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鹿目格石:水月镜花,别有妙趣

鹿目格石,寿山石的一种,产在都成坑山坳中,有洞产和掘性两种,与尼姑楼坑洞相去不远,以产地命名,多为零散块状独石,靠挖掘而得。

洞产鹿目石,多黄、红相间,亦有石皮,质地透明,但肌理有黑点和粉黄点相杂其间。

掘性鹿目格石,系久埋于砂土中的块形独石,质地较通灵温润,石表有黄或枇杷黄的微透明石皮,肌理则为浓黄,偶有牛毛状纹,但肌理不具有萝卜纹,俗称鹿目田石。唯黄中多泛块状红晕,质逊于田石。

另有红鹿目格石 ,色如丹砂浮于清水中,俗称“鸽眼砂”,别具情趣,为鹿目格之上品。唯质温、润可混田石。

毛奇龄《后观石录》记:“通体荔红色,而谛视其中,如白水滤丹砂,水砂分明,粼粼可爱,又叫'鹑鸽眼’。白中有丹砂,铢铢粒粒,透白而出,故名'鸽眼砂’。旧录亦以此为神品”。

三十年代曾开采一批鹿目格间有萝卜纹,但为牛毛状纹,与田石各种萝卜纹都不似,不难辨。藏家购买鹿目保值者,多与雕工联系起来,如有林清卿、周宝庭、林文举等名师雕刻者,上等的鹿目将比值于中等田黄。

温馨提示:文章来源网络,《聚芳斋名石工艺》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