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肌肉群,关联了绝大多数颈椎疾病!

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
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

特殊解剖分析:枕下区的肌肉穿过寰枢椎后间隙而直接与硬脊膜相连,形成肌硬膜桥。

由于肌硬膜桥的存在,枕下肌(头后小直肌)是全身唯一连接在硬脊膜上的肌群,当枕下肌群紧张时,会导致脊膜紧张,进而使全身肌肉紧张。
同时通过肌硬膜桥会牵拉硬脊膜,引起局部硬膜囊容积改变,影响脑脊液循环。
矢状面核磁观察到不同的肌膜桥形态。
I型头后小直肌止于寰椎后弓。
II型止于寰椎后弓和寰枕后间隙。
III型止于寰椎后弓和寰枢后间隙,并可见寰枕膜明显增厚连接硬膜。
IV型止于寰椎后弓和寰枕、寰枢后间隙。
1寰枕后间隙,2寰椎后弓,3寰枢后间隙,4头后小直肌,5硬膜囊,6项韧带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它们的位置,这组肌肉由四块肌肉组成,左右两边共八块。它们在我们的枕骨下沿后发际线的位置,更是处在最深层。连接了枕骨和第一第二颈椎。
根据它们的所在位置,就可以看出它们主要是控制头部在颈椎上的活动和位置。
不论我们的身体歪斜成什么样,我们的眼睛还是要看向正前方的,最后就是靠这八块小肌肉来调节的,所以这里有着非常丰富的张力感受器,是全身的张力中心。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地方的张力不平衡,它就会导致整个全身的张力不平衡。
反过来说,如果身体张力不平衡,也会影响这里的平衡。所以如果体态有问题,那这里必定会有问题。
其实已经有很多专家注重这块,比如:
1,在台湾张钊汉先生的原始点理论当中,枕骨下缘是头面部的原始点,凡是头面部的疼痛、晕、麻甚至痒、湿疹等,都与枕骨下缘有密切的关系,处理好枕骨下缘就能够解决头面部的问题。
当然,个人觉得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问题往往并不是由于单一因素形成的,但是这个理论和方法足以看出枕骨下缘的重要性。
2,在《解剖列车》这本书里,枕骨下缘被认为是人体浅背线的核心,能够精确调整头颅的位置。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里张力失衡之后会带来哪些问题:
1、头晕头痛
椎动脉在第一颈椎上面的位置拐了两个弯然后进入颅内,这个地方正好是枕下肌群的位置。
所以如果枕下肌群紧张就会压迫影响椎动脉对大脑的血供,带来头晕头痛的问题,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头皮的筋膜是和枕下肌群相连的,会导致枕神经卡压等,导致头部疼痛。
2、失眠
枕下肌群的筋膜不只连接到头皮筋膜,还连接到我们的硬脊膜,而硬脊膜与我们的硬脑膜直接相连。
所以枕下肌群的紧张同样会影响硬脑膜的紧张,这就会影响我们的颅压,就像是有一双大手直接挤压你的脑浆,你说能舒服么。颅压的变化就会影响睡眠。
3、假性近视
刚才前面有讲到枕下肌群的功能是调节头部的位置和运动。
它们同样也是眼球功能的调节器。所以如果这里功能失调,也会影响眼睛的功能,也有可能就是假性近视的原因。
4、体态问题
枕骨下肌群是全身唯一连接在脊髓被膜上的肌群(因为颈一颈二之间没有椎间盘),当枕下肌群紧张时,会引起脊髓被膜紧张,进而引起全身性肌肉紧张。
这里是全身张力中心,所以如果张力失衡,会导致整个身体体态变化,带来更多的问题。
最后就是治疗的方法。拉伸、强刺激推拿、按摩,针灸以及微创针刀等都是非常好的治疗手段。
这几块肌肉都非常的小,所以拉伸感不像其他大肌肉那样感觉那么强烈,只会有轻微的拉伸感觉。
如下图所示:只要保持颈椎直立,轻缓的收下巴就可以拉伸到枕下肌群,感觉不会很强;当然也可以通过反作用力来适当调整。

附:针刀复习资料

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诊断要点是有外伤或劳损史,在单侧或双侧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有敏感    的压痛点_屈躯实验阳性。

2.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体表定位为  第三腰椎横突尖。

3.  棘上韧带具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4.  棘上韧带损伤点大多在 棘突顶部的上下缘 。

5.  棘间韧带在脊柱 突然过度扭转 时易发生损伤。

6.  腰肋韧带损伤常被误诊为  腰背筋膜炎   而得不到针对性治疗。

7.  腰肋韧带损伤诊断要点为有劳损和外伤史, 在第五腰椎横突外侧缘髂嵴处或第十二肋下缘第一腰椎横突外侧有疼痛和压迫,拾物实验阳性 。

8.  腰肋韧带损伤的体表定位有 第十二肋骨内下缘压痛点,髂嵴后分压痛点和腰椎横突。

西·太原6月25日针刀临床应用与解剖学习班通知
←点击查看

9.  髂腰韧带损伤在第四,第五腰椎外侧缘和髂骨内嵴之间的髂腰角处有深在性压痛。

10.髂腰韧带损伤的部位主要是髂腰韧带的起点和止点.

11.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12.消化性溃疡疼痛的特点为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和疼痛部位,疼痛性质。

1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针刀操作首先摸准腰三棘突顶点从腰三棘突中点旁开3厘米在此定位。

14.第三腰椎横突损伤主要在第三腰椎横突尖端.

15.棘间韧带损伤临床上易与棘上韧带损伤相混淆。

16.腰肋韧带损伤的部位主要是第五腰椎横突外侧缘髂嵴处第十二肋下缘.

17.髂腰韧带是稳定第四,五腰椎的强有力结构。

18.髂腰韧带的损伤主要是由于腰部过度屈曲和过度扭转,或侧弯引起。

19.髂腰韧带损伤慢性期一第四,五腰椎的平衡作用丧失,腰部呈僵硬状态。

20.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大量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

21.肱骨外上髁炎是  伸腕肌  、  伸指总肌    、  旋后肌  附着点处肌腱内部轻度撕裂和局部轻微出血、机化后,在自我修复过程中结疤、粘连、挤压该处的神经血管束,引起疼痛。广东·广州针刀微创临床应用人体标本解剖班←点击查看。

22.腱鞘囊肿是指 关节囊或腱鞘附近某些组织的黏液变性 所形成的囊肿。

23.屈指肌腱鞘包绕 指浅屈肌腱     和  指深屈肌腱    ,此腱鞘同  外层腱纤维鞘    及    内层滑液鞘组成。

24.四肢肌腱凡经过“骨-纤维隧道”处,均可发生腱鞘炎,如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 拇长伸肌腱鞘炎  、 指总伸肌腱鞘炎  、   指屈肌腱腱鞘炎  。

25.针刀治疗的目的就是在不切除人体组织、器官的前提下,恢复人体的生理平衡  ,这种平衡包括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和  骨关节  的力平衡。

内蒙古·呼市6月25日针刀临床应用与解剖学习班通知
←点击查看。

26.造成动态平衡失调的四大病理因素为粘连   , 瘢痕     、  挛缩  、堵塞

27.针刀治疗的原则:  针刀为主  ,   手法为辅  ,  康复理疗   , 配合药物  。

28.针刀闭合性手术要做到剥离病变部位软组织关键点的粘连  ,切开  瘢痕  ,松解  挛缩   ,疏通  堵塞 ,调节电生理线路。

29.针刀治疗的机制为  恢复动态平衡和调节力平衡,促进能量释放和能量补充,疏通体液潴留和促进体液回流,激发生物能转变成生物电流和促进局部微循环。

30.颅顶部的血管神经具体可以分为两组,前组中距离正中线2厘米-处有滑车上动脉,滑车上静脉,滑车上神经。

31.颅顶部的血管神经具体可以分为两组,前组中距离正中线2.5厘米-处 有眶上动脉,眶上静脉,眶上神经。

32.颅顶部的血管神经具体可以分为两组,后组有枕动脉 , 枕静脉  , 枕大神经 行于枕区 。

33.帽状腱膜挛缩的针刀治疗中,针刀刀体与进针刀处颅骨骨面垂直,刀口线与帽状腱膜纤维走行方向一致。

34.胸锁乳突肌一侧收缩,头部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部后仰。

35.胸锁乳突肌由副神经,颈丛肌支支配。

36.肩胛提肌起自上4个颈椎横突的后结节,止于肩胛骨脊柱缘内侧角的上部,作用是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骨转向内上方。

37.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是胃酸分泌过多, 幽门螺杆菌感染 , 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减弱。

38.溃疡活动期其组织的病理改变由浅入深可以分为四层,其中第一层为急性炎性渗出物,第三层为肉芽组织  。

39.消化性溃疡的腹痛性质多呈钝痛,灼痛 或饥饿样痛。

40.消化性溃疡的腹痛特点有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

41.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大量出血, 穿孔 ,  幽门梗阻。

42.空腹时上腹部保胀  和逆蠕动的胃形以及上腹部震水声是幽门梗阻的特有体征。

43.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部位, 速度 和 出血量 。

44.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都多出现于中上腹部,但胃溃疡疼痛的部位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

45.根据网眼理论可知,肩周炎的病理机制是肩关节周围广泛的粘连和瘢痕这是它的整体病理构架。

内蒙古·呼市6月25日针刀临床应用与解剖学习班通知
←点击查

看。

46.肩周炎轻度病人用 1﹪利多卡因 局部麻醉,中、重度病人需在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做针刀松解。

47.肩周炎发病的关键部位主要是  肱二头肌短头的附着点喙突处  、 肩胛下肌在小结节止点处、肱二头肌长头经过结节间沟处、小圆肌的止点,此时就需要针刀加以松解和调节,才能治愈疾病。

48.肩周炎的针刀治疗采用 C字型 针刀松解术。

49.肩周炎有 冻结肩  ,凝肩 之称

50.菱形肌损伤以青壮年多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过去多被统称为背痛,病程长,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51.大小菱形肌位于背上部  斜方肌的深面、肩胛提肌的下方。

52.菱形肌损伤的针刀治疗术毕后,采用的手法治疗是阻抗扩胸手法。

53.菱形肌损伤的针刀治疗体位是俯卧位。

54.菱形肌损伤针刀治疗用甲紫溶液在  大菱形肌起止点  , 小菱形肌起止点,肌腹部的压痛点  定位,作为针刀闭合性手术进针刀点。

55.针刀手术常用体位有 俯卧低头位,仰卧位,俯卧位, 侧卧位,坐位,

a) 端坐颈椎牵引位   ,俯卧腰椎牵引位。

56.针刀的术后护理包括保持针刀口清洁  , 体位  ,做好基础护理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57.针刀术后常规处理包括全身情况的观察 ,预防针刀口感染,术后用药  。

58.俯卧腰椎牵引位适用于脊柱侧弯及严重的腰椎管狭窄症病人。

59.端坐颈椎牵引位适用于需要多方位整体针刀松解的严重颈椎病患者。

60.俯卧低头位适用于头颈部疾病的针刀治疗。

61.仰卧位适用于针刀松解侧颈部软组织的粘连,瘢痕,挛缩和堵塞。

62.针刀手术麻醉包括  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

63.针刀是一种 闭合性   手术,与普通手术一样,必须在无菌  条件下进行

64.目前常用的空间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法   和化学气体熏蒸法

65.化学气体熏蒸法包括乳酸熏蒸法和福尔马林熏蒸法.

66.一只针刀只能在一个  治疗点使用,以防不同部位交叉感染。

67.喙突外1/3为肱二头肌短头起点,中1/3为喙肱肌起点,内1/3为胸小肌起点,外上缘为喙肩韧带,内上缘为喙锁韧带。

68.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体表定位在肱二头肌短头起点的压痛点喙突点处定位,作为针刀闭合性手术进针刀点。

69.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针刀手术体位为端坐位。

70.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易被误诊为肩周炎。

71.菱形肌损伤,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均采用1﹪利多卡因 ,局部 麻醉。广东·广州针刀微创临床应用人体标本解剖班←点击查看。

72.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针刀手术体位为端坐位。

73.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发病缓慢,多为摩擦劳损  所致,且迁延难愈。

74.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体表定位用甲紫溶液在  肩关节肱骨结节间沟处的压痛点 定位,作为针刀  闭合性手术进针刀点。

75.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针刀操作,以结节间沟的压痛点为进针刀点,刀口线方向和肱二头肌长头方向平行。

76.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可在股骨内侧髁和胫骨内侧髁找到明显的压痛点。

77.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在韧带附着点处用纵行疏通剥离法刀法,不在附着点则用  横行铲剥法刀法。

78.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在体表定位是胫侧副韧带起止点。

79.根本性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需要针刀松解的部位在髌韧带和脂肪垫之间。

80.跟痛证的病变关键点有两个,需要松解跖腱膜中央部和跖腱膜内侧部为治本之策。

81.针刀治疗跟骨痛是对挛缩的跖腱膜进行松解。

82.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体表定位在髌韧带中点压痛点。

83.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时,针刀体沿刀口线垂直方向倾斜,与髌韧带平面成15°角。

84.针刀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时体表定位T3~T7胸椎棘突、棘间、肋横突关节和T3~T7的上下左右有压痛结节条索等局部病灶处。

85.针刀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调节相关电生理路线可取厥阴俞穴心俞穴  和  间使  穴位点进行针刀治疗。

86.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需要松解的三个部位是鹅足囊和胫侧副韧带起点, 胫侧副韧带止点 .

87.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后练习走路时应将鞋跟内侧楔形加高防止膝因外展及外旋而再伤。

山西·太原6月25日针刀临床应用与解剖学习班通知

88.针刀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松解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时,为避免针刀进入椎管而进刀时应将针刀体向头侧倾斜45°与胸椎棘突成60°角。

89.  发生晕针刀的原因主要有体质因素、精神因素、体位因素、刺激部位、环境因素.

90.  晕针刀主要分为轻度晕针刀和重度晕针刀两类。

91.  针刀异常情况有晕针刀  断针刀  出血  周围神经损伤  创伤性气胸   内脏损伤

92.  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有正中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  尺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损伤  腓总神经损伤

93.  Ⅰ型针刀按其尺寸大小分为4种型号,针刀头长为1cm。

94.  Ⅱ型针刀全长12.5cm,针刀柄长2.5cm   ,针刀身长为9cm。

95.  注射针刀分为长型注射针刀和短型注射针刀。

96.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

97.  包括针刀治疗   手法治疗  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   护理

98.  跖管综合征在针刀治疗时采用的体位是侧卧位

99. 四边孔是由小圆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和肱骨颈内侧缘组成的解剖间隙。

100.四边孔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腋神经支配的肩臂外侧感觉障碍、三角肌功能、肩外展受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