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老子经文第五章,全章内容如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刍狗”,用草扎成的狗,用于祭祀,用后便弃之。高亨则进一步解释说:刍,草也。刍狗,就是用草扎成的狗。古人用来祭神,扎成后用匣子装着,用花布盖上。祭祀时,由祭者恭敬地把它摆在神前,祭完后,就扔掉,人们要用脚踩它,把它烧掉。
对于刍狗的认识虽然大体一致,但不同注家对这句话的理解却颇不一致。高亨认为老子用这个比喻,其意义是要说明人对于刍狗没有爱憎,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受到人们的尊重或被抛弃。李存山则认为,“以万物为刍狗”,则代表万物的生成死灭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对于这两位学者所做出的解读,我自己感觉有些晦涩难懂。
刍狗,既然是用草扎的,用过后还要被抛弃扔掉、或烧掉,这显然是很轻贱的东西。经文中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但是这里讲天地不仁,则是与老子全篇的主旨思想是相反的。老子讲天道无为,就是讲天地生养万物而不为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老子还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主要是讲天地对于万物没有偏私偏爱,都是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既然如此,那又怎会不仁,而视万物为刍狗呢?所以,我将这句经文,看作一个反问句。将它译作:如果天地不仁,就会视万物为刍狗。而它表达的意思则是肯定的,即:天地有仁,不会将万物视为轻贱之物。
这个理解靠得助吗?我是结合下文来思考的。”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在这段经文里,老子将天地生养万物的过程,比作风箱生产风动。你看,风箱中”空无一物“(实际上是空气,但古人并不知道),却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风动来,而且拉动风箱杆的力量越大,生产出的风动也愈强大。
老子认为,道生养天地万物,就类似于风箱从“空无一物”中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风动的过程。道就是无,以虚无空洞为存在形式。所以道生养万物,就是以虚生实,以无生有。所以,老子讲:“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又讲:“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些经文所表达的意思,与风箱的比喻传达了相同的思想。
所以,这段经文主要是在描述道生养万物不为主,功于万物而善下,甘以虚无空洞的形式隐于万物之下、之后。那么,这也就说明道于万物是没有偏私偏爱,一视同仁。这同时证明了道于万物有仁,不会将万物视为刍狗。根据这些思考,我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一个反问句。
根据以上讨论,我给出自己对于这一章文字的理解:
天地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就会视万物如刍狗一样轻贱无用;圣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就会视百姓如刍狗一样轻贱无用。
风箱以其特有的结构,利用空虚的气作为原料,依靠拉箱柄的不断抽动,源源不断的生产出风动。风箱中“空无一物”(实际上是空气),可谓虚,可谓无。但使用起来取用不竭。愈是加大加快拉动拉箱柄的力量,制造出的风动便愈加强大,这就是“动而愈出”。风箱从“虚无”中源源不断地生产风动的过程,可以类比道以虚无生成万物之有的过程。所以说,道于万物不类似于风箱之于风动吗?
常言说得好,祸从口出。多嘴多舌的人往往容易招致祸害。所以不如少言或不言。
只有道与圣人才能做到但求奉献不求索取,生养万物却甘居万物之下,为而不恃,功成不居。所以,天地于万物有仁,圣人于万物有恩。但他们功而不居,以无生有,以虚生实,以不言以教化,而万物自宾。这里讲的全是无为的益处,教导人们以取法无为的道理。
如果这是全章的主旨的话,那么天地和圣人必然是有仁的,就不会视万物、百姓为刍狗。所以,这就更坚定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反问句的认识。
【主要参考书目】
《老子译注》 高亨
《老子》 李存山 注译
《老子思想初探》 李红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