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紫砂焐黑柿扁厂壶
黑色柿扁壶
黑色柿扁壶
初冬时节,随师尊沙老至咏梅山庄拜访梁白泉老先生。梁老是南京博物院前院长,上世纪90年代初曾编著《宜兴紫砂》图典,对紫砂研究深有心得,与沙老是故交,他嘱咐我,紫砂器因茶而兴,研究紫砂一定不要忘记研究茶。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吃茶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药饮;第二个阶段是食用;第三个阶段才是清饮。所以不同历史时期饮茶的方式大为不同。已近八十八岁的梁老说起茶来引经据典、兴致勃勃,茶的魅力真是不俗。
茶是人类的恩物,可治病、可解渴、可提神、可清心,紫砂壶能保茶之鲜,助茶之醇,发茶之香,是沏茶利器,这一对好伴侣结合了五百多年未曾分离。茶可年年发芽,紫砂却不可再生,不知再过五百年,还有多少人能用紫砂壶来泡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把紫砂壶都很珍贵。
今天要介绍的是一件制作于上世纪中叶的焐黑紫砂壶(见图)。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紫砂一厂制壶原料很好,制作也很规整,因而受到现今壶友追捧,称其为“厂壶”。此壶也是一件厂壶,通高7.5厘米,造型为像生柿扁,整体像一个柿子略扁,壶身鼓圆,作四道浅筋纹与柿果外形相似,平嵌盖,盖面以贴塑手法装饰柿叶纹,壶钮、把、流皆作树枝结节状,虽是像生器,但外形简略,追求神似。壶身陶刻诗画,一面刻山石兰花,飘逸有致;一面刻诗句:回处余甘诗成后。回处余甘说的是饮茶入喉滋味,有回甘说明是好茶,但茶初入口时会有些许苦味,忍得苦才尝得到甜。而文人作诗,有时苦思冥想,忽然得一佳句,那滋味有如饮茶回甘一般。壶底有一条形名款,为“许惠英”三字。许惠英是解放前后紫砂艺人,原紫砂一厂制壶师傅,她的作品传统娟秀,有温润之美,现在的许多制壶高手曾经是她的徒弟。
黑色具有威严庄重之感,古人崇尚黑色,陶器焐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制作,4000多年前龙山文化黑陶蛋壳杯的出土曾震惊世界。北方的焐黑工艺与南方工艺稍有差别,原理却是同一,都是渗炭法,北方是在窑烧最后阶段自窑顶缓缓注水,使窑内燃烧的木炭明火熄灭,生起浓烟将陶器熏黑。江南一带的焐黑工艺则是在烧制陶器前先加入许多稻壳砻糠,窑烧过程中,稻壳砻糠里的碳素即附着于陶体。焐黑紫砂在烧制时,也要在匣钵中填入稻壳。晚清民国时期,随着西洋工艺的流入,陶人们学会用金属氧化物对紫砂进行着色,如加入氧化钴得墨绿色,加氧化铁得到朱红色,加氧化锰得黑色等,由于当时化学原料价格昂贵,故只作少量创新,并未大行其道。而现代有些人则以这些原料加入普通陶土制作茶壶以充正宗紫砂渔利。
紫砂中还有一种被称为乌泥的,是与紫砂伴生的矿料,以此泥制壶不用加砻糠,烧成后发色自然变黑。半年前,在宜兴陶艺家瞿华娣女士那里看见过一把壶,颜色很是特别,黑地中夹细小黄点,初时以为是焐黑工艺,瞿老师说不是,这种颜色是自然烧成,而且是烧到了1300摄氏度高温才成。此言一出举座皆惊,不料紫砂可以烧到如此高温而未瓷化,更令人惊异的,这壶取材竟然是本山绿泥,正常窑温下本该呈现米黄色,瞿老师大胆做了个实验,分别制作几把壶测试不同窑温的效果,发现温度越高颜色越深,最后烧至黑色,且壶身布满细密小孔,将茶汤淋于壶身,水汽缥缈茶香幽幽,发香比一般砂壶来得更快。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江苏南京 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