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以色列外二篇之一:约旦佩特拉古城与死海传奇

在以色列旅游的第三天中午,我们通过以约边境候赛因桥出境前往约旦首都安曼,进行两天时间的游览。约旦哈希姆王国简称约旦,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西边与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北部与叙利亚接壤,东北与伊拉克交界,东南和南部与沙特阿拉伯相连。约旦是一个比较小的阿拉伯国家,但相对周边国家来说,约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比较稳定。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是在安曼的酒店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即启程前往佩特拉古城参观游览。佩特拉古城又称玫瑰古城,特殊的地貌使这里呈现出玫瑰的颜色,是约旦久负盛名的古迹区。2007年7月8日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佩特拉为公元前4—公元2世纪纳巴泰王国首都,位于约旦安曼西南 250公里处。希腊文意为“岩石”。它是约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位于干燥的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几乎是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

佩特拉古城的地理位置神秘而特殊,唯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峡谷,长度大概有一两公里的样子。峡谷最宽处也就是七八米左右,最窄处仅能让一辆马车通过。进入峡谷,甬道回环曲折,险峻幽深,路面覆盖着卵石。走在狭窄的山谷小道上,一边观望山景,还要躲避不时呼啸而过的马车。

峡谷的岩壁上留存有不断演变进化的神龛,峭壁上的岩石,在风雨长期作用下变得平整光滑,似刀削斧砍。两边岩石峭壁下开凿有长长的水渠,将水从峡谷外引进城内,但后来佩特拉被罗马人攻克,切断了这条水源。顺着峭壁仰望蓝天,只有窄窄的一线,煞是壮观。我们不仅仰天长叹,原来约旦也有“一线天”啊。

走着走着,突然在一个最狭窄的缝隙里,看到了世上最令人惊叹的建筑——卡兹尼宫殿。从这道缝隙中出来,是一片相对较为开阔的广场,广场上一座在岩石中建成的巨型建筑呈现在我们面前。卡兹尼宫殿宽约30米,高约40米,高耸的柱子,装点着比真人还大的塑像,整座宫殿完全由坚固的岩石雕凿成形,具有典型的古希腊后期建筑风格。

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色彩,由于宫殿雕凿在沙石壁里,阳光照耀下粉色、红色、桔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分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沙石壁闪闪烁烁,无比神奇。而据一个古老的传说,这里是“阿里巴巴四十大盗”故事的发源地,在这个神秘宫殿的某个角落里,沉睡着法老无尽的财宝。

再往前走,穿过卡兹尼宫殿前面的小谷,还有古罗马剧场的遗迹,有寺院、宫殿、住宅等等。时间关系,我们仅仅在峡谷里走了大概一半的路程,就原路返回。出了峽谷,我们前往享有“马赛克之城”美誉的马达巴。这里有一座圣乔治东正教教堂,教堂的地面上有一幅珍贵的马赛克镶嵌画,画面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中东地图。

地图长25米,宽5米,是由200万块彩石拼成的。地图的中心位置是耶路撒冷,覆盖了从埃及到黎巴嫩的广大地区,完整标出了公元6世纪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等城市以及山川峡谷、村落集镇、海洋和尼罗河三角洲的位置,虽然有部分缺损,但仍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

之后,我们登上尼泊山,站在山顶上向西眺望,死海、约旦河谷尽收眼底。尼泊山上耸立着一架巨大的象征摩西神杖的钢制盘蛇十字架,据说这里是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在山头上可以遥望耶路撒冷。

传说在这里,摩西看到了上帝告诉他的“流淌着奶与蜜”的土地,但是因为摩西没有完全遵从上帝的旨意,所以他只能看到,但却永远不能踏上这片土地。

下午,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死海。死海,《圣经》中称作亚拉巴海,就是盐海的意思。死海位于以色列、约旦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

死海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为一般海水的8到9倍,致使水中没有生物存活,甚至连死海沿岸的陆地上也很少有生物。由于死海被陆地环绕,不与其他河流和大洋相连,所以死海没有潮汐现象。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交界的的咸水湖死海正在消失。据世界环境保护组织的相关数据,死海水位正以每年约1米的速度下降,随着不断减少的水量,死海的盐度大大提高。

关于死海,还有这样一个传说。那还是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的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来到死海时,命令下属将俘虏的奴隶统统沉到死海中淹死。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奴隶们被抛到死海里的时候,一个个都浮在水面沉不下去。狄杜大惊,以为是神灵搭救,就叫下属释放了奴隶。

我们住在约旦境内死海边上的一个酒店,整个酒店就像一个大大的城堡,里面的房间就像是一个个小的城堡,土黄色的粗糙墙壁,掩映在一片热带植物中间,真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我们换好泳装,从客房出来,沿着酒店的花园通道就直达海边。

在死海里感觉就两个字,神奇。水的浮力很大,根本不能尝试正常泳姿的游泳,人在死海中就像木块浮在水上一样,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下沉溺水。我进入水中,水没了腰部之后,感觉浮力很大,就势往后一躺,自然就飘浮了起来。很多人还带了道具,一本书或是一张报纸,躺在水中,举起书本,照相留念。

躺在水中,平静的海面像一面古老的铜镜,折射出太阳的一片金光。在金光粼粼的海面上漂浮徜徉,实在是太棒了。靠近岸边的浅滩水面下,成片的天然结晶盐清晰可见。随着海水反复补给再蒸发,丰富的矿物盐变成了乳白色的结晶,零星点缀着死海浅滩。

还有些结晶盐日积月累,慢慢长成了白珊瑚的样子。死海的海水也是非常漂亮,随着太阳的折射,有的地方是蔚蓝色,有的地方是翡翠色。岸边高大的椰树下,很多美女全身抹上著名的死海泥,在徐徐的海风下晒着太阳,感觉真是惬意极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从约以边境阿伦比桥入境,重新进入以色列,前往巴勒斯坦,继续探寻耶稣的足迹。

上一篇:

佳丽世界,是文艺青年的家。

不管她在哪里,我总在她的隔壁。

(0)

相关推荐

  • 约旦的明珠

    .约旦的明珠 约旦是一个充满阿拉伯神秘色彩的国家.佩特拉,约旦珍藏在沙漠里的古城,一颗璀璨的明珠,沙漠的情人.英国诗人威廉贝根在其诗歌<致佩特拉>中说:"令我震惊的惟有东方大地, ...

  • 真实的以色列外二篇之二:穿过隔离墙进入圣城伯利恒

    在约旦逗留了两天后,我们通过约以阿伦比桥边境,再次进入到了以色列境内.这次,我们直接前往巴勒斯坦中部城市--伯利恒.根据圣经记载,伯利恒是耶稣的出生地,素有"圣城中的圣城"之称.伯 ...

  • 七年前的以色列巴勒斯坦旅游(12)佩特拉古城的卡尼兹神殿

    出了狭窄的蛇道(七年前的以色列巴勒斯坦旅游(11)进入佩特拉的蛇道),突然到了一个广场,这里就是佩特拉古城遗址了.先简单介绍一下佩特拉. 佩特拉(菲利普西提<阿拉伯通史>中译作皮特拉)建城 ...

  • 七年前的以色列巴勒斯坦旅游(13)佩特拉古城

    从卡尼兹神殿广场向里面走还有更大的开阔空间. 佩特拉因其独特的地貌及建筑而成为约旦的历史学和考古学名城,还有个别名"玫瑰城",是因为它粉红色的岩石地质.佩特拉1985年被评为&qu ...

  • 玫瑰之城 约旦佩特拉古城

    赵五正 宋晓天 在约旦哈西姆王国南部马安省的峡谷中,有一处神秘的"玫瑰之城"-佩特拉(Petra).公元前312年前后,纳巴泰人(Nabataeans)定都于此,他们在赤褐色砂岩上 ...

  • 约旦佩特拉古城

    约旦佩特拉古城

  • 匡天龙《兵马俑坑》外二篇 | 悠然《诗配画展》

    作品   兵马俑坑 一排排一对对列成方阵 着短褐披盔甲威严逼人 操戈执弩所向无敌 战马萧萧战车拚磷 遥想秦王当年的雄风 以不竭的源流 深刻地哺育了小麦稻谷和鲜花 又以博大与深沉 催生了号子船歌和诗 统 ...

  • 玩笑居士佳作《三峰论》(外二篇)

    玩笑居士佳作:<三峰论>(外二篇) 追问人世的命运(5) --"千年傻瓜"系列丛书之六 玩笑居士 第四章 英雄本色 1 红的是莫不黑的 抹黑他的那些家伙 最后却抹黑了他 ...

  • 难忘四十多年前的端午诗会(外二篇) | 田荣

    05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题 上刊作家:田   荣 田荣 |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笔名田地.田野.秋枫丹.雷无雨等,退休前在望江县教育局工作.1974年7月发表处女作,早年创作过诗歌.曲艺.戏剧.童话 ...

  • 【文学艺术网】刘卫东佳作《偶得》外二篇

    偶得 刘卫东 花开杨柳绿,四野尽清新. 百鸟枝头唱,雄鸡唤众人. 纪念建党百年感怀 刘卫东 (1) 漆黑的夜需要光明 寒冷的天更需要温暖 旧中国 被压迫剥削凌辱的大众 需要阳光 需要自由和对美好幸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