情书》,世纪文景版

(0)

相关推荐

  • 尔书记:我的读书和父亲母亲

    说起读书,其实没什么经验可谈.前面几位老师已经把读书这个话题说得很透彻了,我就不再说多说了.我就给大家讲讲关于自己读书的一些小故事吧. 作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我们这批人,说起读书的最难忘的经历,都是 ...

  • 杨恒金 | 我的“一角书房”

    我的"一角书房" 江都   杨恒金 作者杨恒金先生,1978年-2013年在江都检察院工作,曾任办公室主任.纪检组长.政治处主任,多次被评为扬州检察系统调研信息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 ...

  • 小巷里藏着间苏派书房

    苏州日报>2020年12月08日 A06版 苏报讯(记者 李渊)一头是平江路.一头是临顿路--苏派书房就在这繁华两头中间的菉葭巷里,书房主人钟天特意寻了这样一处闹中取静的巷子,来经营一间不大不小 ...

  • 整理书房挖大坑|早茶夜读第八夜

    第八夜:整理书房挖大坑 整理书架,翻阅记忆 文|绿茶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今天是第八夜,我是绿茶. 运行了一周多的早茶夜读,得到很多读者的鼓励,也收到一些读者吐槽,有人说我们的声音毫无吸引力,像 ...

  • 【邂逅】我的读书生涯

    编者按 世界因文学而美,文学因书籍而美,读书的美,蕴涵于此."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人生有涯,读书无涯. --编辑 花轮君 有伟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 马永安|关于几本书的久远往事

    几年前,一群初中同学聚会.席间,我问两位女同学:"还记得我上大学时你们给我买书的事儿吗?"她们茫然摇头,表示完全没有印象.我说我一直深刻地铭记,且每每忆及,都充满感动心怀感激. 大 ...

  • 夜书房故事 | 胡洪侠:马家辉的“小说季”又来了

    <鸳鸯六七四>,马家辉著,花城出版社2020年9月版 收到家辉寄来的<鸳鸯六七四>好多天了,今天也还在读,只是还没读完.天天忙一些七荤八素,常常顾不上"六七四&quo ...

  • 胡洪侠 | 《夜书房 三集》今天交稿

    去年该做的事,终于在今年做完了.这不怪我,疫情突如其来啊! 2020年的身上现在不知已经背了多少黑锅,我再甩一口给它它也不会嫌多的.而且我也没有违反眼下流行的甩锅套路:甩给程序,甩给制度,甩给不可抗力 ...

  • 胡洪侠| 我今天攻陷了“夜书房东北角”

    书房东北角那个书柜我大概有十年未睹过它全貌了.先是在网上买了几个樟木箱子,装满书后,却找不到地方安放,只好就挡在了那个书柜前面.后来,杂物也顺手挨着箱子堆放,久而久之,只见箱子,不见书柜.久而再久之, ...

  • 胡洪侠|夜书房又现“孙犁光影”

    孙犁有几张照片都是这个朝向. 公号写作的妙处在于和订阅者朋友能及时或即时互动,互动的内容往往又会产生新的互动.倘若如此互动下去,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否会形成类似"迷宫"的信息结构 ...

  • 胡洪侠|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港台版“书之书”|之七 “活在书堆下”

    这些天扶助一万多册书陆续走进纸箱.同事问是否需要帮忙,我坚拒.收拾藏书是自己的事,岂能假手于人? 一本一本自书架上取下,翻翻,或不翻,扫一下封面,迅速考虑眼下的分类.分箱,和日后的分楼层.分房间,然后 ...

  • 胡洪侠|那些年我追过的港台版“书之书” 之一

    1980年代北京三联版的书话系列给很多爱书人提供了集藏"书之书"的机会,唐弢.黄裳.郑振铎.叶灵凤等人的集子刚出版时看着可爱,读着有趣,如今则已成书话收藏基础书目,不仅要力求不可或 ...

  • 胡洪侠|那些年我追过的港台版“书之书” 之二 | 《书话集》等等

    "书话"一体,按目前的说法,是唐弢先生最早倡导,他1960年代即有<书话>一书问世.紧随其后不仅写书话.出书亦以"书话"为名号的,应是香港的黄俊东. ...

  • 胡洪侠|那些年我追过的港台版“书之书” 之三 | 不堪回首“书和影”

    昨天收到董先生为我所题斋名墨迹照片,赶紧在这里显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