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再释义 第一章: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可以进行论述和说明的,但本文所论述的“道”并不是寻常的“道”,'道’是可以命名和称呼的,然而本文所论述的'道’的名字非同寻常。道“无名”可以认为是天地的开始,道“有名”可以认为是万物生成之后。所以,可以用“常无欲”的方式去观察天地万物的的变化生成,可以用“常有欲”的方式以观察天地万物的发展规律。“无”与“有”都是道的体现,但名称不同。'无’与'有’之间关系互相能够转变的特性,可称为'玄’。“玄”中有“玄”,这就是“道”,它是引导我们探寻世界奥秘的法门。
道是什么?道的初相是什么样的,是没人能知道,圣人所以能够知道,是运用其先天的大智慧。“道”生于天地之前,“道”的初相可以想象是无相、无时间、无空间,是一个无的世界,犹如一团元气在抱。所以道本无名,浑浑沦沦,无形无相,无色无味。道无极(不可穷尽);用语言来描述,“费而隐”,就是说现在所有的文字是无法描述它的,它实在是太伟大了。
可以这样去思考它,在幽晦虚无的无边无际之中,出现了一个点,这个点慢慢聚合,静之既久,气机一动,生成了天地日月星辰、人,这就是“无极”原始的初相。当然,这样的“点”只是”道”内无数个“点”中其中的一个。不要去思考它(道)有多大,它是穷尽你一生的思维,也难以想象的到的。天地又按照'道’的规律生养天下万事万物,无极归属自然是“一”,阴阳开合生天地为“二”,“二”生“三”为天下万物成,有关这些理论,后边会有讲到,这里自然就是“道”,就是“一”。如《太上老君清静经》所云: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这里是为了方便讲述称其为”道”。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天地人是由“道”而生,被并称为'三才’,且生活在道中。但为什么我们不能感觉到呢?因为人类实在是太渺小,而自以为大;就像鱼儿生活在大海中而不知水的存在是一样的。同样鱼儿离不开水的理论,人类也离不开'道’。孔子曰:道也,不可须臾离也。
其实人类的“自以为大”是影响人类对宇宙思维的拦路石,更是难以思维“道”的原因。'道’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费而隐’,真是难以描述,只有自己在'明白’、'懂得’的基础上用心体悟、用心去做才能获得大道的真谛。还有一种人,根本就不知道《道德经》讲的是什么,那他为什么生活的平静安详呢?关于这个下一篇我们进行略微的讲解,一下子是很难讲明白。
'道’是宇宙天地、万事万物的母亲,所以万物同源于'道’。遵循大道理论生活是天地、生命、万事万物生存的法则。你依附于道,在这个路上走,你就有鲜活的生命;你失去了道,你的生命也就消亡了,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你以道的理论去处世创业,你就能成功;违背道的理论去处世创业,就将失败。《道德经》的道理实在是太深奥了,意义太伟大了。
道大而广,磅礴气势含宇宙;道微而小,无所不入于有形的人、物其中。金玉虽坚,道涵其中,这与现代科学讲的分子、粒子中的学问不谋而合,想想在过去没有现代科技时,要讲解这个道理,相信有很多人是不能认可的。
世界所有无形的事、情、缘也都是道的产物。事、情、缘的发生、变化、结果都是基于一定的原因、变数及结果都是要符合自然的规律的,也就是道的规律。万事万物有同源关系的存在,所以万事万物之间都有讲不清、说不明的关系存在,据有互相同化的功能。这些后期会逐渐讲到的。
无欲观妙,有欲观窍。太极静久而动,无中生有,一气化二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万物生长,后又动极复静,二气合一,有又还无,名曰复命归根。其中奥妙不易理解,称为一玄;又道赋予万物生命,而生命最终又从返归道中,其中道与生命是通过什么联通的呢。宇宙中的奥秘真是玄妙呀。这’无’与’有’两者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故同出而异名。这等无生有,有归无的玄妙及更多的玄妙是用语言、文字或其他等等,都无法描述的,所以说它玄之又玄。
玄是深藏一切微妙的门户,是万事万物出处的根本;它幽深又渺茫,所以称之为"微";它悠远又绵莽,所以称之为"妙"。所以说道的理论真是玄妙又玄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