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道
自古《道德经》的注解多如牛毛,各家注解各执一词,若单论似乎哪家注解都不无道理,于是老子之言到底何解一度成为热门论题。
学者们站在学术立场,以训诂考据之法详解老子之言,但如此便难免有死板条框之嫌;
民间读者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自行解读《老子》,虽通俗朴实,但亦不够严谨;
而道教人士以宗教立场,结合道教丹经,多解之为修仙养生之道。
到底哪家才对,实无法断言。
但依我之见,哪家都没有问题。
老子之言阐述的核心,无非一个“道”字,老子亲言“道”曰大、曰逝、曰远、曰反。
“道”广大深远,无所不包,且老子之言本就如自己所说“善言无瑕谪”,根本挑不出任何瑕疵。
所以,老子之言套用在任何领域,绝对都适用,这也正是老子思想伟大之处。
所谓百家注解不过如盲人摸象,属各执一端罢了。
就比如老子曰: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这段话的意思,就可以有很多种理解。
比如以道教养生的立场来解释这段,便是雄代表运动、刚健,雌代表收敛、安静。
养生要懂得阳机发动的道理,但要以静,也就是道教所谓清虚,作为功夫修行之根本。
这也是修行的大原则,儒家的“知、止、定、静、安、虑、得”由定静中求得的七证功夫,以及佛家的“止观”功夫都是走的这条路子。
而无论哪家功夫,当定静的境界修到了位,无论心性中的智慧显现,还是身体机能的扭转都会自然而然产生。
也正如老子自己说过的“反者,道之动也”,无论身体和心性,修到了极致也就“复归于婴儿”,全都回到最初的纯阳之体了。
当然这里只是简单谈论了一个大的原则,具体法门详见道藏丹经,这里也不必借花献佛了。
而对于这句话,也有人从社会学立场来解读,他们认为雄代表强大,雌代表柔弱。
社会想要复归婴儿般自然、淳朴的状态,就要明白社会普遍崇尚强者,所以要想办法守护弱者,以此来为天下寻求平衡。
于是法家应运而生,为什么说法家是出于道家,便是因为有一派道家学者以此观点为根基,找到了“法”这个方式,来保护弱者,实现了社会中的平衡。
这个理论直到今日一直也在沿用。
而对于个人小家庭来说,这个道理也说得通。
丈夫身为男性,要承担起家庭责任,扛起家中大梁,守护妻子,从而实现稳定和睦的家庭结构。
所以,老子这个“道”是个大原则,怎么用都对,观点不同全在于分析角度不同,各有各的立场,便各有各的“道”,大可不必互相争论。
而之后老子还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同样,黑与白,可以做心性的恶与善讲,同样也可做社会的黑暗面与光明面讲。
总之黑与白是一体两面的存在,把握住有黑必有白,有白也同样必有黑的原则便“不忒”,也就是没错了。
这个原理便是天地间绝对的原理,也就是无极了。
而之后“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这依然是阴阳之理,寻常的人们巴不得天下的荣光都归于自己,但殊不知得到了荣耀,便伴生了失去荣耀的落魄。
就好比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九合诸侯何等荣耀,最终却落得个饿死深宫,无人收尸的下场。
所以老子劝我们把这些荣耀看透,不要忘记人最原本的面貌永远只有朴实平凡。
这是人立身处世的大原则。
最后老子总结: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朴实无华这种天地间最原始的道性扩散开来,形成万物,圣人把握住便可以成就天下之大同,消除纷争了。
其实这种状态是自古以来一代一代前辈们所追求的,春秋的孔子向往文武王时代的礼乐制度。
老子比孔子看得还要古老,他向往上古时期的大同社会。那个时候没有制度,但人人遵守规矩,互相亲爱,没有纷争。
而近代,西方哲学界提出消除私有意识,其实也就是类似的目的。
所以,不得不感慨老子思想之博大精深,在两千多年前便已经洞察了人伦大道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