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一条线,解决急症,难症
在人体的背部有一条经络线,只要疏通它,很多疾病,不知不觉中减轻或消失了,为什么呢?
因为这条经络上,有12个十分重要的灵穴,它们浓缩了人体精气神、五脏六腑的全部信息!
全身20多条经脉、300多个穴位中,寻找最能“浓缩经穴精华”的关键经络和穴位。有一条经络上的十二个穴位,恰巧浓缩了人体精气神、五脏六腑的全部信息!
这条“浓缩精华”的经络,就是人体后背的膀胱经。膀胱经上依次排列的12个穴位,分别代表了人体各个脏腑。真是太奇妙了,一年有十二个月,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岁月印痕。而人体的这十二个要穴,分别体现着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
有人会惊奇地说:真有这么神奇吗?
其实,这就像西医通过一滴血,就能检测出人体的很多重要健康指标一样,中医通过一条经络上的12个穴位,也能检测出身体内部脏腑的大致健康情况。
后背的膀胱经是人体自生的。
怎样自我诊断呢?
简单地说,当身体的某个脏器(比如心脏)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在相应的经络、穴位上得到异常反应(比如:疼痛、结节等)。比如,肺部有病,通常会在肺俞穴出现疼痛、结节反应;心脏有病,通常会在心俞穴出现疼痛、结节反应……通过对于五脏穴位的点按,就能够大致对自己的身体五脏疾病有所了解。
同样,通过对五脏穴位的点按,也能够进行养生治病。比如,如果心脏有病,就可以通过不断地按摩心俞穴,来改善心脏的气血功能。持续的按摩,会让心俞穴上的疼痛、结节等异常反应逐渐消失,这也就意味着心脏功能的到恢复。其他脏腑疾病的养生治疗,也是这个道理。五脏六腑,是中医所讲的全部脏腑。提起“肺、心、肝、脾、肾”这五脏大家都不陌生,而提起六腑来说,就可能有人会有点陌生。
其实,“脏”和“腑”相互对应,比如说,有个成语叫做“肝胆相照”,脏有肝,腑就有胆;同样,“脾胃”也是一个联在一起的词语,脏有脾,腑就有胃;同样,脏有肾,腑就有膀胱。有人会说了,肺和大肠、心和小肠有什么联系啊?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的事情做类比:人在大便(属大肠)的时候,通常要憋气(属肺),肺与大肠的关系就很容易记住了;临床上常可见心烦(属心),而出现尿少、尿赤现象(属小肠),心与小肠的关系也容易记住了。
且慢,我们常说的是“五脏六腑”,但是刚才只提到了“五腑”——大肠、小肠、胆、胃、膀胱,还有一个腑没有提到。这个腑就是“三焦”。
又有人会说,脏和腑都是一一对应,有六腑,是不是就应该对应六脏呢?是的,五脏之外的第六脏其实就是和“三焦”相对应的“心包”,指心外的包膜,通常附在“心”所在的条目之中,所以,“五脏”的说法,其实也就算是“六脏”的简称了。“五脏六腑”已经包含了人体的最主要的12个器官。而人体后背的这12个穴位,就是人体全部重要内脏的“缩影”,当然也就包括了调理人体“精气神”的要穴。
这些穴位甚至都不需要你去死记硬背,你只需要知道:后背上这些穴位的上下排列次序,基本相当于人体内脏的排列顺序,而且名称基本相同。比如,肺在人体内脏的最上方,心(心包)在稍下方、肝胆在更下方、脾胃再下,肾、大小肠和膀胱在最下方,那么,相对应的穴位,也大致按照这样的上下顺序排列,瞧,不用记忆就轻松记住这些穴位了吧。
既然后背这条脊柱两侧的“健康要道”如此重要,那么,只要点按、推拿、敲打……那么就会起到特别好的保健作用。为什么中医拔罐治疗,通常要在脊背部位拔火罐,其实,就是为了畅通十二个要穴的气血,让健康的气血重新贯通,精气神就能重焕光彩。那么,可不可以换种更加便捷、好学、安全的养生法呢?当然可以,道理你明白了,你就可以自己探索了。
比如,为了加大对十二要穴的点按力度,使得养生治病效果更大,可以将脊柱两边的皮肤(十二经络所在的区域)进行捏提,双手交替捻动向前,一直沿着十二经络线进行捏提。
有人风趣地把这种对经络穴位的连续刺激称之为“地毯式轰炸”,能够有效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这种养生法,通常在中医学上被称之为“捏脊”。无论是孝顺的子女为年迈的父母亲、年轻的父母为自己的可爱宝宝,还是夫妻之间为亲爱的“另一半”,都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养生保健。道理明白了,具体的手法就没有必要那样机械,只要能把经络穴位点按、按摩或推拿得“开”,就可以了。
后背上的膀胱经如何养护?
还会有人“得寸进尺”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健康要道”的养生,自己一个人能不能练习呀?我还是那句话,道理懂了,就要自己悟了。大方向是把后背膀胱经的区域按摩、揉搓、敲打到就可以了,不必拘于哪种具体做法。比如,用一只市场上买的橡胶做成的按摩锤,自己沿着背部膀胱经的位置进行敲打,从上往下敲打和从下往上敲打都可以。在洗澡擦干的时候,可用毛巾重点对背部膀胱经的区域进行用力拉搓,相当于一只手在替你按摩。当然,我自己也悟出了适合自己的养生办法(呵呵,不一定适合你),用手背轻轻拍打(敲打)自己的后脊背,从下往上也行,从上往下也行,怎么舒服怎么来。
撞墙也是打开膀胱经很不错的方法,撞墙具体操作方法:
离墙15-20厘米站立,全身自然放松,用背部向后撞击墙壁,待身体弹回后,再撞击,约一秒钟撞一下,并随着撞击的节奏自然呼吸。撞击时,动作要有力但不可过猛,要协调均匀。
碰撞的顺序是:背的上部、下部、腰、左右肩胛、左右侧背部,争取整个背部全部撞到。当撞击上背部时,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疾病的肺俞穴、主治心脏疾病的心俞穴,能宽胸理气的督俞穴以及理血、宽中、和胃的膈俞穴。当撞击下背部时,可以刺激主治肝脏疾病的肝俞穴和主治胆囊疾病的胆俞穴,还有健脾、和胃、化湿的脾俞穴等等。撞击左右肩胛上的穴位,对治疗头部、面部疾病、颈椎病、肩周炎有特效。撞击背的侧部,能够宽胸理气、治疗肋间疼痛。还可以尽量挺胸,向后撞击颈肩的大椎、风门等穴位后,再贴上道家穴位贴,升阳气,祛湿气,通经络。
背部撞墙法虽然很简单,但在锻炼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做到循序渐进。一开始可以先撞击5-10分钟,渐渐地增加到30分钟左右,撞击到背部已明显发热,这是背部的各个穴位及其所属的肮脏都得到了有效的保养,从而极大地激发了防治疾病的巨大潜能。一般撞击后背几分钟后,就会有打嗝、放屁等情况出现,这是体内脏腑排泄废气的结果。这是背部撞墙法特有的通络顺气的功效,这不是简单地做做背部按摩、推拿能与之相比的。
这种保健方法要注意的是:年纪大的人可以只撞3-5分钟,而对患有严重心脏病、尚未确诊断的脊柱病、内脏下垂、血压过高、晚期肿瘤等症的病人,则不宜用此法锻炼。撞击背部时,有少数人会有头晕、头胀等不适感觉,这是人体经络调整的正常现象,不要担心,我撞好以后就觉的头胀,只要酌情控制撞击的时间及力度,这些症状会渐渐地消失。
穴位比学位重要
用对比用贵重要
人品比产品重要
健康比财富重要
预防比治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