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的考试有多难?钱学森当年试卷公开,少写一个“s”满分变96分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4月8日报道:你见过“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大学考试卷吗?正值上海交通大学125周年校庆,历经3年多精心打造的新校史博物馆4月8日在闵行校区文博楼正式开馆。展陈中有不少首次公开的珍贵文物文献,包括交大创始人盛宣怀《愚斋存稿(初刊)》101卷(1939年),李大钊老师、南洋公学师范生白毓崑烈士纪念碑,杨嘉墀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9年)……这批“镇馆之宝”中还包括一张钱学森的水力学考试卷。
上海交大新校史博物馆
1896年,盛宣怀秉持“自强必先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理念,创建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学校从创建伊始就一直和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直接参与和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富强的全过程。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实业救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抗美援朝到学校西迁,从改革开放到走进新时代,交大125年的办学历程,既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曲折发展的历史缩影,又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求教育兴国之路的生动历史纪录。
交大创始人盛宣怀《愚斋存稿(初刊)》101卷(1939年)
交大历来重视学校办学成就和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展示。早在1931年,学校就在徐汇校区老图书馆成立了“南洋史料室”,成为了校史博物馆的前身。1996年4月8日,为迎接交大百年校庆,一座全新的校史博物馆在徐汇校区老图书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2016年学校120周年校庆之际,新校史博物馆开始启动建设。据悉,全新落成的新校史博物馆展陈面积2350平方米,展线近500米,整体展陈风格恢弘大气,以学校125年的历史沿革、辉煌成就和办学理念的演变为主线,通过校史纵览、群英毕集、今日校情、交大文化等四个部分全景式展现学校的百余年来的文化传统、办学成果和社会贡献。
杨嘉墀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9年)
全馆展示的档案、文物和珍贵文献近460件(套),照片1200余张,影音资料20余段,其中不少都是首次对外公开。馆内展示着多件“镇馆之宝”,如交大创始人盛宣怀《愚斋存稿(初刊)》101卷(1939年),赵祖康交通大学毕业证书(1922年),南洋大学师生教学与生活无声影片(1926年),钱学森就读交大期间的水力学试卷(1934年),史霄雯烈士印刷革命宣传刊物的手推油印机(1949年),交通大学历届毕业生学籍档案,杨嘉墀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99年)等。
李大钊老师、南洋公学师范生白毓崑烈士纪念碑的碑文底座(1913年)
其中,钱学森的考试卷格外引人注目。这份试卷由钱学森大学时期的水力学老师金悫保存了近50年,于1980年时通过校史研究人员陈贻芳捐给了上海交通大学。试卷的卷首时间为1933年6月,课程是水力学(Hydraulics)。考卷书写工整,整洁漂亮,连等号“=”都像是用直尺画的一样,中英文字写得秀丽端庄。
钱学森的水力学考试卷
据悉,这次考试由金悫老师本人出题并主持,金悫在批阅考卷时,发现钱学森的试卷卷面整洁,解题一气呵成,6道题全部解答正确。只是最后一题公式推导中“Ns”漏写了一个“s”,被扣去4分,得96分。
标注处为钱学森卷面唯一失分点
当时交大老师出考题时,总有一两道难度很大的题目,几乎没有学生能全部答对。而钱学森不愧为“学神”,总能凭借聪慧和扎实基础使难题迎刃而解,令金悫老师颇为惊奇。这份漏掉下标“s”的96分试卷也是老交大优良教学传统中“要求严”的典型反映。
史霄雯烈士印刷革命宣传刊物的手推油印机(1949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交大党组织也走过了96年的不平凡历程。全新展陈的校史博物馆对学校的红色革命传统和党史发展着墨颇多,如含有辛亥革命以来交大26位烈士的浮雕墙,1925年学校第一个党团组织成立的文献图片资料,以及李大钊的老师、南洋公学师范生白毓崑烈士纪念碑的底座原件。关于交大西迁的历史展示,则通过场景和景片结合的方式,再现了当年交大西迁考察团从徐家汇校园出发的历史瞬间。以期把红色基因继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以爱国主义精神厚植新时代交大青年的家国情怀。
开馆仪式现场
此外,新校史博物馆还设计了多处场景复原、动态模型、魔镜墙、互动屏、大型投影等全新展示方式,以符合新时代博物馆展示的发展趋势,满足年轻一代的观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