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办分校”为啥会出现从“宠儿”到“弃儿”的大转折
今年以来,部分省市落实年初重点工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名校办分校”“民办公助”等办学模式全面整顿。这意味着,以国有资产为主体的“名校办分校”将改为公办学校,以非国有资产为主体的“民办公助”学校将改为民办学校。过去几年,“名校办的分校”是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宠儿”,现在却成了影响教育公平、让教育陷入恶性竞争、推高房价的“弃儿”。这样的大转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名校办分校”是特定时期的政策畸形产物。为了发挥名校引领、辐射作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实现量与质的同步飞跃,很多地方实施了“名校办分校”的举措,然而,随着分校的大量复制发展,名校的负担过重、资源过于集中等问题不断暴露。使各种利益主体之间出现了强烈冲突,表面上看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扩充,实际上既损害了母体学校的优势,使公办教育资源流失,又制造了不公平竞争,挤压了薄弱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生存空间。公办学校是一种公共产品,教师工资及其他相关资产都由政府无偿拨付,以这样的优势地位去办民校,其实本身就是对教育市场公平竞争规则与秩序的破坏。
二是“名校办分校”与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政策相抵触。就近入学是国家为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名校办分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强化了家长的择校心态,使择校费年年攀升,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名校办分校”导致普通中小学大批优秀生源的流失,一些普通公办学校因此越办越差,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名校办分校”对现有的民办学校造成很大冲击,用国有义务教育资源办高收费学校,大大挤压了现有民办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名校办分校”打着满足教育市场供给需求的旗号,利用自己的品牌影响力,用公办教育资源举办分校,以民办学校的名义收取高昂的费用,这种做法严重背离义务教育育的宗旨,破坏了教育公平,违反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三是庞大数量的“名校办分校”改变了正常的教育生态。“名校办分校”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中小学危害极大。大量抽调农村中小学的优秀教师,使本来骨干教师就十分匮乏的农村中小学教育更加捉襟见肘,甚至到了难以维继的地步,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的正常教学和持续发展。“名校办分校”对城镇普通中小学的危害也非常大。本来师资数量就不充足,还要抽调一部分骨干教师到私立学校进行教学,私立学校占据了太多公共资源,教育资源平衡的差距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影响到区域教育公平。不但挖走了公办学校的教师资源,更是垄断了区域内的优质生源,名校以外的各中小学校,其教育资源被严重削弱,导致了教育的更加不平衡,教育的正常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将付出巨大的修复代价。
四是“名校办分校”成了名校创收的手段,损害政府和教育的形象,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引起群众的不满。国家从法律政策的层面严格界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益性、普惠性等性质特点。公办中小学的办学主体是政府,学校办学的所有经费全部由政府承担保证。名校办的分校打着公办名牌学校的招牌,借助公办学校的资源,进行宣传和招生,最终达到“名利双收”的效果,其结果肯定是苦了学生和家长,损害政府的形象,背离了满人民满意教育的原则。
五是“名校办分校”使正常的教育配套变成了众多开发商炒作的热点。中国家长最舍得花钱的不外乎子女教育。房地产开发商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处心积虑的与名校合作,楼盘新开的学校,只要和名校搭上边、挂个牌,周边楼盘的价格都会看涨。近年来,各地新建名校冠名学校数量激增。按理说,优质教育资源及时跟进城市扩展的步伐,本身并无问题,也符合“就近入学”的政策规定。然而,当这种名校“跟进”变成了“批量复制”,“名校克隆”,当名校的“名头”成为地产销售的“噱头”时,事情就变味了。这种以追逐优质教育资源为诱饵的销售策略,加剧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必然会引来众多追捧,从而加剧了房地产的市场热度,推高了房价,名校自觉不自觉的就成了地产商的合谋,这与中央长期以来“房住不炒”的政策是不相符的。
整顿“名校办分校”问题是教育部、各省市今年要办的大事,解决这个问题要综合治理,积极探索多校协同、区域组团、同学段联盟、校联体等办学模式,积极推动县域内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推动覆盖小学、幼儿园、中学各学段,覆盖城乡的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同时,优先将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等纳入集团化管理。让家门口的学校都是优质学校,让曾经火爆的“学区房”慢慢熄火。重建办学秩序,重塑教育竞争环境,努力修复教育生态,真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真正服务百姓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