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女儿的坎坷人生:被母亲抛弃、沦为战俘,为生存装了4年哑巴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本是用来评价“卧龙“诸葛亮的,但用来形容朱德将军也恰如其分。
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开国元勋,一生信奉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
朱德
除了在军事领域的突出成就外,他一生的六段婚姻也被人津津乐道。虽然结过六次婚,但他却只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社会他宠爱儿子自不必多说,但对这个女儿也是格外的珍惜与爱护,甚至不惜为她动用了一次特权……
幼年颠沛流离
朱德唯一的女儿名叫朱敏,是他与第四任夫人贺治华所生。
1926年朱敏出生于莫斯科,朱德见到女儿的第一眼就眉开眼笑,欢喜得不得了。可没几天朱德接到调度命令,要他回国参战,所以朱敏从幼时起就缺少了父亲的关爱,更没见过父亲,直到她14岁那年。
朱敏的母亲贺治华是个比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而且注重享乐,与老实敦厚的朱德大相径庭。朱德回国以后,贺治华不想一人照顾女儿,便让妹妹把朱敏接回了成都,即使那时候朱敏还不到一周岁…….
贺治华
之后,分隔两地的朱德与贺治华的关系每况愈下,贺治华转头就爱上了前来莫斯科求学的何家兴,再次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再也没有询问过女儿朱敏的情况。
没有父亲的关爱,也没有母亲的照顾,朱敏一直在成都跟着外婆生活。7岁那年,朱敏跟着外婆来到街上,见大家都在对着墙上贴的画像窃窃私语,朱敏也走上去凑热闹,但她完全不认识画像上的人,不料外婆看到画像时心头一紧,那画像正是悬赏“朱毛”人头的悬赏令。
祖母一把拉过朱敏悄悄对她说:“你不要声张,那画像上的'朱’就是你的父亲。”
那是朱敏第一次见到朱德,没想到竟是以这样的方式,从此朱敏的脑海中便有了父亲的样子,能亲眼看到父亲成了她一生最大的愿望。
1940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到紧要关头,朱敏在重庆八路军的护送下,跋山涉水来到延安,终与父亲朱德相见。
朱敏
朱敏的到来让朱德每天都笑得合不拢嘴,朱敏也因为实现了想见父亲的愿望而开心了好几天,可是好景不长,朱德考虑到战时情况,自己分身乏术,照顾朱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思来想去朱德决定送她出国读书。
那天吃过饭,朱德问朱敏:“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
朱敏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想像父亲一样,打跑日本鬼子。”
听了朱敏的话,朱德笑了,他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小册子,是苏联国际儿童院的简介,他对朱敏说:“你去这里读书,回来后就没有战争了,你也能成为和爸爸一样的人。”
朱敏高兴地接受了朱德的安排,踌躇满志远赴苏联留学,却没想到这次经历不仅让朱敏吃尽苦头落下残疾,也成为了她一生的噩梦!
沦为俘虏
如果你曾经看过叶大鹰导演的《红樱桃》,那么你一定记得影片中那个在集中营饱受折磨的中国女孩“楚楚“,没错,楚楚的原型正是朱敏。
朱德和女儿朱敏
1941年,朱敏坐飞机来到苏联,朱德为了不让朱敏暴露身份,便让她以假名“赤英”自居,“赤”与“朱”同义,“英”则代表了朱德对女儿的期望。
可朱敏还没开始感受新环境带来的兴奋,还没来得及认识老师和同学,就因为水土不服引发的哮喘住进了医院,还差点丢了性命,之后她被紧急送往白俄罗斯的疗养院疗养。
这一住,苏联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疗养院竟变成了“人间炼狱“,朱德千算万算也不会算到自己亲手把女儿推进了“火坑”。
朱敏在疗养期间,苏联爆发了卫国战争,她所在的疗养院很快就被德国占领了,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俘虏,那一年,她才15岁!
那些人将朱敏这些俘虏带到工厂里去,让她们做子弹装盒的工作,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中途不准休息,完不成任务就不给饭吃,年纪轻轻的朱敏拿着冰冷的子弹,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她紧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来,每天翘首以盼的等着父亲赶来救她,可次次期待落空,她也抱怨母亲抛弃她就和扔垃圾一样简单,但她的抱怨对眼下的情况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朱敏等人常常被皮鞭抽打,就像待宰的羔羊一样,毫无还手的能力,每一次被抽打过后,身上就会皮开肉绽,严寒的天气使她们的伤口久久不能愈合……
她也曾和一些俘虏被关在闷罐车里,芝麻大点儿的地方密不透风,人挨人,很快整个空间都充斥着难闻的气味,朱敏也因此发了高烧,可她却绝对不能让德军知道,否则她一定会被丢下车杀掉,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是被俘的同伴偷偷给她喂水,帮她打气,朱敏这才打起精神。
有一次,朱敏因为上火,颈部淋巴结肿大,有硬块,后来病情恶化,结节发炎流脓染脏了衣领,德军不得已将她送到医务室救治,主治医生瞧了她一眼,便揪住她的头发一把按到桌子上,拿起工具照着她的脖子捅了进去,当时医生连麻药都没打,她疼得哇哇直哭,疯狂挣扎着。
医生们把她当成小丑,看着她龇牙咧嘴“手舞足蹈”,血从她的脖子不断地往外涌,她真的害怕极了。
之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了,她的脖子上也因此留下了伤疤,回国后,她还因心理阴影,时常觉得自己的脖子隐隐作痛。
在集中营的每天都活在恐惧中,她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会来救自己,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没命,她只能日复一日像机器一样完成任务,时间一长,朱敏白皙的手上长满了冻疮,经常流脓流血,然后结痂,这些伤痛日夜折磨着她,让她生不如死。
朱敏常想,这一切是一场噩梦吧,可如果是梦的话,怎么自己醒不过来呢?
即便如此,朱敏还是撑了四年,四年里她都不曾开口说话,装了四年哑巴,哪怕被装进密不透风的闷罐车,她都没有吭过一声,她知道,只要自己不开口就不会暴露身份,所以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朱敏真的忘记了自己会说话这件事,也真的差点因为恐惧和压力丧失了语言能力。
这几年在集中营,朱敏见过了太多的生死,她亲眼见过反抗的同伴被折磨的遍体鳞伤,也见过一些俘虏被残忍的杀害,每当这种时候,朱敏都握紧了拳头,暗下决心:哪怕身在地狱,也要活着走出去,父亲还在等她回家!
“杀不死我,只会使我更坚强。”
1945年,朱敏的噩梦结束了。
那天她起床后,本应像往常一样去做子弹装盒的工作,可是她发现整个集中营的德国士兵都不见了,正当她一脸狐疑时,苏联红军攻了进来,她和同伴们得救了!
朱敏心头一热,泪水夺眶而出,身体瘫软了下去坐在了地上。
卫国战争结束了,苏联红军获得了胜利,德国军人落荒而逃,朱敏得以重见天日,她终于自由了。
后来,在一位好心红军的帮助下,朱敏回到了莫斯科,苏联政委听说了事情后,曾几次找朱敏谈话,朱敏告诉政委自己是朱德的女儿,政委听后十分震惊:“你这么重要的身份居然能活着走出集中营,真是个奇迹!”
其实,这么多年过去朱敏不再是那个懵懂的小女孩了,她知道如何自保,集中营磨灭了她对父亲朱德的期待,也教她学会了什么叫自立自强。
在朱敏回到莫斯科后,她收到了一封父亲朱德寄来的书信,信中写道:
“我的女儿,爹爹愧对你,没有照顾好你。可是那时苏联正在进行卫国战争,苏联政府正是焦头烂额的时候,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家人而给苏联政府添麻烦……爹爹没有一天不想你,希望你能原谅……”
朱敏读完后崩溃大哭,她知道父亲是爱她的,父亲没有忘记她,她也明白了父亲的苦衷,她选择了原谅。
当时,摆在朱敏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回国,要么留在莫斯科学习。
朱敏考虑了很久最终选择了后者,她觉得就算要回国,也应该带着满腹经纶回国,这样才能帮着父亲为建设新中国出一份力,如果只带着一身伤病回去,岂不是对不起父亲给她取的“赤英”的名字,更愧对国家。
就这样,朱敏正式开启了她的留学生涯,她用四年恶补了初高中的学习内容,成功考入了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1953年,朱敏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终于回到了她日思夜想的祖国,回到了父亲身边,那时候,他们父女分离已长达12年。
朱敏回国后被安排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做俄语系教授,生活渐渐步入了正轨,没几年和在外交部工作的刘铮结了婚,也生了孩子,摇身一变成了母亲。
朱德也十分享受晚年的生活,每次逗弄外孙都让他笑得合不拢嘴,朱敏本以为会凭借孩子的光,住到中南海父亲的家里,可是朱德却说:“既然能自食其力,就不要指望我在经济上的帮助。”
就因为朱德这句话,让朱敏一家(她生育了6个孩子)挤在了北师大集体宿舍里,后来才搬进了北师大家属楼,一住就是四十年。
哪怕刘铮工作繁忙,朱敏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朱德都没有松口给女儿换个大房子,或是接过来与自己同住。
的确,朱德是个铁面无私又严于律己的人,国家和中国共产党高于一切,他不会让自己的子女沾一点国家的便宜,据说他的儿子朱琦在铁路工作,居然是从最底层的锅炉工做起的,做了好几年才做到司机的职位,而他的儿媳一直在天津工作,直到退休才被调回到北平与家人团聚。
以至于朱敏在后来的《我的父亲朱德》一书中提到:“我深爱我的爹爹,因为他是亲人;可我又抱怨我的爹爹,因为他是伟人。”
朱敏一生受父亲的影响很深,她去北师大任教的时候,朱德就对她说过:
“我们建设祖国需要人才,而你从事的正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如此伟大的职业你要认真对待,不要辜负了爹爹对你的期望。”
朱德一生从没有为任何人动用过特权,不过朱敏毕竟是他疼爱至深的女儿,他还是为朱敏破了一次例……
1965年,朱敏刚刚参加工作,北师大工作组派她前往山西省武乡县出差,武乡县地处偏僻的太行山山麓,地形十分复杂。
本来单位考虑到朱敏曾经在集中营待过,身体状况不好,不想让她去,没想到朱敏说:“我是朱德的女儿!我必须去,不能给父亲丢脸。”
可是刚到武乡县,朱敏的身体就出现了问题,她突发高血压,罹患了青光眼,让她一度看不清东西。
有一天朱敏急着外出,无人同行,她没有看清路,一脚踩空跌落了山崖,同事见朱敏迟迟未归,大家心急如焚急忙寻找,当终于找到跌落山崖的朱敏时,她满脸是血,身上多处受伤,呼吸微弱,意识也是模糊不清,大家赶紧把她送到了附近医院救治。
可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主治医生认为必须将朱敏转到大医院,但山路崎岖,道路又多有不通,舟车劳顿,不知朱敏的身体能否撑得住,况且耽误在路上的时间最少也要8个小时……
种种情况都对危在旦夕的朱敏不利,大家一时之间不知如是好,毕竟那是朱德元帅唯一的女儿啊,出了事情谁都没法交代!
就在这时,有人提议给在北京的朱德打电话,让他派直升机接朱敏转院,电话接通后,同行人员讲述了朱敏此时的情况,也讲明了主治医生的想法。
可朱德犹豫了,作为国家元首,动用直升机并不是什么难事,可这不是就动用特权了吗?传出去,“朱德因亲生女儿动用特权”是多么难听,自己英明一生,难道要为女儿破例吗?
一边是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一边是生命垂危的女儿,朱德的眉头紧锁,全身的细胞都紧张了起来,即使在战场上的时候他都不曾这样慌乱过,他一次一次搓着手,问医生朱敏的情况,始终下不了决心。
大家都劝朱德:“元帅,不能再耽误了,必须马上做决定,她之前在集中营受过伤,身体状况您是知道的,如果再晚一些,怕是……”
听到”集中营“三个字的时候,朱德愣住了,是啊,因为自己的决定失误,让女儿在集中营做了几年俘虏,她吃得苦受的罪是无人能比的,对于本就亏欠女儿,这或许是他唯一能弥补的机会了。
在这么危机的关头,原则和底线算什么,朱德一咬牙一跺脚说:“我立刻派直升机。”就这样朱敏被直升机连夜送到了北京,捡回了一条命。
朱德虽为女儿动用了特权,但他从来不后悔,事后也第一时间向中央报告,并检讨自己不应该“以权谋私”,你看,朱德就是这样一个严于律己又忠于国家的人。
朱敏也许在遭受苦难时,因为自己是朱德的女儿抱怨过,但此刻她会为自己是朱德的女儿感到骄傲和自豪。
1986年,朱敏从北京师范大学退休,但为了能继续让教育事业延续,她筹划并创办了中国军地两用人才大学(现北京军地专修学院),并担任名誉校长,为许多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1995年的时候,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俄罗斯政府向当年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老战士颁发了由总统叶利钦亲笔签名的纪念奖章,中国有18人被授予纪念奖章,其中就有朱敏,表彰她不畏强暴,严守身世,顽强地在集中营活了下来。
作为朱德的女儿,朱敏并没有因为家庭背景而获得过什么特权,她做最本分的工作,走过世间最坎坷的路,却坚持做最善良的人。
1982年,朱敏在莫斯科与当年集中营的难友合影留念
2009年4月13日上午10时22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朱德的女儿朱敏因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