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什么将蕴含深厚道德的人比作赤子? 2024-06-16 01:51:49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01【名家解读】任继愈先生讲,老子崇尚无欲无为,反对知识。像无知无欲的婴儿那样才最符合“道”的标准,经常保持柔弱、无知的状态,才可以避免灾祸,违反“道”,则自促死亡。高亨先生认为,这一章是老子的人生论。老子主张人要回到儿童时代。儿童有四个特点:一、遭遇不到恶物的伤害;二、柔弱中有刚强;三、内部精纯;四、全身谐和。老子从而指出:既精且和,乃得正常。知正常,乃称明智。要做有益于人生的事,乃得吉祥。要用思想意志克制感情冲动,乃称坚强。02【个人体会】老子讲道德深厚的人,可以比于婴儿。他接着列举了婴儿的一些特性:1.毒虫不蜇,猛兽不捕,恶鸟不捉。2.骨弱筋柔但攥紧的小拳头的力气还很大。3.不知道男女之合,小生殖器却时常勃起。4.终日号哭,声音却不会嘶哑。老子列举的婴儿的特性,第一条是不成立的。婴儿蚊不叮虫不咬是不可能的。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出生不久的婴儿,当你把手指放进婴儿的小拳头时,能感觉到他的攥紧的力气还是很大的。我在女儿小的时候有过这种经验。所以我认为这第二条是成立的。第三条,没有经验过,不知道会不会有这种情况。第四条可能并不是一个严谨的论断。婴儿经常啼哭,但绝不是终日号哭不停。假如婴儿从早到晚哭个不停,那恐怕真要变嘶哑了。婴儿虽然没有老子说的那般好,但柔弱是其基本的状态。柔弱之中又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比如,骨弱筋柔而握固,终日号哭而不嗄。老子所讲的道,也是类似的存在,道是虚是无,或以虚和无的形式存在,但却拥有取用不尽的能量。比如,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道德深厚之人比作婴儿,可能是根源于此吧。古人有一团生气充盈体内,周流不息的观念。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这一章里他强调了“心使气”,心是人体最内在的部分,所谓“心使气”也就是驱动于内的意思。“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这句话可能会被后世道家用作长生求仙的理论基础。但是,物壮则老不仅是指生命生壮老已的自然循环,也指朝代的盛衰更迭的变化。从古至今,王朝更替,盛衰循环,无数政治家的努力,都没有能使天下太平清静,都是因为他们不能合同于道,不能无为的缘故。生壮老已是自然规律,事物壮极而衰也是不能避免的事实,但是老子却说,这是不道。言外之意,能合同于道者,就能跳出生壮老已、盛极而败的自然律。这就成了后世通过修道可以长生的理论基础。但是,老子这段文字却不是教求长生的。他的主旨是说,只要统治者守道治天下,天下就能获得太平清静的目标。这个状态下,没有兴灭循环,只有永恒的长治久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不道早已”。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这个言论才能成立。而且,天下获得长久太平清静结果,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实现。03【试译】蕴含深厚道德之人,就如同襁褓中的婴儿,蜂蝎毒蛇不蛰咬他,恶鸟猛兽不捕抓他。骨弱筋柔但小拳头却攥得很紧,不知道男女之合而小生殖器却时常勃起。这是精力充沛到极点的缘故;他终日号哭但嗓子不会变哑,这是真气和谐到极点的缘故。知道和谐的道理就是掌握了常道,谨守常道而作为,才是真正的明智。使精气充沛,元气和谐,从而能延年益寿的就是吉祥。气力不是强于外,而是驱动于内(即心)的才是真正的强大。比如婴儿之骨弱筋柔而握固,终日号哭而不哑,这皆是心使气之验。凡物壮极而老,盛极而衰,这是不能合同于道,不能合同于道所以才会早衰早亡。参考资料:《老子绎读》 任继愈 著《老子注译》 高亨 著 赞 (0) 相关推荐 道德经日课055丨人到中年,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不要勉强自己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55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 ... 物壮则老乃自然规律,何为不道?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毒虫不蜇,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德经·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苏辙:老子之言道德,每以婴儿况之者,皆言其体而已,未及其用也.今夫婴儿泊然无欲,其体之者至矣,然而物来而不知应,故未可以言用也. 原成:饮德之厚者,比于 ...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五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五章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之合而䘒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之心得 第五十五章 含德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 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 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 语文迷句子 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 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 ... 面相识人——远离重利益轻道德之人! 面相识人--远离重利益轻道德之人! 2018-01-31 提及动画人物米老鼠.小猪佩奇.爱莎公主等,我们脑海中首先联想到的词汇便是可爱.萌系.童真--深受广大儿童喜爱,也博得了一些家长的芳心.然而,谁 ... 主题班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班会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道德的含义,从而懂得为什么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2.学生感悟,从而懂得怎样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班会过程: 一.导入班会主题.(出示幻灯片) 道德--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 十首描写扬州的古诗词,忘不了那些积淀深厚又让人感慨的诗词 提到扬州,就会想到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还有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特别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人生难得糊涂",被很多人视为经典,也 ... 老子认为,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其实是无德之人。 老子认为,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其实是无德之人。 康巴名片--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藏居 美丽的嘉绒藏民居与田园风光--川西理县 共鸣华夏哲学家周国平所言:阅读--与古今中外高尚之人交心:写日记--与自我内心聊天:去教堂--与上帝谈心......; 这三种无声的交流方式常常胜过有声的社交, ... “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老子的意思很简单, 可惜很多人都误解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老子 点击加载图片 在五千多年的中国有一种文化叫"水文化",水作为人类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重.特别是在中国文 ... 有关人生感悟的句子,句句蕴含哲理,让人受益匪浅 一.人的一生,一直有那么一些人,在你最在意的时候,他不在意:一直有那么一些事,在你认真维持的时候,它不维持:一直有那么一些东西,在你最珍惜的时候,它不珍惜:亦如一直有那么一处地方,在你最留恋的时候,它 ... 经典走心人生感悟的句子, 蕴含深刻道理, 让人受益无穷 一*人生真是不容易,一定要活得开心.有些事,做不到就算了,有的人,淡忘了就忘了,顺其自然.是我的,我用心珍惜,不是我的,我决不算计.珍惜人生,珍惜时光,幸福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二*走了很久的路,依然不 ...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01【名家解读】任继愈先生讲,老子崇尚无欲无为,反对知识。像无知无欲的婴儿那样才最符合“道”的标准,经常保持柔弱、无知的状态,才可以避免灾祸,违反“道”,则自促死亡。高亨先生认为,这一章是老子的人生论。老子主张人要回到儿童时代。儿童有四个特点:一、遭遇不到恶物的伤害;二、柔弱中有刚强;三、内部精纯;四、全身谐和。老子从而指出:既精且和,乃得正常。知正常,乃称明智。要做有益于人生的事,乃得吉祥。要用思想意志克制感情冲动,乃称坚强。02【个人体会】老子讲道德深厚的人,可以比于婴儿。他接着列举了婴儿的一些特性:1.毒虫不蜇,猛兽不捕,恶鸟不捉。2.骨弱筋柔但攥紧的小拳头的力气还很大。3.不知道男女之合,小生殖器却时常勃起。4.终日号哭,声音却不会嘶哑。老子列举的婴儿的特性,第一条是不成立的。婴儿蚊不叮虫不咬是不可能的。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出生不久的婴儿,当你把手指放进婴儿的小拳头时,能感觉到他的攥紧的力气还是很大的。我在女儿小的时候有过这种经验。所以我认为这第二条是成立的。第三条,没有经验过,不知道会不会有这种情况。第四条可能并不是一个严谨的论断。婴儿经常啼哭,但绝不是终日号哭不停。假如婴儿从早到晚哭个不停,那恐怕真要变嘶哑了。婴儿虽然没有老子说的那般好,但柔弱是其基本的状态。柔弱之中又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比如,骨弱筋柔而握固,终日号哭而不嗄。老子所讲的道,也是类似的存在,道是虚是无,或以虚和无的形式存在,但却拥有取用不尽的能量。比如,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道德深厚之人比作婴儿,可能是根源于此吧。古人有一团生气充盈体内,周流不息的观念。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这一章里他强调了“心使气”,心是人体最内在的部分,所谓“心使气”也就是驱动于内的意思。“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这句话可能会被后世道家用作长生求仙的理论基础。但是,物壮则老不仅是指生命生壮老已的自然循环,也指朝代的盛衰更迭的变化。从古至今,王朝更替,盛衰循环,无数政治家的努力,都没有能使天下太平清静,都是因为他们不能合同于道,不能无为的缘故。生壮老已是自然规律,事物壮极而衰也是不能避免的事实,但是老子却说,这是不道。言外之意,能合同于道者,就能跳出生壮老已、盛极而败的自然律。这就成了后世通过修道可以长生的理论基础。但是,老子这段文字却不是教求长生的。他的主旨是说,只要统治者守道治天下,天下就能获得太平清静的目标。这个状态下,没有兴灭循环,只有永恒的长治久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不道早已”。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这个言论才能成立。而且,天下获得长久太平清静结果,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实现。03【试译】蕴含深厚道德之人,就如同襁褓中的婴儿,蜂蝎毒蛇不蛰咬他,恶鸟猛兽不捕抓他。骨弱筋柔但小拳头却攥得很紧,不知道男女之合而小生殖器却时常勃起。这是精力充沛到极点的缘故;他终日号哭但嗓子不会变哑,这是真气和谐到极点的缘故。知道和谐的道理就是掌握了常道,谨守常道而作为,才是真正的明智。使精气充沛,元气和谐,从而能延年益寿的就是吉祥。气力不是强于外,而是驱动于内(即心)的才是真正的强大。比如婴儿之骨弱筋柔而握固,终日号哭而不哑,这皆是心使气之验。凡物壮极而老,盛极而衰,这是不能合同于道,不能合同于道所以才会早衰早亡。参考资料:《老子绎读》 任继愈 著《老子注译》 高亨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