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写《大故宫》:我非常痴迷,故宫去了不下1000次

 大故宫,“大”在何处

“70多年前,父亲第一次带我到故宫。故宫当时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大’,太大太大了!所以这个'大’字在多年前就形成了”,阎崇年说。《大故宫》正是以故宫之“大”为核心,为读者徐徐展开的一幅巨幅画卷。这本书从时间上,纵贯了故宫从永乐年间肇建到新时期成为兆民共享的世界遗产整个过程,将故宫六百年盛衰荣辱融入其中;从空间上,覆盖了故宫中观众喜爱的三宫六院游览区、神秘的非开放区,以及与故宫直接相关的皇家园林、寺庙坛社、行宫苑囿等地点。大故宫的建筑文物、明清两代历史人物所经历的情感故事、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也都巧妙地穿插于时空的描述中。

《大故宫》(纪念版),新在何处?

《大故宫》(纪念版)融明清历史、建筑、文物、绘画、人物故事于一炉,生动简明、深入浅出地将一幅恢弘的历史画卷浓缩在一千多页书本之中,是一部站在文化史角度详尽阐述紫禁城内涵和历史的故宫学通俗读本。此次《大故宫》(纪念版)由故宫出版社出版,其突出特点是“新”。
一是“文新”。这部书从首印至今八年间,发行超过百万册,其间,良善建议被接纳,疏误文字被订正,从而文字更准确、更精练、更鲜明、更晓畅;
二是“图新”。全书图片做了调整、完全换新,另附有两幅表现清宫庆寿活动的绘画高清折页,细致地描绘了宫殿与园林的欢庆场面;增加一百五十多幅新影像,更清晰、更精美、更贴切、更大幅;
三是“书新”。全书的纸张、设计、编辑、排版、图片、色彩、印制、装帧等,大气凝重隽美,令人耳目一新。
相比2012年《大故宫》的首次出版,纪念版采取全彩精装上下册的装帧形式,封面以春秋两季景物寄寓了故宫所走过的600年春秋历史,昭示着在后600年时代,故宫将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继续焕发勃勃生机。
从明清至今,600年来的历史名人,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同故宫有过关系,这些人中有雄主、有贤后、有名臣、有文士,也有贪官。阎崇年先生从对故宫建筑的品评和对人物的褒贬中总结出故宫所蕴含的传统哲学意义,这使《大故宫》(纪念版)作品的内容得到了升华。
他认为,故宫彰显出了中国传统哲学“中正和安”的理念。中轴对称是“中”,正阳门、“正大光明”匾额是“正”,三大殿的命名是“和”,皇城六门是“安”。儒家文化里大中至正的哲学思想,《礼记·中庸》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大学》引述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哲学理念都在大故宫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因此,故宫所蕴含的理念既是“中正和安”的中国传统哲学精华,又包含着发奋创新的精神。故宫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伟大的教科书,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座伟丽的丰碑。
自《大故宫》出版八年来,越来越多的读者通过《大故宫》认识、了解紫禁城的历史和故宫博物院的发展。这部书在宣传、解读故宫文化、纠正影视剧小说曲解、满足各层次读者对故宫历史的了解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正面引导作用。这次纪念版的推出,也是对读者多年来热情关注阎先生著作与故宫发展的积极回应。

 阎崇年:研究故宫以著书的三两“痴事” 

阎崇年先生全身心投入于故宫研究的数十年中,经历过很多有趣的“痴事”。阎先生对故宫的研究数十年如一日,对每一个细小的史实锱铢必较,如为了解坤宁宫煮祭肉用大锅的尺寸,阎崇年先生专门邀请故宫研究员实地测量。为精确表述养心殿前殿后寝结构,阎先生四次实地测量、逐次准确记录之后才最终确定了从养心殿后门到后寝殿前门的距离为1.8米这一数据。
阎崇年先生撰写《大故宫》时为能印证史料档案观点,他多次实地测量:“自第一次去过故宫后,我就对故宫非常痴迷,1949年之后去了不下1000次。为了节省时间,我带一个窝头,中午那时候没有茶水,会给你一碗白开水,我一面吃窝头,一面喝白开水,然后接着看档案,一直到下午闭馆出来。我大概这样连续去了有五年。”
正是在这样的“痴心”之下,阎崇年先生逐渐完成了积累与创作,也把一份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专研的学者精神注入这部《大故宫》中。
👇点击图片了解《大故宫》详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