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焦虑,我就在心里画两张图 | 付费咨询分享

福楼拜说:我就是包法利夫人。
读完他的描述,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多多少少想到自己的某个阶段:

我是一个数学老师,按道理不应该接受这种专业的心理咨询问题,我之所以写下这些回复,是因为我从你的描述中看到了自己:你的关键词是「逃避,自我怀疑,焦虑,想要改变,对未来感到迷茫」。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我也感受过类似的情绪,每个人都感受过。
我甚至认为: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与这些情绪斗争与和解的过程。
我也和这种情绪纠缠过。接下来我会讲几个我的真实故事,希望它对你有帮助。
很多人以为焦虑是无形的,但其实人的焦虑是可以量化的:
你拿一张纸画两个同心圆,里面的小圆圈是你的能力圈,外面的大圆圈是你的关注圈,中间的圆环就是你的焦虑感。
关注太多自己没能力影响到的事情,人就会无助和焦虑。
这个理论不是我的原创,杨绛老师有一句被文艺青年玩儿坏的金句:你的问题在于想的太多,读书太少。
这种思潮在地球上至少出现两千年了,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核心论题就是人应该聚焦于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上,不要关注太多自己无法改变的东西。
通俗来讲:你不必拿着实习生的钱,操着董事长的心。
上个月有个朋友对问我:何老师,我听很多人说2020年台湾就要被统一了,你怎么看这个事儿呀?
我回复他说:我目前没什么看法,但如果两岸统一,我最想知道台湾的高中生什么时候统一参加教育部的高考,他们会不会独立命题,以及如果独立命题的话,是像现在北京上海那样在全国统一考纲下命题,还是另起草一份考纲。
我为什么要跟你讲这个故事呢?——因为我是一个高中数学老师。
年轻的理想主义者们共同的口号是「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你我息息相关」。
是的,的确息息相关,但是当理想主义青年长大开始面对真实世界时,他需要回答的另一个问题是: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会以怎样的方式与我相关?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究竟可以怎样影响到无尽的远方,那这个远方跟你就基本没什么关系。
关注你无法影响到的远方,除了徒增焦虑,于事无补。
这个「远方」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远近,其实还有时间上的远近。
不要考虑过分长远的事。
你可能会问:什么叫做「过分长远」?
我给你一个量化标准:你控制不了的那个未来,就是过分长远的。
2018年的夏天我的体重飙升到了185斤,自己几乎所有的衣服都穿不上了。
我不是一个很在意体重的人,面对这种情况我很自然地打开了手机淘宝想要买几件更大号的衣服。
但压倒我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那时出现了:我经常穿的那个牌子的旗舰店里,我喜欢的所有款式大码售罄,我躺在床上情绪完全崩溃。
我去找健身教练,请他帮我规划减肥方案,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如果你想减肥,运动是不够的,你要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
我问他,那以后会反弹吗?
他说:会,如果你想永远保持好的身材,你就需要终身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这是一个很好的健身教练,但他不是一个好老师。
当时我被他那句「终身改变饮食习惯」给吓到了,我又陷入了焦虑和痛苦,因为我知道那是非常难的事情。
但还好,我懂得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很清楚如何引导一个学生克服巨大的困难,当时我告诉自己:你不需要考虑一辈子的饮食习惯,你明天先改变一天,试试怎么样。
我慢慢戒掉了喝咖啡时搭配的甜点,换成一小块高可可含量的黑巧克力;减少了正餐时的米饭和面食代之以更多的肉类和鸡蛋;每次去超市和便利店时把购物篮里的软饮料换成零度可乐和苏打水。
然后感觉一天的生活充满掌控感。
那天晚上我告诉自己:这一周还有三天,你坚持三天试试看。
现在我已经从185斤瘦到了135斤,当初衣柜里XXL尺码的衣服慢慢换成了M码,你如果不信,我给你看照片:
后来我为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瘦掉45斤过程中,我学会了什么?
其中就有一条:所谓的「终身改变」其实只是「终身保持」,你只需要改变最初的很短时间就可以,至于未来,其实都是顺其自然的,你不必太过关心。
实际上这个想法不是我的原创。
“在大部分的人生里,我们无法预测太长远的未来,为未来设定的任务太过巨大,留给自己的就只会是精疲力竭、不堪重负和心烦意乱。”
——这段话来自美国一个改变世界的机构,叫做「匿名戒酒者协会」,这个机构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成功帮助1000万人戒酒,现在每年仍有210万人在此寻求帮助。
这个协会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他没有像我的健身教练一样一开始就吓唬我说要让我「终身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这个协会给成员设立的标准是「一次一天」。
他告诉成员:你不需要一辈子戒断酒精,你来到这里,只需要承诺自己未来24小时不喝酒就行。
24小时之后,又是新的一天,你只需要给自己一个新的承诺。
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时就感受到了一种精致的美感。
中国人的老祖宗会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现代西方的管理学理论一开始就要教你目标分解,流程分解,系统规划。
宏观经济理论家凯恩斯当年和论敌吵架时,每次听到别人说「长远来看...」他就会粗暴打断说「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死了」
其实他们说的都是同样的意思。
现在,每当我陷入焦虑和自我怀疑的时候,我就一遍又一遍告诉自己:你无法影响过分长远的事情。
做决策很简单:我只能根据*当下*的情况,作出最符合我*目前*利益的判断,过去的一切都是沉没成本,未来树林里永远有两条路。
在你的故事里:高年级的专业课,毕业后的996,要不要生孩子,这些在我看来都是「过分长远」的事情,与其担心这些,你还不如想想从明天开始自己可以做点什么。
在你的故事里,我觉着现在开学在即,你系统梳理一下自己的专业课要学的东西,认真罗列一下自己拉下的内容,借一下同学的笔记,或者自己从头读一读书,都是可以完成的小事情——众所周知,在大学里,除非老师特别顶尖,大部分时候上课还是很耽误学习的,你身边有多少同学在大学是全靠自学的呢?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你要意识到这件事儿不是不可解决的,现在尽管开学在即,但是离你们期末考试还远得很——毕竟,我们都是经历过大学的人,你一个学期知识输入密度最高的时候,其实也就期末考试前的两周而已。
另外,除了那个同心圆,衡量焦虑还有第二个方式:如果你想要完成一个工作,那么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两条线,上面这条线代表你计划完成任务的进度,下面这条线代表你实际完成任务的进度——两条线中间的区域,就是你的焦虑感:
这个图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很多事情如果你一定要做,那就一定要早点做,最好从现在开始做。
如果你要运动,最好现在就去做一组拉伸,一边拉伸一遍想自己是跑步还是跳绳,不要坐在沙发上想。
如果你要学习,最好现在就坐在书桌前把你要学的书翻开,回顾上一章的内容,一边回顾一边计划今天的学习内容——如果学不完,那就明天早上接着学,千万不要躺在床上计划明天。
马克吐温说过:你永远不要把事情拖到明天,因为、你还可以拖到后天。
先定一个明天就可以完成的小目标,比如在我的经验里,每天早起一段时间,在早餐之前完成一点自己这一天应该完成的工作,你的生活就会无比顺利。
另外把早餐弄的丰富一点,有机会多和朋友还有家人一起吃饭,你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跟大家一起聊聊自己的想法。
做好手边事,珍惜眼前人呀。
毕竟,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新春特惠 |无限卡半价,更低价格,永久期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