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奇妙之清代玉器
清王朝立国之初,由于内陆连年征战,使新疆至内陆的玉料运输道路不畅,玉器生产处于低谷,此时期流传下来的玉器较为少见。此后,经康熙皇帝励精图治、扫平各地叛乱,继而雍正皇帝肃整吏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使百姓生活、民族矛盾等突出的社会问题有了一定好转。这一时期的作品,在器型、纹饰、工艺方面仍保留着明代玉器的特点。
清代玉器制作所用材料主要是新疆和田玉。一般优质的白玉被皇 家贵 族所垄断,主要精品的治玉都是新疆和田玉。俗话说“好玉用好工”,这一点在清代玉器的体现上尤为凸出。现代仿古艺术品制玉除一些精仿会使用新疆和田白玉外,很少有籽料或大块优质材料来制作仿古玉器的。一般都借助和田玉本身的绺裂、脏、石皮、礓皮来表现所谓的沧桑感,且材料多为疏松表现,较广泛的是用青白玉料,残旧料和边角料或残件改制。由于好的、真正的和田玉来源价格较贵较,作伪者还经常使用新开发出来的代用料,如俄料、韩料、宽甸玉、罗甸玉、祁连山料、龙溪料、以及各种地方蛇纹石、石英石来替代玉石。这些材料的结构、硬度、密度都与和田玉材有明显的差别。
中国玉器的雕刻艺术,造型艺术,是其他艺术品无法比拟的。它的存世价值是与时俱进的,有无限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途!珍惜它,收藏它,研究它是每一位玉器爱好者的使命。
清代宫廷玉器的繁荣昌盛时期,新疆贡玉运进内廷之后,经检验定级画样,一部分留如意馆或玉作加工琢磨,一部分发两淮、苏州、杭州、江宁、淮关、长芦、九江、凤阳等八处加工成器。这与乾隆初年仅发苏州织造一处的情况不同,说明当时玉材渐多,随之琢玉的数量也大为增加。这八处玉器产地是以苏州、两淮为主,杭州、长芦、淮关、江宁次之,发九江、凤阳的玉料数量和所碾玉器品种俱少,仅 限于宴盘、宴碗等。这两所税关务,接到发来的玉材和琢玉任务后,往往“当即专差前赴苏州雇觅玉匠来关,亲自督催,照依发来式样敬谨赶造。”说明本地并无玉工,也无正规的玉作。所以严格地说这一时期制玉地点只有造办处玉作、如意馆玉作以及苏州、两淮、杭州、长芦、淮安、江宁等八处,其中经济与技术力量较强的有如意馆、苏州、两淮三处。当然,北京城内的制玉业也不可忽视。
清代玉器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创造与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玉器工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
清代玉器由于传统沿袭的关系,和当代玉器中的传统制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清代玉器因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有很多典型之作,上不同于明,下不同于今。这些不同之处,源于女真文化与汉文化的不同,更是源于蒙、金、汉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清代玉器 清代玉雕空 前繁荣,玉器种类、数量繁多。造型极为规整,方、圆、弧、折的雕琢一丝不苟。底子平,线条直。尖如锋锐,圆似满月,棱角分明。器表抛光细致,多呈油脂或蜡状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