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荐读:看碗
看碗
姚增华
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了,今年家里才正儿八经弄出一桌年夜饭。而往年不是回老家过年,就是到岳父家吃年夜饭,拿起筷子吃,放下饭碗走,年年都是这样。
今年不同,女孩要带男朋友回家过年,怎么也得弄几个菜出来。
准备一餐年夜饭,老婆提前好几天就着手了。先是在小本本上拟菜谱,涂了又涂,改了又改,每次作出的重大决定都要让我看看,且要征求我的意见;当然,这种意见对一位从来不烧菜的我来说,也只有点点头的份儿。年边前几天,老婆天天往菜市场转,一天还不止转一次,而每次回家手里都提着沉沉的塑料袋,犹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刮抢购风时一样,生怕市场没东西买。冰箱里、菜厨里很快就堆满了各种年货,几天前刚装进冰箱的自制香肠,也得前客让后客又重新挂回了阳台;饭桌上、案板上都已摆满了配好的菜肴;盆里、桶里也盛着好几种海味;就连地上都摊着香葱、大蒜、冬笋之类的菜儿;这氛儿还真有点嫌家里厨房小的感觉了。
父亲在世时,针对除夕日事多事杂总要强调“大年三十日三十样事”这句话,今年自家弄年夜饭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艰辛。这天,老婆早早地进入了厨房,一时间煨钵、高压锅、电饭煲、
电磁炉、煤气灶等都已派上了用场。看到这般场景,我也很自觉的充当配厨这个角色,香葱、大蒜、青菜洗净经老婆验收后,又麻利地剥了几根冬笋,老婆最佩服我剥冬笋的功夫,这可能是她出生于鄱阳湖畔而我长在山里的缘故吧。干完这些活儿,本以为自己应该是老山前线凯旋归来的士兵,可以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优哉游哉了。哪知道“喂,把这几蒲大蒜子剥了!”“喂,把菜厨里的红薯粉找出来!”叫个不停。这电视怎么看?干脆就站在她身旁听候使唤。“你站在我身旁干嘛?你不可以把那盘、那碗、那筷清洗一下?”并责怪我似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于是,我带着情绪去清洗碗盘,一不小心将一块盘掉在地上——破了,我想这下可完了,过大年要惹她生气了。谁知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了,老婆非但没有责备我,还声声有词的说“打发打发,打了就要发了;再说我家过年也得添点碗盘了,添丁添福添寿哇……”
顺着老婆的意思,记住老婆交代的参考价,急匆匆地走了几家店铺挑选碗、筷、盘,其价位与交代价也相差太远了,难怪以前父亲会常说“过年时河水也要涨三分”。唉,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挑了八个盘、八个碗、八双筷子,只图“八”和“发”这吉利的谐音,并没有和店家讨价还价就付了款。回家交差时,我把购物价折半告诉给老婆,其目的就是怕她啰哩啰嗦说我不懂得与店家还价;老婆看到买回来的碗盘筷子数都与“八”有关,碗盘的成色也合她的意,再说虚拟的报价也比较适中,还破天荒地当着晚辈们的面夸我会办事。
约莫下午两点时分,一桌极为丰盛的年夜饭终于弄出来了。鱼、肉、鸡、羊上桌了,天上飞的上桌了,海里游的上桌了,就连老辈人认为不能上灶的狗肉都上桌了……色香味俱全,应有尽有,整整十八道菜。应邀到家里过年的外甥女调侃说“大姨,这哪里是一桌年夜饭,这桌上分明就是一个动物世界啊!”相互敬酒,相互祝福,相互夹菜……这时,老婆以长者的身份分别给晚辈们夹菜并以命令的口气说“每人一块猪脚、两只螃蟹、三只基围虾……若不完成任务就是嫌我厨艺差!”弄得大家无所适从。还是女儿的“要是都能完成任务,恐怕各自的胃不打辞职报告也要提意见啰”一句话为大家解了围。
女儿和男友要去男方接着过年,外甥和外甥女也急着赶回家吃团圆饭。剩下我和老婆面对满桌几乎没动的菜肴,便给老婆讲起了小时候到亲戚家拜年的事儿:这门亲戚离我家路到不远,但也得翻山越岭,好容易在午饭边才赶到亲戚家,寒暄后匆匆上桌吃饭;肚子早已叽叽咕咕的我,也无暇顾及这满桌是蔬菜多还是荤菜少,大口扒了几口饭又夹几下粗菜,刚要向鱼碗进军时就被一同前往父亲的筷子挡住;当盛第二碗饭后,贪腥的筷子又不由自主地驶向鱼碗,结果还是被父亲的筷子挡了回来;本想趁着走亲戚解馋的我,也只好望着鲜鱼吃淡饭……回家的路上父亲对我说,这鱼不能吃它是穷人家的看碗;在元宵里招待客人,买不起荤菜的主人都会端上看碗摆摆样子撑撑门面,而这只能看不能吃的看碗只有过元宵时才能消掉。
老婆听完这个故事,感触很深地说:“今日这顿年夜饭,满满的一桌菜儿已成了名符其实的看碗”。看来,传统舌尖上的年夜饭,在物质文化极为丰富的年代里也得与时俱进?!、
作者简介:姚增华,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铅山县作家协会主席;曾在《海外文摘》、《散文选刊》、《散文百家》、《西南作家》、《燕赵散文》等报刊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