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氏往事(十一)

缑氏往事之十一:电影

古镇有个大地影院,很多年前,办有一张会员卡,一场电影三十块左右,只要有时间,隔段时间看上一场,算是合情合理的消费。提前在哈票网上订好票,临开场前,才从家里步行出发,几分钟就到了。取了票,再就现场小卖部里,买些饮料爆米花之类,就可以开始有滋有味的视觉大餐了。

那年,到深圳华强北看过一场电影,同古镇大地影院差不多的设施,票价却要贵上一倍。于是,暗暗庆幸:还是生活在小地方好啊。

说起小地方,想起小时候,我们也有电影看。通常是村里有人家过红白事儿,想办得排场一些,就会预约放电影。

傍晚,早早就把幕布扯起,算是一种宣传,告知大家,今晚有热闹。幕布有四方和长方两种,长方的叫宽影幕,出现的较晚。四方的最多,从四个角拉四条绳子,就着电线杆或树木绑起,这四方白布悬空了,我们就叫它影幕。

影幕前方,一定要有宽敞的平地,是预留的观众席,自助性质的,需要观众个人带凳子。孩子们是最开心的,陆陆续续从家里搬椅子占地方,离影幕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大人们劳累了一天,晚饭后,坐在自家孩子占的位置上,满心欣慰,孩子们也会觉得,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时候,也跑到外村去看电影。天黑也不怕,天冷也不怕,三五成群,踩在土路上,高低坎坷,照样有说有笑。

很多时候,都会去晚了,不但没有椅子坐,站在后面还看不到,就得想各种办法。有一次,去郝寨看电影,站在一个猪圈的单砖墙上,差点掉下去;还有一次,是下雪天,用围巾把头包起来,站在纷飞的大雪中,电影看完,已成了雪人,脚也冻麻木了。然而还是一定要去看,什么都阻止不了,我们太需要故事了。 大人们只会讲一些不着边际的传说,一点都不动听。

去的路上,还可以听年长的姐姐们,谈某村某男生的事儿,新鲜又好奇;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开始谈电影的内容。打仗片儿看得最多,内容简单容易懂,然而也会走神,有时还真没看懂,就会向哥哥姐姐们请教,片中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总之,每看一场电影,立场问题一定要弄清楚。还有些片子,各个村子串着放,有些人,就会到处撵着看上很多遍。

印像最深的是《杜十娘》,在邻村大队部门口看的。剧中杜十娘和李甲,在床上合衣而卧,这是观众尚能接受的,最大尺度镜头,以致我们这些小女孩子,个个脸红心跳,不敢出大气。

缑氏街上有个电影院,记忆中,一开始就是很老旧了,虽然设施简单,但乡里所有大型室内活动,基本都在这里举行。儿时在这里看过电影,参加工作后,单位还组织过来看过戏。

电影院的椅子是连在一起的,靠背上标有号码,上小学的我们,都学会了如何对票入座。但学校组织的,多是教育片子,同学们大都不爱看,记得演过《张海迪》,通片儿她都是坐在椅子上讲话,看得很无味。为了看这场电影,同学们还步行来回走了好几公里路,于是,都小声在背地里抱怨。当然,也有好看的,记得《少年犯》就很精彩,也是学校组织过来看的,同学们个个意犹未尽。

上高一时,有同学周末去影院看了《妈妈再爱我一次》。我没有去,因为舍不得花钱买票。等到了学校,我就缠着看过的同学讲电影内容听,居然还能听出两眼泪。

记得是1986年吧,电视机还不是家家都有。时值放映《西游记》第一集,那天,村里正好也有人家放映电影。破天荒的,村里人大都围在邻居家的黑白电视机前,而电影的影幕前面,却廖廖无几。

电视里,孙悟空破石而出,前所未有的镜头,让人耳目一新,乡亲们惊叹连连。那天晚上,户外的电影演到一半就收场了,因为所有人都跑去看电视了。从此,这种露天电影,就开始显得越发老土,内容守旧,且重复无味,渐渐越来越少见了。

上大学时,每逢周六晚上,学校也有电影看,就在操场上露天放映。那则别有一种感觉。首先选片上更精彩,相比之前村里看到的,内容丰富了很多;再者清一色全是年轻人,坐在一起,嗑着瓜子,聊着天,算是看电影,更像是一种情调,而且经济实惠。大学的岁月很短,但看了很多场电影,那个年代大部分电影明星的相貌,我都是在操场上的电影里认识的。

再后来,记忆里就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缑氏街的影院也早拆掉了,拆下来的旧椽子,捐送给了缑氏一中。那时,我在缑氏一中做班主任,记得为了节省运输成本,我带着孩子们去影院运椽木。同学们排着长队,一人手执一根大椽子,浩浩荡荡从街上走过。这些椽木运到学校后,被用来修建学生饭堂。那些艰苦岁月的陈年往事,总能让人记忆犹新。

后来,因为家务和经济的原因,没有去过电影院,也没有机会看过露天电影。一直到2003年,有一次,老公说带我去看电影《终结者》。买票时才知道要30元一张票,真真是万分舍不得,从头看到尾,我眼睛都不敢眨一下,使命要把这30元给看回来。

人活在世上,总是越来越挑剔。 以前看电影,不怕黑,不怕远,不怕冻,不怕站,不怕路难走,仅仅为了一个故事。如今,我们除了要求高质量的故事,还要欣赏演员的演技,还要讲究各方面的效果,清晰度要讲究,音响也要讲究,两维不够,还要三维四维。

有时看电影,正观得精彩处,猛然间,座椅摇晃,耳边起风,他们说这是四维效果,却总吓我一跳。

喜欢我的文字

作者:周银霞  (网名:周清明,念北)  洛阳 偃师 缑氏 人,70后,现居广东中山。

(0)

相关推荐

  • 退张电影票,怎么这么难?

    夏振彬 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段时期,不断有消费者反映,他们在退电影票时遭遇了"退票难".据统计,国内某大城市267家影院中,支持退票的仅78家,其中有的退票手续费高达 ...

  • 男童脚踢电影屏幕被索赔18万元?影院回应

    5月1日,广东东莞一名儿童在影院散场时跑到影幕前进行踢打,造成影幕损坏.2日,影院工作人员表示,影幕损坏影响正常播放电影,已到警局报案,目前当事人暂未找到,网传家长赔偿18万是谣言,但荧幕是杜比全景C ...

  • 露天电影,童年美好的回忆

    露天电影,童年美好的回忆    作者:李桂英 晚上回家看到小区里好不热闹,过去一看,才发现是在放电影,这可真是一种久违的情感,我不由地想起儿时看露天电影的情景来. 那时只有逢年过节在乡政府所在地的&q ...

  • 佛罗伦萨|今夏的露天电影看到过瘾!

    近期写文章,好像都要以"因受疫情影响--"开头. 露天电影,却因为疫情更受欢迎了.在意大利,露天电影是每年夏天的晚间活动之一,吹着凉爽的晚风,捧一个冰淇淋,看一个和夏天有关的故事. ...

  • 一部90年代的武侠老电影,剧情跌宕起伏,小时候村里露天看过

    一部90年代的武侠老电影,剧情跌宕起伏,小时候村里露天看过

  • 看球幕如何制造沉浸式氛围

    球幕电影也叫圆穹电影或是穹幕电影,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大屏幕投影,如苍穹般的银幕承载着特制的影片内容,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观影享受,球幕影院也因此受到了大众的喜爱. 与3D电影相比,球 ...

  • 缑氏往事(四十一)

    缑氏往事之四十一:麝香 听说过一段野史逸闻.三国时期,有位书法家,名叫韦诞,擅长题署匾额.魏明帝筑成凌云台,让他写匾,挂上之后,才发现字迹有一处位置不当.因此,将韦诞用粗绳系身,吊至悬放匾额的位置,让 ...

  • 缑氏往事(三十一)

    缑氏往事之三十一:狗狗 我这人自小怕狗,各种各样的狗,我都怕.老远看见狗,我就要躲在人后走:躲在男人后面,也躲在女人后面,躲在老人后面,也躲在小孩子后面.总之,只要有第二个人,我都会寻求保护,简直怕到 ...

  • 缑氏往事(二十一)

    缑氏往事之二十一:花生 我婆婆家是湖北红安的,革命老区将军县.全域丘陵地貌,颇有一些土特产:茶叶,红薯,板栗等等.这其中最有名的,我认为是红安花生. 那花生榨出的油,用来烹饪,有种纯天然的,浓烈的香, ...

  • 缑氏往事(五十)

    缑氏往事之五十:我的1999年 1999年,我还在老家镇上一所中学教书.我人生中几件大事,都发生在那一年. 首先一件,刚刚开年,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一个扩机,也叫BB机. 那是一个星期六,我早早起床,揣 ...

  • 缑氏往事(四十四)

    缑氏往事之四十四:琼瑶小说       我家住地附近,方圆几百米内,各种补习班,星罗旗布.每到休息日,不同年龄段的娃娃,纷纷被送到这里.所以,我们小区,也常被戏称为学区房. 儿子小的时候,非常抵制补课 ...

  • 缑氏往事(四十三)

    缑氏往事之四十三:牡丹 我们念小学时的课程,除了语文和数学,还有一些副科.这些副科里,品德和自然,尚有些兴趣:只那地理和历史,我总是学不懂,一直是云里雾里. 记得有一道四年级的地理题,问珠江三角洲是如 ...

  • 缑氏往事(四十二)

    缑氏往事之四十二:头发 小时候的发型  (我和哥) 我头发很多,发质偏硬,略略留长些,就必须捆扎起来,不然,会蓬松得不像样子.天生如此,徒添了不少烦恼,到底也无法改变,只是常常让母亲担心,因为她听人说 ...

  • 缑氏往事(四十)

    缑氏往事之四十:读书 入乡随俗,和其他人一样,我也在家里敬有财神.每一次毕恭毕敬,我都不认为是迷信,而是当成了一种寄托.一个认真敏感的人,总能感触到生意场上无处不在的风险,或紧张,或担忧,使人难以寝食 ...

  • 缑氏往事(三十九)

    缑氏往事之三十九---认干爸干妈 小时候,我身体很弱,经常半夜发烧.依稀记得,母亲抱着我,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她一边小声作着祈祷,一边用脸庞贴近我的额头,感触我的体温和呼吸.我时而迷糊,时而清醒,在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