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历史:隋朝灭亡后,又在塞北续命十年,最终被唐朝灭亡
文/格瓦拉同志
众所周知,随着李渊在公元618年称帝建唐,立国仅37年的隋朝正式灭亡。但鲜为人知的是,就在隋朝灭亡后不久,有一支残余势力迁居到塞北,在突厥的庇护下重建王朝并存在十年时间,这便是史上的后隋,而后隋的“当家人”,正是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那么,后隋是如何创建的?最终的结局如何?
01 江都兵变
隋炀帝在位后期,三征高句丽战役的失败,给帝国的声誉带来毁灭性打击,加之灾害频仍、百姓难以忍受横征暴敛,于是大规模的民变在各地纷纷出现,并逐渐形成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军、窦建德为首的河北军、杜伏威为首的江淮军三大农民义军集团。与此同时,各地豪强、军阀也纷纷扯旗造反,使得当时的中国战乱频仍,局势异常混乱。
隋炀帝剧照
由于北方局势呈现土崩瓦解的态势,因此倍感威胁的隋炀帝索性放弃中原,在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前往江都避难,而把“烂摊子”交给两个孙儿杨侑(留守长安,后被唐高祖李渊取代)、杨侗(留守洛阳,后被郑帝王世充取代)来管理。隋炀帝到达江都后,每日纵情于酒色之中,丝毫不顾及十余万关中将士的思乡之情,由此引起他们的怨恨。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利用将士们思乡难归的怨恨情绪,禁军大将宇文化及、元礼等人发动政变,将隋炀帝及绝大多数宗室、外戚杀死在宫中,唯有萧皇后、秦王杨浩、齐王杨暕(隋炀帝的嫡次子)怀有身孕的妻子韦氏幸免于难。不久,宇文化及率军十余万北上,声称要返回关中,而就在此前期间,杨暕的遗腹子杨政道降生。
宇文化及剧照
宇文化及率军达到河南境内后,被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击败,不得已退居魏县,并在该地自立为许帝。宇文化及称帝后,率众北上突围,结果在聊城遭遇夏王窦建德的阻击,兵败后被处决,时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闰正月。宇文化及被杀后,萧皇后、杨政道等人(注:杨浩此前已被宇文化及杀害)沦为窦建德的俘虏,深受后者的优待,1年后又被礼送到东突厥境内。
02 塞北复国
东突厥之所以接受萧皇后、杨政道,完全是出于处罗可汗的决定。原来,处罗可汗的父亲启民可汗一度被堂弟都蓝可汗夺去位子,幸好得到隋文帝的帮助才得以复位,因此对隋朝感恩戴德。不仅如此,处罗可汗的妻子义成公主是隋朝宗室女子,对帝国的灭亡一直耿耿于怀,经常劝说丈夫要帮助杨氏皇族复国。正是基于上述两点原因,处罗可汗向窦建德索要萧皇后、杨政道,并对他们甚是厚待。
处罗可汗剧照
萧皇后、杨政道到达东突厥境内后,处罗可汗兑现自己的诺言,派军队南下占领定襄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然后将杨政道迎奉至此,并拥立他为隋王。当时,因为躲避战乱而进入东突厥境内的汉族官吏、百姓多达万余人,处罗可汗把他们全部交给杨政道来管理,并依照隋朝旧制设置百官。由此,隋朝在塞北实现复国梦,史称后隋政权。
虽然帮助杨政道实现“复国梦”,但后隋仅拥有1郡之地,跟幅员万里的隋帝国根本不可同日而言。为此,为人“实在”的处罗可汗决定利用中原混战的良机,派兵攻取并州以安置杨政道,然后徐图攻取整个中国、真正光复隋帝国的计划。然而,处罗可汗的计划尚未实施便突患重病而死,时在武德三年(620年)二月。
杨政道在突厥的庇护下建立后隋
处罗可汗去世后,弟弟颉利可汗即位,杨政道虽然仍受到优待,但东突厥却再也不提攻略中原、复兴隋帝国的计划,而是采取扶植多个傀儡政权跟唐朝对抗的政策,而后隋仅是其中之一。萧皇后祖孙虽然心有不甘,但“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也只能采取忍气吞声的姿态。就这样,杨政道尴尬地居住在定襄,这一待就是十年时间。
03 不战而亡
贞观三年(629年)秋,利用东突厥发生大灾荒和内乱的良机,唐太宗派名将李靖为主帅,李勣、苏定方、柴绍、薛万彻为副,率军十余万分道讨伐东突厥,一举将其击灭,并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后,后隋政权失去庇护,灭亡已成定局。贞观四年(630年)正月,在没有做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萧皇后带着杨政道向唐军投降,存在10年的后隋政权覆亡。
唐太宗剧照
唐太宗对待后隋的降臣还算优待,不仅没有要萧皇后等人的性命,而且还任命杨政道为员外散骑侍郎。杨政道后来又担任过尚衣奉御(为皇帝管理衣物,为正五品官,多由皇亲国戚担任),虽然官阶不高,但深得皇帝的信赖。杨政道一直活到唐高宗永徽初年(650-655年)才去世,其子杨崇礼、孙杨慎矜等人皆至显官,此后事迹不详。
参考书目
魏征(唐):《隋书》,中华书局1997年版。
李延寿(唐):《北史》, 中华书局1974年版。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