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3静以制动君子义正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3静以制动君子义正

题文诗:
月望之时,日夺其光,阴不乘阳.日出星没,

不与争光.故末不可,强于本也;指不可以,

大于臂也.下轻上重,其覆必易.渊不两鲛.

水定清正,动则失平.故惟不动,则所以能,

不动.江河所以,能长百谷,能下之也;

惟能下之,是以上之.天下相憎,莫胶漆,

而莫相爱,于冰炭也.胶漆相贼,冰炭相息.

墙之坏也,愈其立也;冰之泮也,愈其凝也,

以其.泰山之容,巍巍然高,去之千里,

不见埵堁,远之故也.秋豪之末,沦于不测.

故小不可,以为内者,不可,以为外矣.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也.舟在江海,

不为莫乘,而不浮也.君子行义,不为莫知,

而止休也,真情永恒.夫玉润泽,而有光也,

其声舒扬,涣乎有似.无内无外,不匿瑕秽,

近之而濡,望之而隧.照镜见眸,微察秋豪,

明照晦冥.故和氏璧,随侯之珠,精出山渊,

君子服之,顺祥安宁,侯王宝之,为天下正.

【原文】
    月望,日夺其光,阴不可以乘阳也。日出星不见,不能与之争光也。故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下轻上重,其覆必易。一渊不两鲛。水定则清正,动则失平。故惟不动,则所以无不动也。江河所以能长百谷者,能下之也。夫惟能下之,是以能上之。
  天下莫相憎于胶漆,而莫相爱于冰炭。胶漆相贼,冰炭相息也。墙之坏,愈其立也;冰之泮,愈其凝也,以其反宗。
  泰山之容,巍巍然高,去之千里,不见埵堁,远之故也。秋豪之末,沦于不测。是故小不可以为内者,大不可以为外矣。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夫玉润泽而有光,其声舒扬,涣乎其有似也。无内无外,不匿瑕秽,近之而濡,望之而隧。夫照镜见眸子,微察秋豪,明照晦冥。故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出于山渊之精,君子服之,顺祥以安宁,侯王宝之,为天下正。

【译文】

月半时节月亮圆满,和太阳东西相望成直线,地球处处其中,太阳无法给月亮光亮,这时属阴的月亮驾御不了这属阳的、发光的太阳。太阳出来,这星星就隐匿不见,这是因为不能和太阳争光。所以枝末是不可以强过根本的,手指是不可以粗过臂膀的。下轻上重,必然要倾覆。一个深渊中是不能同时有两条蛟龙的。水静止时就清澈平稳,流动起来就失去平和。所以唯有不动,就能无所不动。江河之水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长,是因为它能处低洼之处,唯有能处低洼处,所以能为“上”。

天下没有比胶和漆更不能相容的了,没有比冰和炭更相爱的了。胶漆互相败坏而冰炭互相生息。墙壁倒塌,比它立着更长久、自在;冰块溶解,比它凝固时更好,为什么?这是因为都返归根本的缘故。
    泰山的容貌和形状,巍巍高耸,但离它千里之远望去,泰山不过是个小土堆,这是因为距离间隔得远的缘故。秋毫之末这样细微的东西,能够深入到无法测量的小空间。所以事物小可以小到没有内部极限、大可以大到没有外部边界。

兰草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并不因为无人佩戴它而变得不芳香;小船停泊在江河上,并不因为无人乘坐它而不漂浮;君子行义,并不因为无人知道而停止下来。美玉润泽有光彩,发出的声音都舒缓柔和,鲜明光亮与君子的秉性相似;无论内外,都不藏匿瑕疵污垢;靠近它则显得湿润,远望它则显得深沉。照镜能看得到眼珠子,秋毫之末能够明察,光明能够照亮黑暗。所以和氏之璧、隋侯之珠,由高山深渊的精纯之气孕育而成,君子佩戴它,和顺吉祥而安宁。侯王珍视它们,作为天下公正的象征。

(0)

相关推荐

  • 侯明明 国画《依依似君子》

    侯明明  国画<依依似君子> 尺寸:100cmx50cm(4.5平尺) 作者:侯明明 题款: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谊. 材裱:白生宣    未装裱 创作时间:2021年4月6日 装框场景效果 ...

  • 【佳作】从零开始的撸胶生活

    作者:w3000anv颜色很漂亮啊,而且--扎古的漆面粗一点是不是更带感呢?对于调色,经验可以说一个,就是做好笔记.另外用勺子喷颜色其实挺浪费的.而且效果并不是特别的好.推荐一个东西吧. 现在可以在网 ...

  •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1无形道体虚静精诚

    题文诗: 魄问于魂;何为道体?魂答曰以.无有为体. 魄问之曰:无有有形?魂曰无有.吾闻直有, 所遇之耳;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 幽冥也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魄曰吾闻, 得之矣乃,内视自返.魂 ...

  •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2因有用无得所以言

    题文诗: 清之为明,杯水见眸;浊之为暗,黄河之水, 不见太山.视日者眩,听雷者聋;无为则治, 有为则伤.无为而治,其载无也;有为者其, 不能不有;不能无为,不能有为.无言而神, 真情载无,有言则伤,自 ...

  •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4观微知道心平防患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4观微知道心平防患 题文诗: 陈成子恒,劫子渊捷,子罕之辞,其所不欲, 得其所欲,见黏蝉者,孔子顿悟;白公胜之, 倒杖策也;卫姬之请,罪于桓公;魏文侯见, 之反被 ...

  •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5有得有失趋利避害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5有得有失趋利避害 题文诗:其善射者,发不失的,善于射矣,不善所射; 其善钓者,无所失也,善于钓矣,不善所钓. 故有所善,则不善矣.钟磬近之,则钟音充, 远磬音章 ...

  •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6和则事成从外知内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6和则事成从外知内 题文诗: 将军不敢,骑白马也,亡者不敢,夜揭炬也, 保者不敢,畜噬狗也.鸡知将旦,鹤知夜半, 不免鼎俎.山有猛兽,林木不斩,园有螫虫, 藜藿不 ...

  •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7由远知近成败有渐

    题文诗: 喜武非侠,喜文非儒,好方非医,好马非驺, 知音非瞽,知味非庖.此有一概,未得主名. 被甲非为,十步之内,百步之外,则争深浅, 深达五藏,浅至肤止.死生相去,不为道里. 楚王亡猿,林木为残;宋 ...

  •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8同类相招智者善预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8同类相招智者善预 题文诗:染者先青,后黑则可,先黑后青,其则不可; 工人下漆,上丹则可,下丹上漆,而则不可. 万事由此,先后上下,不可不审.水浊鱼噞, 形劳神乱 ...

  •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9圣人日进真情遍照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9圣人日进真情遍照 题文诗:以洁白手,而为污辱,譬犹沐浴,而抒溷也, 薰燧负彘.治疽不择,善恶丑肉,而并割之, 农夫不察,苗莠并耘,岂不虚哉?坏塘取龟, 发屋求狸 ...

  •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10情通无有至止自止

    <淮南子>卷16说山训诗解10情通无有至止自止 题文诗: 江出岷山,河出昆仑,济出王屋,颍出少室, 汉出嶓冢,分流舛驰,注于东海,所行则异, 所归则一.通于学者,若车之轴,转毂之中, 不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