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484:小事中蕴含着大道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论语·子张》19.12)
本章亦是孔子弟子之争。
在子游看来,子夏的弟子,做些洒扫、应对、进退节仪方面的事,是可以的,不过都是末节而已,没有抓住根本,这怎么行。
从小处着手是子夏的特点。他认为,君子之道,哪些是末节,容易的就先传授,哪些是根本,难的就懒于传授?这就像草木一样,要区分对待。《集注》言:
倦,如诲人不倦之倦。非以其末为先而传之,非以其本为后而倦教。
人之品性不同,要因材施教。君子之道,怎么能被歪曲呢?《集注》言:
若不量其浅深,不问其生熟,而概以高且远者强而语之,则是诬之而已。
子夏主张从具体、浅显的事情学起,一步步,循序渐进,而至抽象、高深。程子言:
君子教人有序,先传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非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
洒扫应对,便是形而上者,理无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谨独。
圣人之道,更无精粗,从洒扫应对,只看所以然如何。
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洒扫应对是其然,必有所以然。
自洒扫应对上,便可到圣人事。
朱熹对此评价道:
程子第一条说此章文意最为详尽,其后四条皆以明精粗本末。其分虽殊,而理则一。学者当循序而渐进,不可厌没而求本,盖与第一条之意实相表里,非谓末即是本,但学其本末而本便在此也。
所有的大道理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事情当中。子游子夏二人的观点并不冲突,只不过是其自身特点体现而已。说到底还是要高处着眼,低处下手。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温故知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