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快速阅读:帮助你提高3倍阅读速度,快速搭建知识体系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职场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终身学习。信息爆炸时代,只要打开手机,就能接触到很多信息和知识。随处可见的碎片化知识,看似拓展了视野,却往往记不住。
学习时,新知识与自身知识体系相结合,是最高效的。对大多数人来说,碎片化知识不够系统,如无源之水,无法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记不住是正常的。这也是大多数人学完东西记不住的原因。
如果想熟悉一个新的领域,通过书籍系统化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帮助我们快速的了解一个领域。可能你会问了: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阅读,该怎么办?
克里斯蒂安·格吕宁在《超级快速阅读》里面,提供了快速阅读的诀窍,他能使你的阅读速度会提高三倍以上,并能快速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阅读前的准备
很多人拿起书来就从第一页开始往下读,有的甚至不看目录,其实这种阅读方法是错误的。
1.梳理逻辑脉络,明确宏观定位
阅读时,首先要阅读一下目录、序言和后记,粗略了解书中内容,制作视觉卡片。这样可以梳理出清晰的逻辑脉络,还可以在必要时找出这本书在整个专业领域中的定位。
宏观定位之所以必不可少,是因为人脑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位——缘脑。一旦这个大脑分区感知到周围环境中存在过多不确定或不稳定因素,认定大脑无法根据现有信息清晰把握事件的全貌时,我们就会感到恐惧,甚至惊慌失措。
一旦大脑无法梳理出所需的脉络,我们就会感觉手头的事情乱成一团,认为自己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得到缘脑的支持,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宏观定位。
2.五分钟时间快速浏览全书
人的思维分为左脑思维与右脑思维,左脑思维关注细节,不关注整体;右脑思维关注整体,不关注细节。
只有当我们同时调动自己的左脑与右脑,激活两种思维模式时,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如果只是机械阅读,不观全貌,往往回迷失方向,并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学习能力会直线下降。
因此,在正式阅读之前,需要快速浏览,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标题、副标题、插图、表格以及被加粗或是变成斜体的关键词上,而且整个过程总共不应超过5分钟。
通过快速浏览,可以熟悉书中内容,并确定这本书是否具有阅读价值。
主动阅读,积极思考
1.学习新知识前先激活既有的知识网络
首先我们要知道,大脑在存储信息时,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大脑要记住一条信息,必须与已有知识结合在一起。否则,再多的信息也只能在我们的脑海里毫无章法地飘来飘去,记不长久,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也就白白浪费了。
这是因为大脑记忆信息是通过神经元相互连接实现的,新的神经连接只能建立在既有网络的基础上,凭空长出一个孤立的神经树突是不可能的。
想要更好的记忆新知识,先要了解自己既有的知识网络,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领域擅长,哪个部分比较薄弱、急需填充新的知识。这个从整体上盘点现有“库存”的做法,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能从一个侧面激活整个知识网络,为新信息腾出足够的存储空间。
在遇到阅读难点的时候,不妨暂且跳过,等到通读一遍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再回过头来仔细研读,原本像天书一样的内容我们再理解起来就会有茅塞顿开之感,用很短的时间稍加思考即可。
(2)只要我们不断练习,总有一天这种新的技能会习惯成自然,变成我们潜意识的行为。
学习的过程分为4个阶段:
不知己不能;
知己不能之;
知己已能之;
不知己能之。
比如:学骑自行车,人在婴儿时期是不知道骑自行车这个行为的,这个阶段叫“不知己不能”。随着年龄长大,进入儿童时期,看见大人会骑自行车,而自己不会,这个阶段叫“知己不能之”。
后来自己开始学骑自行车,刚学会后,需要集中注意力,扶好车把,避免摔倒,避免撞到人。需要把全部的精力用在新学的事物上,这个阶段叫“知己已能之”。
熟练学会骑自行车后,可以单手扶车把,可以在自行车上听音乐,这个过程叫“不知己能之”。
在学习技巧时,同样遵循这种发展规律。
2.积极提问,双向阅读
在正式阅读之前,还要向自己提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这本书写了什么?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在这本书中可以学到哪些东西?提问越具体,对知识的吸收效率越高。
积极提问其实就相当于隔着文本与作者对话。有了这种互动,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获得更大的阅读动力,记忆效果也会明显提高,因为我们已经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把书中死板的知识转化成了自己的知识。
3.合理安排阅读进度
在跑马拉松比赛时,快到终点时,运动员哪怕再疲惫,也会拼命加速,全力冲刺。这叫做“马拉松效应”,它同样也可以应用的阅读中。
我们可以把下本厚书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做一个标记,这样就增加了终点的数量,使我们多次体验冲刺快感。
提高阅读速度
1.估算现在阅读速度
只有知道现在的阅读速度,才能对阅读速度的提高有一个衡量的标准。
可以随便找出一个较长的段落,数出其中5行的总字数,然后把这个总数除以5就可以得出每行的平均字数。完成这个练习以后,只要数出自己在1分钟内读完的总行数,再乘以这个平均值,就可以得出自己在1分钟时间内阅读的总字数。
2.用手指或笔尖辅助阅读
每个人的视线都需要一定的指引,因为其天生的工作原理就是寻找并跟踪运动的物体。
阅读的效率取决于视线移动的效率,而通过手指或笔尖引导恰恰能优化眼球的运动,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避免视线和思绪的胡乱游移。
3.逐步拓宽视线范围
在阅读时关注自己的视线范围,将来用手指或笔尖辅助阅读时,也要逐渐加大难度。一段时间以后,可以从每行的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字开始指引,而且提前一两个字把手指挪到第二行。这样一来,为了读取剩余的文字信息,你的视线范围自然会随之拓宽。
借助这一技巧,可以绕开缘脑的干扰,拓展自己的视线范围。随着练习的时间越来越长,最终只需用指尖滑过每行文字中间1/3处的位置,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读取整行内容。
4.一目十行的3-2-1练习法
找出一个从未读过的段落,使用阅读辅助工具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连续阅读3分钟。
3分钟过后,标记出自己的阅读进度。请大家用自己现有的阅读速度,无须刻意关注速度快慢。
然后,请大家重新回到这个段落的开头,开始第二遍阅读。这次,你必须在两分钟而不是3分钟的时间内完成同样篇幅的阅读任务。
所以,大家必须相应地加快阅读辅助工具的移动速度。万一你没有达到练习的要求,不能在两分钟的限定时间里读到第一遍的标记处,就请从头开始,重复这个步骤,直到顺利完成为止。
反复几次以后,你自然就会知道自己的阅读辅助工具究竟要移动多快,才能按时完成任务。最后,进行第三遍阅读,在1分钟的时间里完成。
通过这个练习,可以在无形中加快你的阅读速度,这就是“高速公路效应”。
很多人阅读速度慢,主要是因为阅读方法不到位。
尽管每个人学习水平不同,但只要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相信每个人阅读能力都会很大进步。
另外我还推荐大家,如果想要迅速了解新的领域,主题阅读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想提高阅读速度,上述方法还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成为自己的技能,希望这些方法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