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家·星夏卷》(当代文学出版社)火热征稿中!
文学顾问:孔灏、相裕亭、徐继东、李锋古
□ 美文聚焦 □
红岩千秋
(散文)
文/方久梁(四川)
重庆于我来说倒是熟悉的,早在2001年,时值我在中央党校中直机关分校首届企业班学习时就随同学一起到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等处接受过红色教育。不过,因时间关系,那一次没有去红岩村,故一直耿耿于怀。说起红岩两字,我倒是一点也不陌生的。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翻弄大人柜子,无意中发现一个米色的硬纸板作封面封底的约2厘米厚的笔记本。笔记本封面右上方镶嵌着“红岩”两个红色行书字体,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舒服感。当时不知道“红岩”是什么意思,只当是笔记本的名称好了,其他也没有多想。后来稍大,借读了《红岩》小说,用过“红岩”墨水,方才对“红岩”有了一定的认识——由一个村名,到一部书名,上升到一种精神,红岩已逐渐演化成为中国革命的一种象征。时到今日,《红岩》小说一书中的许云峰、江姐、成岗等革命英雄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的故事还记忆犹新。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这期间一直没有机会去重庆,但对到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的念头一直念念不忘。
今年五月,天气尚好,心念一起,便与三五好友一起从广汉坐动车经成都到达山城重庆。据说,现在的山城重庆已是今非昔比,凡到重庆,夜晚有两件事是必须做的,否则就不能算是到过重庆:一是看山城的灯光,二是在夜幕灯光中欣赏长江嘉陵江风光。抱着即来之则安之的想法,在“大队长火锅”感受过重庆火锅的麻辣味后,便真奔网红打卡地一一洪涯洞景区。夜幕下,彩灯中,洪涯洞仿古建筑如九天宫阙,层层叠叠,处处流光溢彩,上下金碧辉煌,那如山似海的人群更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常。打扮入时的重庆妹儿更是如仙女般的美丽动人。见识了网红地的繁华,接而转身到朝天门码头坐上江上游轮,在微风中慢慢地欣赏起长江嘉陵江两岸五彩缤纷的高楼大厦和美轮美奂的迷离灯光,感受着“夜景好、灯光美,这里是重庆”的自我陶醉之……清晨,天气晴朗。驱车直奔位于嘉陵江畔的红岩村52号——景区包括红岩村13号、曾家岩50号、桂园、《新华日报》等旧址。抗日战争时期,红岩村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指挥中心。只见纪念馆广场,早己来了不少参观者,有的整队依序进馆,有的整队合影留念,有的列队在党旗队旗前宣誓……阳光下,“红岩革命纪念馆”7个大字熠熠生辉。馆名是由中共一大代表、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常委的董必武书写。纪念馆用大量的图片实物等历史资料,反映了以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举抗战与民主的旗帜,实事求是地贯制党中央“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的不朽功动,让人们在生动的“爱国、团结、奋斗、奉献”的红岩精神教育中得到进一步的理性升华。馆内我又一次看见了熟悉的“毛体”:“一切为着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据介绍,毛主席亲临重庆谈判的45天都住在红岩村,红岩村一时间成为全世界注目的中心。在《新华日报》展厅,我看见了周恩来总理的两幅题词手迹,一是为《新华日报》创刊题词:“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二是为“皖南事变”题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还参观了为抗战与民主立下大功劳的古老的印刷机。遥想当年,当载有周恩来题词的《新华日报》到达读者手中的情景——万人空巷,争相阅读。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就高度赞扬《新华日报》,称其为是八路军、新四军以外的“另一方面军”。红岩村培育了红岩精神。红岩精神集中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参观完红岩革命纪念馆,我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毛主席说:“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历史证明,此为真理,没有“三大法宝”,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没有新中国。我想,虽然世界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但就中国发展来说,“三大法宝”并没有过时,更不能丢弃。“三大法宝”必将在新时代实现中国梦中发挥巨大作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此,我向为党为国英勇牺牲的英雄们致敬!向为党为国忘我奋斗的优秀共产党员们致敬!因为,没有先烈的英勇牺牲和优秀共产党人的忘我奋斗,就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红岩千秋,中国富强。我想,只要红岩精神在,中国就一定会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2020.07.02 started publication
作者简介:
方久梁,笔名方上若水,军人出身,三次荣立三等功,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喜爱文学,喜欢随缘,有多篇文章入选文集并获奖。
微信、邮箱投稿皆可。邮箱投稿需同时加总编微信告知。
——总编微信:cmj86188;
收稿邮箱:1030221204@qq.com
——投稿细节,六素齐全。
◇第一行:题目
◇第二行:文/作者(省份)
◇第三行开始:正文
◇文末:个人简介+邮寄地址(含手机号)
+风采照。
——邮箱投稿:粘贴,并同时以附件形式上传文档后发送。
本刊顾问团队介绍
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市作协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
本刊法律、书法、摄影顾问及主播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