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三重世界,三个生命历程 2024-08-01 14:51:13 《红楼梦》的全部奥义不仅仅是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也不仅仅是“有情之天下”以及对个体命运的体验和感叹,而是存在三重世界、三个生命历程。荣国府夜宴[清] 孙温 绘本《红楼梦》局部三 重 世 界《红楼梦》中有三重世界,第一重是变化无常的世界,第二重是有情世界,第三重是虚空世界。第一重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界,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代,佛学盛行。自王阳明之后的晚明直至清代的佛学传播,使得民众接受了这样的宗教观念:人生在世,必须相信净土、不断修行,才能超越轮回,达到清净世界。曹雪芹正是在此基础上设定了《红楼梦》的生死观。这个介于儒道之间、变动不居的世界没有恒常,充满起伏跌宕,悲欢离合。宝玉和黛玉有前生的夙缘,他对她有甘露之惠,她对他怀报答之心,今生相逢本该天生一对。然而,无端忽来一宝钗,德容言工,无不胜之,又挟“金玉良缘”之势,使得黛玉在与宝玉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宝玉也常有“好景不长”的预感。不仅他们的爱情关系在变,周围人的福与祸也在变。“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荣宁两府就是如此。贾敬信奉道教,却因为吃了金丹烧胀而死。元春封妃省亲,富贵已极,“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却也埋下了败落的种子。贾家鼎盛之时,“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可到第七十五回,尤氏在贾母那里吃饭,饭不够吃时丫鬟却给她盛了下人吃的白粳米饭,荣国府已显窘态。最终,两大家族走向衰败与崩溃。可小说的结尾又说兰桂齐芳,贾兰考中了举人,贾宝玉有一个遗腹子,那么,曹家是不是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小说含而未露。小说中求长生的死了,望情爱的断了,想长久的败了。从《易经》的观点来看,就是否极泰来、乐极生悲、静极而动。 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它更接近于心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不是金钱,而是缘分和情谊。人在红尘中有情,这情是自然生发出来的。虽然世界无常,但情支撑着世界。宝玉“情不情”,对花、鸟、月亮、星星无往不情,甚至对父亲小书房里一轴美人图都想去探望抚慰一番。他怜香惜玉,爱袭人、晴雯、龄官、芳官等姑娘们,最后钟情于林黛玉。一位意大利汉学家说过,中国人有各种各样细腻的感情,这些情因远近不同而构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是情的出神入化构成了变化,构成了悲欢离合,构成了艺术美感。这就是变化中情的美。第三重世界是虚空世界,既超越有情世界,又是隐藏其后的恒定的价值观。道家讲究清净无为,佛家讲究一方净土。它们都主张没有情感牵累和兴衰变化,超脱悲欢喜乐,追求悟性的化境。相对于有情和变化,这种价值观是一个恒定的真相。有情世界则是对虚空实境的偏离。从佛家来说,比如唯识宗,它的种子叫作染识,其变化就是从无染到有染,这么美好的净土还会变成无常的人生。从道家来说,原始为太和,打破太和才产生出人生的发展和困境,而人只有净化欲念,才能恢复平衡。因此,《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有情世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曹雪芹精心安排了太虚幻境这一原始点,使小说在演示了荣辱兴替后通过悟性来抵达虚空世界。这个世界里没有落花,没有变化,没有忧愁,也不惧时间。一切圆满无缺,不必担心生老病死和飞来横祸,更不会有猜疑和背叛。然而,有深意的是,你必须舍弃了“实”的现实世界,舍弃了“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这个凭虚凌空、有大自在的虚空世界。但“实”与“情”是极难割舍的,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做到,小说中真正了悟的可能只有宝玉一人。多病而入佛门的妙玉和厌弃淫乱而出家的惜春,都是因为惧怕风尘肮脏违背了自己的心愿才向往空门的清净世界,这不过是小乘佛教的“自度”。但可悲的是,依据《红楼梦》第五回的伏笔,恐怕妙玉“欲洁何曾洁”,到头来红颜屈从枯骨,连自度也难以达成了。中秋宴[清] 孙温 绘本《红楼梦》局部三 个 生 命 历 程《红楼梦》还写了三个生命历程:第一个生命历程是希望。宝黛初见,一个惊呼“这个妹妹我见过的”,一个自忖“何等眼熟到如此”,善于察言观色的王熙凤也打趣“既吃了我家茶,如何不与我家做媳妇?”甚至连下等小厮都知道,宝玉的婚事“早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在这个生命历程中,宝黛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共读西厢,同怜落花,充满了希望。第二个生命历程是烦恼。不仅宝钗金锁上的篆文“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宝玉佩玉上的是一对,而且后来到大观园做客的湘云也有个金麒麟,这更使得黛玉忧心不已:“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金环玉佩,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便恐由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韵事来。”不唯如此,大观园中的其他人物,也因情感和生活上的各种关系,产生烦恼。比如,袭人“忽又想到自己终身本不是宝玉的正配,原是偏房。宝玉的为人,却还拿得住,只怕娶了一个利害的,自己便是尤二姐香菱的后身。素来看着贾母王夫人光景及凤姐儿往往露出话来,自然是黛玉无疑了。那黛玉就是个多心人。想到此际,脸红心热,拿着针不知戳到那里去了,便把活计放下,走到黛玉处去探探她的口气”。当袭人故意以尤二姐被王熙凤折磨以致吞金自尽、香菱因夏金桂陷害被薛蟠毒打等事来试探黛玉,黛玉回答“这也难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但这无心之言却令袭人暗暗不快,此后她疏远黛玉,甚至进谗言,不能说与此毫无关系。林黛玉 [清] 孙温 绘本《红楼梦》局部第三个生命历程是无奈和失落。贾府从蓊蔚洇润经由元春封妃省亲走向高潮,但修建省亲别墅花费巨大,无疑又埋下了衰落的伏笔,后来逐渐走向摧枯拉朽式的崩溃。前述的三重世界里已经提到,这是一个颠覆性的变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姥姥安定的生活,虽然平淡无奇,却并没有大的起伏。她进大观园,虽然也艳羡夫人小姐养尊处优的生活,但还是认为,大有大的繁难,自己的乡村生活也有自己的好处。比如,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但贾母最终也没把外孙女嫁给孙儿,而是支持了宝钗和宝玉的金玉良缘,对外说是“林丫头心太细”。这种基于利益所作的决定有无合理性?不合理,但真实。这实际上是不同类型的人在冲突矛盾中一种可能的归宿。这对于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文化结构与文化结构之间的冲突都具有启发性,因为《红楼梦》写出了人性真实的一面。黛玉临死才领悟到世事的残酷,对紫鹃说“我这里没有亲人,你好歹送我回去”,并非病危说昏话,而是椎心泣血之言。又如,林黛玉这位“绛珠仙子”有先天不足之症,多愁多病。贾宝玉这个“神瑛侍者”发愿要用360两银子配一种药,管保黛玉吃了就好了,平日也对她百般温柔体贴,唯恐违逆其意。然而,林黛玉最终却因他夭折身亡。再如,贾家世代王侯,四大家族同气连枝,哪想到皇帝一声抄家,忽喇喇大厦倾,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诠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无奈了。 赞 (0) 相关推荐 王开东: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是常读常新的.最近,由于复习选修,又把<红楼梦>重读了一遍. 在我眼里,<三国演义>可以看成是忠义文化的代表:<水浒传>里绿林英雄占 ... [情人节说情] 许振东:宝黛间的“好”谁能懂? ——兼谈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在生活中,人们常说谁和谁"好"上了,通常是指男女间产生亲密感情,有了不同一般的深入交往,即恋爱关系.<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最缠绵悱恻.感人肺腑 ... 红楼梦~读后感 读读看看<红楼梦>几十遍,依然痴痴地随着黛玉在红楼之中阅尽人间冷暖,依然随着黛玉欢喜悲伤,依然不能接受黛玉之死,依然在看到黛玉受罪受苦,仍至被逼而死时痛哭流涕. 封建礼教的毒害,让人们铁石 ... 《红楼梦》中三个令人吃惊的统计,曹雪芹的知识储备有多丰富?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这几乎是大家公认的事实,<红楼梦>这部书,可以说无所不包,将中华文化与小说结合的天衣无缝,其中有一些有趣的"统计",便十分 ... 细读《红楼梦》第三十回“宝钗之怒” 作者:詹群慧 阅读经典必须去"标签化"思维,在标签化思维下,一部"怀金悼玉"的<红楼梦>被庸俗化成了"宝黛争婚"的戏码,对< ... 君子转身就是小人红楼梦的这三个人帮你读懂人生 蒋玉菡与柳湘莲的相似之处还真不少,两人都唱戏出名,都有一个女性的名字,而且名字的含意都是莲花.长得也如女人般俊秀,与贾宝玉的关系也很非常特别,两人还是红楼四侠士之一,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共同之处,常常让 ... 裴永中创作屏风《瓷绘全本红楼梦》 世界最长 中新社南昌2010年1月5日电 (何柳斌)江西景德镇一名艺人将<红楼梦>搬上了瓷板画.五日,这位陶瓷艺人裴永中向记者展示,他费时五年创作的<瓷绘全本红楼梦>涉及人物三千八百多个 ...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袭人背叛了宝玉 我一直认为,作者给"袭人"起这样一个名字,并不简单是"花气袭人知昼暖"这样诗句里的意思,"袭人"还有真正的含在字面上的意思,她最终是要&qu ... 《红楼梦》中三个陪嫁丫鬟的命运,两个有好结果,另一个却很悲惨 大家都知道古代男人妻妾成群,通房姨娘肯定是不受待见的.红楼梦中主子的妾室肯定也是不受待见的.今天我们来说一下红楼梦中是丫头又是通房丫头的三个女子,她们的命运是怎么样的呢?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红楼梦》中三组姐妹名字的谐音,处处暗藏玄机,结局早有定论! 偈云:再大的聪明都是小聪明,再小的智慧都是大智慧. 金陵十二钗之中,有两个人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王熙凤,一个是李纨.王熙凤的聪明是人尽皆知,那李纨呢?表面看就是不太聪明之人. 大家知道李纨为什么字宫裁 ... 异曲同工,各臻奇妙——谈《红楼梦》第三回人物出场的描写艺术 肖旭 在小说和戏剧文学当中,人物出场描写是展开故事情节,渲染气氛,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曹雪芹在第三回对众多人物出场的描写表现了他巧妙的构思,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古典小说中堪 ... 红楼梦里的三次云雨之事,一次比一次详细 红楼梦是世情小说,开篇即点题:大旨谈情.这情分为很多种,有家庭伦理之情,有兄弟姐妹之情,有朋友义气之情,更多的则是男女风月之情. 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在一座宫门上就看到了四个字"孽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