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军校【丁传吉】
集安市榆林镇的抗联军校,也曾叫靖宇军校。校址位于现在榆林镇治安村三组东南方380米的西山半山腰上,是一个比较开阔的天然溶洞,全洞长约70米、宽14米,离
地平面水平高度大约80度。地质构造为岩质系炭岩与石灰岩合成结构,据地质学家鉴定,生成年代在500万年以前的火山喷发期。5月18日,笔者第三次拜访榆林镇治安村,路上遇到骑摩托车的刘万祥夫妇,他们作为我的向导,寻找藏在绿叶深山里的抗联军校。曲径通幽,山路的第一道关隘就是耸立在松树林之中的瞭望哨,松杆高高擎起瞭望楼和松尖齐高。爬高下坡,过了一个小沟,继续一路攀升,路旁一个马架子,抗联人简单的栖身之处,一个木头搭成的三角架,盖上稻草,为战士遮风避雨。
登上33级松木台阶,一块竖立的青石板上,有“抗联军校”四个黑色大字。站在洞口平视洞室,宽敞的教室,有石凳、油灯、木头架。杨靖宇司令、杨俊衡将军亲临讲课,给革命培养后备力量,军事骨干在老岭根据地的各个战场冲锋陷阵,居功至伟。1935年东北抗联杨靖宇的第一军在建立集安老岭山区根据地时,发现了这个溶洞。据史料记载:“杨靖宇的部队当时仅四五百人,经过三年的扩编,到了1938年发展到3700多人,成为抗联第一军史上鼎盛时期。”
抗联部队人员数量发展迅猛势必导致部队上新加入的战士思想觉悟、个人素质参差不齐,还有部分兵源来自于绿林好汉、帮会、伪警察、山林队,这些人的政治思想觉悟较低,纪律意识差,自由散漫思想严重,特别是对革命的宗旨模糊不清,急需“回锅”“回炉”改造。
因此经过抗联一军指挥部研究决定,对这些新加入抗联的人员进行政治思想、军事知识、文化水平等系列教育。经踏查,发现这个溶洞比较宽敞,容纳的人也比较多,而且位置隐蔽,比较安全。于是就在这里来办一所学校,命名为“靖宇军校”。
杨靖宇、杨俊衡亲临学校讲课,讲授军事课,讲解游击战术和人民战争思想,讲解如何进行侦查、警戒、进攻,如何躲避爆炸、敌机、防毒相关知识。政治课主要讲历史,“九一八”事变、俄国十月革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红军北上抗日、万里长征等。文化课主要教战士写字,学习条件艰苦,学员以石块为座、石板为桌、炭条为笔、桦树皮为纸,或者冬天在雪上写,夏天在树上刻。根据当年为这条洞里的抗联赶车送过给养的王姓老人以及当年的老战士回忆,这所学校第一批学员190人以上,开课时间为1937年9月份,新入伍的抗联战士在这里提高觉悟,学到了本领,改了坏毛病、坏习惯,提高了战斗力,这所军校培养出许多意志坚强的抗联战士。
由于抗联当时处在被围剿的动荡时期,东征西战,经常在山林中周旋,进退不定,导致了军校不能正常上课,因而利用率很低,课目时上时停、断断续续,军校开了一年多的时间,到1938年,由于部队中出了叛徒和其他原因,抗联实行向北战略转移,抗联军校就荒废了。
东北抗联在特殊时期诞生,和战斗一起成长。在血雨腥风的历史时期里,中国共产党的军队高瞻远瞩,一手抓军事,一手抓学习,为这支部队培养输送政治思想合格、军事素质过硬的指挥员。5月21日,笔者随集安市教育局党性推进小组,第四次走访榆林镇治安村,再一次拜访了这个军校。走进岩洞,骤然感觉到阴凉,洞顶有些地方滴水,山洞格外潮湿,在离洞口50米靠洞壁的地方有一个悬起的木床,上面铺着玉米叶子。走出山洞,下了木头台阶,在靠着山坡有一个地窨子,一面靠着山体,一面挖进地下,三面木头围墙,房顶盖着桦树皮,压着细木头。
学校暗哨,屋子虽然简陋,但可以遮风避雨。艰苦的岁月,乐观的精神,大革命的洗礼更需要我们的指挥员识文断字。杨司令作词谱曲,大家一起唱响了义勇军进行曲,激情昂扬,故事的细节播放着战斗的慢动作。
丁传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