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龙丨她让(石泉)古城行走于世

恰逢石泉县跻身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摄影家陈晓琴适时为家乡奉献出一本厚重的影集,名曰《石泉古城老街》。于是,一座作为4A级景区的古城,便冲破新冠肺炎疫情的干扰,跨越秦岭,走出国门,让世人一睹古韵今貌。
南依巴山,北枕秦岭,在汉江上游临水而筑的石泉古城,当属秦巴山区如今保留最为完整的明清县城样本。其城市规制的完备程度、主要设施的完整遗存足以说明:这是一座人文价值珍贵的古城。我们之所以称其为古城,不仅因为其始建于汉代,扩建于明清,距今1600多年的历史;而是因为陈晓琴的摄影作品集让历史'立此存照',有了史实与众多史料的艺术呈现。
各位看官,请打开《石泉古城老街》,我们仅从她所拍摄的'老街”,来审视这座'古城'之所以应该当之无愧地成为古城的所以然。
先看规制。图片鉴证:保存完好的这一条长1000米,宽3至5米,且有16条巷道的老街,实为古城的核心城区,是其城墙里面的“城内'部分。作为一条在汉江北岸沿江而建、东西走向、双面对街的长街,其东、西城楼及相连的城墙尚存,城门依旧,东西门额'远瞩金州'、'秀挹西江'完好无损,临江南门损而又复,'雄临汉浒'的气势犹存。加之北门的炮台遗址,西门的瓮城遗址及南北两边的街巷与主街的经纬交织,便使一座明清古城完美呈现于世人面前。
再看建制。作为古城,留存至今的明朝洪武六年所建县衙便是明证,图中县衙建筑主体呈八字形,由南向北依次排开。城内那明时的文庙、会馆,清时的戏楼、店铺,民国的教堂、茶坊和建国之初的新华书店、国营食堂,组成了传承谱系完整的古建阵营,让人一看便知'古城'风貌。
有了这两大硬件上的物质基础,人们不查史志,就能看图说话:这是一座明清古城!
那么,何以知晓古城文脉?陈晓琴给了我们走进古城文史的三条路径:
首先是源远流长的汉水文化。我们从图中的古戏楼、老剧场和今人着了古装表演汉调二黄的情景可以看出,这个发源于汉水流域的地方剧种,之所以能携徽帮晋京,形成京剧,从而成为京剧的声腔之母,就因为有着南北兼备的文化基因、广受欢迎的群众基础、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
其次是水神崇拜及水文化。图中的禹王宫古风肃穆,泼水节大气磅礴。因为有了禹王宫而有了祭拜大禹,并由此产生了'泼水节',这是今日石泉的特殊节庆。但在汉水流域及国内大江大河沿线的水文化活动中,大禹治水故事和祭拜禹王风习却不鲜见。由此可见,石泉是善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城。
再次是科举文化与兴文重教。文庙与黉学巷,是科举文化的物证。多数县城都有文庙,但不一定有黉学巷,因为此巷是旧时为考秀才而供考生通往文庙的专用通道。由此可见,地处安康、汉中、西安三角交叉地带的石泉县,明清时期有着区域中心的文化地位。通往汉江的黉学巷让人想见,当考生及书童、陪同沿江而来,下船之后沿此专用通道,在万众瞩目之下神情庄重地走向文庙,不知比今日的走红地毯要风光多少倍呀!由此显现出,石泉把重教与兴文,摆到了何等高的地位!
陈晓琴通过这些大格局性的城市文明掠影,充分展示了石泉古城的文化形象。与此同时,她又通过民俗、风情内容的深究,挖掘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从而让石泉古城的市井文化内涵深刻、个性鲜明。
你来,请随她到大街上去品小吃。因为一方水土产一方食材,各地饮食才有了各自风味。又因小吃不是“货通天下“所做的大餐,才具备并保留了独此一家的地方味道。石泉因得汉江之水利而多水产,因得秦巴之山利而多山珍,故而,水产中的鱼虾有了石锅鱼、鲶鱼饨豆腐、油炸小虾,山珍中的土产有了柚子茶、芝麻饼和庖汤宴。这些美食,如今己因真空技术和电商、微商而产于石泉、卖向全国、行销世界。
再来,请跟她到小巷里去看大院。石泉古城,巷道众多,街北通山,街南达江。因而,北边的巷道住户多为官员、文人与农民,南边的居者基本上是工商户与船民。多数巷道因巷中大户人家的大院而得名,因而,戴家巷必有戴家大院,李家大院必在李家巷子。人若迷途,照此问路,一般不会出错。那些大户人家无论建造多大院子,都不会挤占巷道,因为老城人至今严守着他们的巷规:北巷必须畅通于山,南巷务必直达于江,所有巷宽绝对要有一条扁担的换肩之便!
如此讲规矩、守规制的古城,传给世人的不光是古建筑与老物件、老传统,其古韵新风的融合,才是这本影集让今人喝彩的理由。这些古城新景、老街新风之类美图,不仅构成了《老街节日》《老街工商》《老街百姓》等篇章内容,而且处处让古城灵动着、鲜活着、美艳着、诱人着,就连那流光溢彩的夜景、碧波荡漾的水景、冰清玉洁的雪景都浸透着古树新绿的兼容性美感。
由此,我强烈地感受到,陈晓琴的大型摄影作品集《石泉古城老街》,抓取的是风光摄影的素材,呈现的是纪实影像的内容,其内涵却是文化摄影的风骨。因此,我愿同她一样,携上一本影集,让一座古城行走于世。
(0)

相关推荐

  • 五一假日去石泉寻觅热闹人流间的静谧与美好

    五一假日总是热热闹闹的人流,自然山水.都市公园.古村古镇,每一处美好里,都有寻寻觅觅.熙熙攘攘的人们.这个五一假日的中段,与家人一起从西汉高速到达石泉,从十天.西康高速返回西安,两天时间了,汉江边的石 ...

  • 邂逅石泉古城

    邂逅石泉古城

  • 在灯火阑珊里品味千年文化

    光明网 11-20 16:10 [夜游陕南石泉古城:在灯火阑珊里品味千年文化]决胜2020 陕西石泉县因"城南石隙多泉.径流不息"而得名,是秦巴汉水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素有&quo ...

  • 建水:一方隐匿在古建筑中的净土

    不少人因为<舌尖上的中国>来到建水 希望一品建水豆腐的味道 而最后让大家意犹未尽的 却是这座小小古城里的古老建筑 -- 建水 古称"临安" 旧时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建水 ...

  • 〖 石泉说事 〗 透视一张浠水老照片,你看到了什么?

    今天收到了石泉老师的几篇文章,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浠水本土文化发展的民间人士,我看后很感受.很受教,也很激动.相当长一个时期的浠水,在所谓文化艺术领域,鱼目混珠,良莠不齐,关键岗位职责畸形,评判席公权私用 ...

  • 民间根艺师陈盛宁散文——《弘泉根艺醉了汉水之滨》

    端阳节前,石泉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及县电视台在我的主东付先生的陪同下,来到付先生的根斋.我的根艺创作室进行文化调研. 我将这一年多来所创作的200余件根艺根雕文化作品分别向他们作了讲解,我创作的根艺根雕 ...

  • 老潼关

    陕西:水坡巷,老潼关最后的记忆陕西学习平台2021-03-11订阅作者:田锡超 俯瞰水坡巷.许多人曾前往潼关县城,满怀期待地去见识中国历史上声名赫赫的巍巍雄关,但最终却无功而返.其实,现在的潼关县城, ...

  • 【新史记】李周龙 丨龙门寺记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龙门寺记 □ 李周龙/ 文        鲁班之乡,景色之南,南眺凤凰展翅,北枕柏塔巍峨.省道玉带东西舞,渡槽巨龙南北飞:水库明镜映蓝天,林木挺拔擎白云:龟蟠鱼跃石彰传说,九井 ...

  • 【征文】李周龙丨 情牵渠水 无悔人生——记修渠人宋林吉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情牵渠水  无悔人生 --记修渠人宋林吉 □ 李周龙/ 文 在采桑镇涧东村,谈到修红旗渠,当年的亲历者,无不对宋林吉充满敬佩. 一个已经去世三十多年的普通修渠人,何以让人永生铭 ...

  • 【好看短小说】李周龙丨 家 事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家 事 □  李周龙 / 文 家事是父亲讲给我的.   我的老家在豫北封丘,过去是黄泛区.我家祖上,按儒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十个字取名排辈,到了父亲 ...

  • 【好看短小说】李周龙丨 朋 友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朋友 □ 李周龙  /  文 母亲死得早,我对她没有一点印象,是奶奶把我拉扯大的.小学毕业那年秋天,奶奶病逝后,我与父亲相依为命.初中毕业了,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允许农民外出搞副 ...

  • 今日关注●专访安康市图书馆馆长李焕龙

    提升效能    阅读永恒 --专访安康市图书馆馆长.陕西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李焕龙 <图书馆报>2017年5月19日   发表有删减 文/魏锋 在安康市地方文献联展活动中,李焕龙馆长接受采 ...

  • 【行天下】李周龙丨石板沟之旅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石板沟之旅 □ 李周龙 / 文 2012年夏,曾经的学生中宝告诉我,合涧镇的太行山里有个石板沟,正在修建景区,他去看过,风景很美,老师若有机会值得去看看. 2013年清明,刚会 ...

  • 【征文】李周龙丨一渠幸福水,两代修渠人—记采桑下川村刘明一家人的修渠故事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一渠幸福水  两代修渠人 --记采桑下川村刘明一家人的修渠故事 □ 李周龙 /  文   引子 在采桑镇下川村,流传着一则刘庚星与水的故事.水贵如油的年代,下川村要到翟曲村的活 ...

  • 独家视频丨李尚龙:我是怎么从劝酒套路里走出来的?

    ■ 本期特邀毒叔■ ■李尚龙■ 完整内容请点击视频观看 在今天文章开始前,想请大家花3秒帮忙做一件事: 1.点击顶部蓝字"四味毒叔" 2.进到公众号主页后再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3.设 ...

  • 李焕英,让这座千年古城终于藏不住了04

    从踏上城墙的那一刻,历史纷至沓来,不禁思绪万千. 站在城墙之上,所见之景尽收眼底,悠悠汉江之水,碧绿澄净. 襄阳的古城墙,才是这个城市的真实风貌,是这座城市的独特价值和美丽所在,可经历百年甚至千年风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