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减效应在人际关系中的灵活运用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爱程度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爱程度显得不断减少的人,心理学家们将人际交往中的这种现象称为“增减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实际上更喜欢那种先否定、后肯定自己的人,喜爱的程度甚至超过了那些一直都对自己持肯定态度的人。所以这个效应也被称为是「人际期望递增效应」。
1965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和林德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
测试者为八十名大学生,将他们分成四组,每组被测试者都有七次机会听到由心理学家预先安排的研究人员扮演的某一同学谈有关对他们的评价。
其方式是:
第一组为贬抑组,即七次评价只说被测缺点不说优点;
第二组为褒扬组,即七次评价只说被测优点不说缺点;
第三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测者缺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测试者优点;
第四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试者优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者缺点。
当四组被试都听完该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后,心理学家要求被试们各自说出对该同学的喜欢程度。最喜欢该同学的竟是先贬后褒组而不是褒扬组。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
通过这次实验,心理学家发现:
在对别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时,最能获得他人好感的并不是一味地实行肯定和奖励,最能给人恶感的也不是一味地施行否定和惩罚。
事实说明,能给人最大好感的是先否定后肯定,给人感觉最为不好的是先肯定后否定。如果只是褒扬或先褒后贬均显得虚伪,而先贬后褒则显得客观与有诚心。
在心理学上,这种先否定后肯定、先抑后扬给人最好感觉的心理现象被称为“阿伦森效应”,也称作“增减效应”。
为什么人们大都喜欢夸赞和奖励逐次增加,而反感那些正面激励的逐次减少呢?
原因很简单,从先大加赞赏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对人产生定的挫折心理, 如果只是一次小的挫折,那每个人都能够平静地接受,即使不能一下子接受,在心情平复之后的自我反省中也能够慢慢地接受。
如果夸赞变成逐次递减,甚至变为责罚,那人们心中的挫折感就会陡然增加,以至于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还可能使人们意志消沉,对工作慢慢失去热情。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说,如果某个朋友拒绝了我们的请求,我们一般不会生气;但是,如果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好人”拒绝了我们,我们反而会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有可能被亲密的人伤害的原因。
亲密的人有能力制造出和之前实验中的“丧失”相似的环境。“丧失”的前提是“拥有”,对于点头之交的人,本来就谈不上什么“拥有”,所以也就不会丧失。
但我们的朋友、恋人、亲人,却有足够的力量去伤害所爱他们的人。
那我们在平时生活中,面对“增减效应”,又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增减效应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意见的方法。
不管是给上司、同事,还是朋友、家人提意见时,最怕的就是不仅别人没把你的意见听进去,还连带着对你这个人产生不满。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增减效应,采用先抑后扬的方法,给别人一个“加分”的过程。
比如我们可以说“我觉得你有些马虎,但你统筹安排、管理能力表现的都很好,如果你能改掉马虎的毛病,就能做得更好了”。
一般来说,这样的提意见的方式,大多数人都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你先说了一些小毛病,然后又夸了夸他们,那夸他们的过程就是一个加分的过程。这在心理上,就是一种不断“获得”的体验。
另外,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
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增减效应在实际人际关系中的应用不能简单的机械化运用,可以结合当时的场景给出褒贬的评价。
掌握这一心理效应,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动力,更可以拓宽自己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