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枚地方钱币!罕见品!
Tibet, Anonymous (rab lo 925 and AD 1951), AE 50-Dngul Srang pattern, 17.27g, (YZM 531 (this coin) ; KM Pn 15), PCGS SP45 and extremely rare
拍品描述:1901年西藏“炉关”银币一枚,Y-A1.1/LM-655,此币是四川卢比的前身,以土法制作,铸额稀少,后多被熔毁改铸,存世屈指可数,极其珍贵,PCGS XF Details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印藏贸易的开通,英印商品不断涌入西藏市场,英属印度铸造的“印度卢比”银币也随之大量入藏。由于印度卢比含银量高,规格统一,便于计算、携带和储存,较之数量稀少、成色低劣的本土宝藏币及章卡币,更受商民的青睐,迅速成为主要货币,广泛流通于西藏及周边地区。基于印度卢比取得的优势,英商乘机牟利,原本重三钱二分的卢比,往往折银三钱七、八分使用,甚至以四钱的价格强行购物,从中盘剥。之后,又因国际银价下跌,白银兑换亏损巨大,使西藏的财政危机日益加剧。印度卢比的强势进入,引起清政府有识之士的不满。四川打箭炉厅同知刘廷恕,以“印币边亡”为由,呈请四川总督奎俊用藏饷仿造卢比,并在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间(1899-1901年),于打箭炉(康定)试铸足银“炉关”银币。此币以土法制作,形制与印度卢比相似,正面汉文“鈩关 足□”,背藏文,意为“足银”、“3钱2分”。因成色十足,商民乐用,边饷亦以此币发放,供不应求,遂改由四川省银元局代铸。“炉关”银币铸造不久,即被大规模开铸的光绪像四川卢比所取代,后陆续被熔毁改铸,现已极难寻觅。—参阅张承光主编《四川藏洋》,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2011年,页5-7。
Tibet, Anonymous (1763/4 or 1785), Shri Mangalam Tangka, 5.26g (YZM. 258; KM. C#10.3), PCGS XF Details (Bent) and extremely rare
拍品描述:1901年西藏炉关银币一枚,Y-A1.1/LM-655,此币是四川卢比的前身,以土法制作,铸额稀少,后多被熔毁改铸,存世屈指可数,边缘有修补,PCGS XF Details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印藏贸易的开通,英印商品不断涌入西藏市场,英属印度铸造的“印度卢比”银币也随之大量入藏。由于印度卢比含银量高,规格统一,便于计算、携带和储存,较之数量稀少、成色低劣的本土宝藏币及章卡币,更受商民的青睐,迅速成为主要货币,广泛流通于西藏及周边地区。基于印度卢比取得的优势,英商乘机牟利,原本重三钱二分的卢比,往往折银三钱七、八分使用,甚至以四钱的价格强行购物,从中盘剥。之后,又因国际银价下跌,白银兑换亏损巨大,使西藏的财政危机日益加剧。印度卢比的强势进入,引起清政府有识之士的不满。四川打箭炉厅同知刘廷恕,以“印币边亡”为由,呈请四川总督奎俊用藏饷仿造卢比,并在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间(1899-1901年),于打箭炉(康定)试铸足银炉关银币。该币以土法制作,形制与印度卢比相似,正面汉文“炉关 足□”,背藏文,意为足银、3钱2分。因成色十足,商民乐用,边饷亦以此币发放,供不应求,遂改由四川省银元局代铸。炉关银币铸造不久,即被大规模开铸的光绪像四川卢比所取代,后陆续熔毁改铸,现已极难寻觅。—参阅张承光主编《四川藏洋》,中国国际文艺出版社,2011年,页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