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生活
(朗读者:赵朋)
冬去春来,儿子在家已经猫了两个月。
期盼已久的寒假出游突然取消,孩子一度难以接受:好好学习,认真考试,为什么不能出去玩?我们也只能压抑着同样的失望,耐心地反复给他解释和安慰。
旺盛的精力无处发泄,于是每晚一“疯狂”在所难免:今天上演星球大战,明天变身绿林好汉,后天战斗还在激烈进行,裹着被子的英雄在地上匍匐前进、冲锋陷阵……当然,编剧、导演、音效、剧务、正反派演员全是他一个人。
慢慢地,儿子接受了现实,明白宅在屋里,不仅是为了家人的安全,更是给战“疫”不添乱。学习、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他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充实,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滋润”。
对在家办公的我,儿子坚持每天“送温暖”,美名其曰“下午茶”:昨天是用椰汁搭配五颜六色的水果,制作成加料的“清补凉”;今天是切成一口一块的小蛋糕,配上用巧克力自制的酱料;明天用苹果、橘子等泡制酸甜可口的水果茶;后天心血来潮,折腾出一锅巧克力花馍,栩栩如生的鲸鱼、刺猬,奇形怪状的小怪兽,都让人忍俊不禁……
每天,他在厨房里里外外地忙活,舞刀弄叉,毫不厌烦。尽管悬着心,时常提醒他别伤了手,我们还是忍着制止的冲动,尽量保护“大厨”的积极性:如果说三岁的他喜欢“鼓捣”是因为好玩,那么半大小子还乐此不疲,就是发在内心的热爱了。
不过,让我难以理解的是,这种鼓捣仿佛不是为了吃喝,而是为了利用有限的食材,享受琢磨和制作的过程:水果要尽量多样,切块要均匀有致,颜色要搭配协调,一个个“作品”都体现着他的审美水平和绘画爱好。
对于盛菜惯用不锈钢盆、喝水就爱大杯“牛饮”的我们而言,儿子就像个异类:下午茶的容器也要精心选择、绝不将就,比如玻璃敞口杯衬托鲜艳欲滴的草莓,漂亮瓷盘花式摆放各种小点心,然后还要翻出个托盘来,把茶点一样样地码放整齐,像英式管家一样,妥妥地送到我们面前。没情趣的我,总在心里嘀咕“有必要吗?”然后一边惊叹,一边享用。
这种对美食制作的执着、对变化花样的耐性,让我的脑中总冒出那句话:生活需要仪式感。
单调而忙碌的日子已经磨掉了我对美的追求,一切从简变成自己“偷懒”的借口。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平淡是常态,但儿子总在找新的方式,让自己超越无趣、乐享过程。这份在我眼中的“不嫌麻烦”,折射出的,正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上一篇:“儒”之杂想
云无心,以出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