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怼老聂
文:李子甜 聂传安
讲到《春》时,提及著名诗人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的质疑,给学生提供一条思考的路径。我也讲到,如果“喜悦”为情感之“高”而“悲伤”为情感之“低”的话,通篇欣喜之情的《春》的情感线即为“高平”。
文章的情感线不论“高平”还是“低平”,久了都易让人乏味。
最好是在高低之间游走,也就是形成波折。
有波折,才容易扣人心弦。
其实那节课讲完时,我就提醒孩子们可以反驳老师的观点。
果不其然,二班李子甜同学就勇敢地站了出来。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反驳老聂在语文课上讲自己对朱自清先生《春》这篇文章的看法。(文章因事而发。目的性非常强)
老聂认为:《春》这篇文章写的太平了,没有突出的部分,没有高低起伏,不能让读者有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及时摆出对方的观点,俗称靶子,后文才能有的放矢)
但我不这样认为。我理解朱自清先生的心情,谁叫他那么喜欢春呢?他喜欢春,他一直等春,足足等了九个月。春来了,他激动啊!他就只想写他对春的赞美、喜爱,反正只有喜欢,没有悲伤。难道为了文章的迭宕起伏,他非要虚构出喜悲交加的故事么?(文贵情真。春来时只有喜悦之情,没有必要因要曲折而刻意经营。子甜此段很有道理)
所以,如果说从头到尾都是“喜欢”,就是“平”,那么“平”也有“平”的美。(难得的见解!)
现在再跟我走去看看,即使是“平”的文章,“平”的下面又是何等的精彩!(更进一步,表述非常有力)
例如,文中有一段是写雨的。“一点点黄晕的灯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给人一种“静”的感觉,静得让人感到舒适!“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赶趟儿似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又让读者感受到“闹”。有静有动,有明有暗,对比何其鲜明!(原来“平”下依然动静结合、明暗有别,一片生机。子甜角度好)
还有那春风。风本无形,但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让人感到温暖,沉醉!风里“混着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这是春风的味道!鸟儿“唱出婉转的曲子”,牧童的短笛“也成天在嘹亮的响”,这是春风的声音!有虚有实,令人向往!(原来“平”中依然虚实交加,别有风味!子甜厉害)
如此场景,怎能少了人呢?有“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有“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还有牛背上的牧童等等,有老有少,有忙有闲,既是一份惬意,更是一份期盼!(“春”因人而更有生机)
老聂同志,你读到此处,流连忘返、沉醉不知归路有没有?(老聂同志不敢违心地说“没有”)
这样美丽的场景还不能让人印象深刻?(非常有针对性地反击老聂同志的观点)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观点,跟老聂的观点有所不同。我不知道谁对谁错,但我只是想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段语言还是相当地收敛,说明这丫头有理也饶人,体现出良好的教养)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当发现老师所讲可能存在某些不足时,子甜尊重老师之余,对老师的观点展开层层反驳,驳得有理并有力,让人眼前一亮,让人心中一喜。
子甜对文字的感觉敏锐,在即使情感看起来有些“平”的文章里,她依然能看出动与静、明与暗、虚与实、物与人的精彩,实属不易。
我们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变得更真更善更美,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机械的灌输已经失去意义,现成观点的背诵更是舍本求末。
我们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地解决问题。
学生的大脑不应成为积累杂物的仓库,而应该成为解决问题的利器。
所以,上课时,我会尽量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答案正确与否我并不在意,我在意的是要让他们的小脑瓜灵动起来。
温馨提示: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看到我们的优秀作品,希望您看后能:
1、点下面左下角的“分享”;
2、点下面右下角的“在看”。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