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盲目迷信某一位车评人?
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我为什么建议你卸载今日头条》,颇受触动,部分原文摘抄如下。
《Jinritoutiao》这个东西,就是个精神鸦片。你喜欢什么,它就拼命给你推送什么。让你产生一种吸毒的幻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在运转,越看越high,无法自拔。但真实的世界显然并非如此。长期看这样的东西,会让人的思想变得偏激而狭隘,不利于我们在思想上的成长。
它采用大数据精准投放广告和推送文章的方式,极度地放大了你所“关心”的那一面,让你看到的不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让你活在虚假、亢奋、失望和沮丧中。
联想到眼下的汽车媒体圈,
从一些车评人的作品,
到一些读者朋友的评论,
其实在车评人的圈子里也存在一种类似的氛围。
当某一位车评人建立了强大的影响力并且拥有起庞大粉丝群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自认为铁粉忠粉的朋友对这位车评人建立起一种盲目迷信的氛围。他说的各种观点都和你一样(其实那根本就不是你自己的观点,你的观点只是他的观点的一个复制品),凡是和他不一样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偏颇的,都是背后有利益充值的。
看他的作品,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会让你觉得字字珠玑,每句话都说在自己的心坎上,让你产生一种幻觉,这个车评人太厉害了,绝对的良心车评人。
但真实的世界并非如此,长期这样,会让人失去自己的判读力,沦为无脑粉并且为之而自豪。
国内车评人形成目前这样一种现象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中国汽车市场快速成长,市场规模够大,每位车评人只要有心都 可以拥有足够数量的死忠粉;
二是目前国内的车主绝大多数都是第一代车主,对于汽车知识处于初级学习阶段。车评人相对于车主群体,对汽车接触更多更早一点,因此也使得很多原本是一张白纸的小白车主们很快对一些车评人建立信任感,在自己的白纸上打下某位特定车评人的标签。
不否认绝大多数车评人都是兢兢业业的精心制作内容服务于广大车主朋友,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国内的车评人群体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来自于厂家,他们所有的言论观点必不可少的要和厂家的利益关系绑定在一起。
车评人也会有自己的好恶,也有自己的知识结构,有所长必有所短,再加上汽车行业各种新技术的发展,没有任何一位车评人可以保证自己的言谈作品都是完全客观公正没有偏颇。
车评圈子也是有立场和派别的,有激进的新技术派,也有保守的成熟派,看看近些年来各种新技术的纷争,小排量涡轮增压VS自然吸气,三缸发动机,自动启停,双离合变速箱,车身轻量化,插电混动等等 等等,表面上看是新技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有很多人将矛头引向政策,毕竟政策的制定者足够强大能背得起这个黑锅。但是细想一下在你似懂非懂的拿出政策二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政策”代表了什么? 再深想一下,政策也只是某些观点的挡箭牌而已,本质上仍然是保守势力和新技术势力之间的市场竞争。
再退一步,即便是有一些可以做到公正客观的车评人,他的点评仍然是有时间限制的。去年前年说过某款车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过了半年一年厂家就可能把问题纠正,但是这个内容却永远的留存在网络世界, 绝大多数人只在意看到的内容,不会注意这是N年前的旧闻,是否仍然有效。
比如你现在去网上搜xx车烧机油,或者xx车产机油,一定能搜到大把的结果,三年以后仍然如此,即便那款烧机油或者产机油的发动机已经停止销售。
车评人都是人,而且还有一些不可能解决的客观因素存在,车评人自己都无法保证从来不会犯错误,我们又怎能盲目迷信呢?
避免盲目迷信的解决方法只有一个,提升自己的独立判断力。
可以喜欢某位车评人,可以成为他的粉丝,铁粉,但是不要盲目迷信。凡事多看多思考,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算是不做大Boss也要有Boss的思想。
最后, 卸载头条一文作者李晓鹏博士的一段话送给诸位:
一个人思想的进步,一是要看一些比自己想得深刻的东西;二是要一些跟自己观点不一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