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游随感录(二)

西安旅游随感录(二)

文/孟 计 青

二零一八年四月二十九日,是个不错的天气。天晴,气温三十度。
七点前,我们已在"汉庭酒店"吃过早餐。七点半时,我们上了"陕西中超旅行社"在西安城内“罗人”(方言)的大巴车。在车上,我们按照昨晚上大儿和旅行社驻"汉庭酒店"代表达成的协议,每人交了四百二十元钱的今日行程旅游费。四百二十元钱,只包括去华清池、兵谏亭、兵马俑和秦始皇陵的参观费以及带队导游的讲解费和去这四个地点的行车费。四百二十元,不包括从华清池上兵谏亭乘坐的观光车费和导游发给每位游客听他讲解的耳机费。还有就是在服务区吃的每人要另外消费三十八元钱的自助餐费。钱交好后,大巴车把我们送到钟楼附近的一个地方,在这里我们被旅行社的人分到了去西安东线一日游的一辆不大的空调车里。车,连司机和导游的座位算在内,共是十四个。车上的十二位游客,分别是我们一行四人,张家口的小夫妻两人,福建厦门的六十五岁左右的老夫妻两人,剩下的是两个年近四十的浙江女人和她俩各自引着的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一上这个车,姓赵的导游,就拿出一份据说是由陕西省旅游局统一下发的旅游合同让我们签定。车上四组游客,导游给我们用组家庭的方式编了四个家庭,我们四人编成了4号家庭。今天的一日游中,但凡导游一吆喝4号家庭吆喝的就是我们四人。安排好这些事情后,车开始启行。
车出西安古城的"永宁门",折东沿护城河向北而行,然后上去临潼区那面的快速通道向东而去。
一出"永安门",导游给我们讲解起西安城墙的故事,说这城墙是明初的大将徐达所建。现在人们看到的古城墙,是在唐城墙的遗址上翻新重建的。但是规模不及唐长安城的十分之一。盛唐时期,唐太宗北擒颉利、东征高丽、南收百越、西置都护,万里烟火、万里通途,万千衣冠、万里朝拜,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可汗"。当时的长安城居住着一百三十多万的人口,是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大的城市。城市里红头发蓝眼睛的人是罗马人,而脸黑的人是当时称作从西天而来的大食人。下巴下留着大胡子的是翻越葱岭过来的波斯人,留着高发髻的人则是漂洋过海来的日本人!能用的起"昆仑奴"和"新罗婢"的人家比比皆是。说现在我们有的人家,孩子以能到发达国家留学而自豪,但在唐朝那时侯,文明高度发达的唐帝国,外国人以能到唐朝地界上学习和深造为骄傲。富裕的唐帝国,外国来学习和深造的人,不仅白给提供吃喝,并且还免费给提供住宿。日本当年来学习和深造的遣唐使,在唐人为他们创造的优裕的学习和吃宿条件下,硬是将唐朝的礼仪制度、城市建设,特别是皇宫建筑全部照搬到了他们日本的本土上。说完西安城的话题后,赵导游又说起了西安的名吃来:并并面、肉夹馍、羊肉泡馍和西安面皮。他说西安城哪道街哪条巷哪个字号的并并面最有名;又说西安城哪个街上哪条巷哪个老某家的肉夹馍最地道;又说西安城哪条街哪条巷哪个牌号的羊肉泡馍是当代哪个名人的最爱;又说西安城哪条街哪条巷上的哪个名人题的店号里的凉皮吃过之后终生回味难以忘记!说完这些后,他问车上的人,西安的羊肉泡馍好吃不好吃?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不好吃!导游笑了笑,说为了调节一下车内的气氛,他给众人唱一段秦腔,唱之前,希望车上的人们提前捂住耳朵,为的是不震坏我们的耳鼓膜。
赵导游是个三十上下的后生,一米七五上下的个头,瘦干登登的身材,留着时下电视剧中演员们风行的鸡冠冠发型,说着百分之七十的普通话和百分之三十的陕西话。他故弄玄虚地清了清嗓子,然后张力十足地唱起:"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我一听这唱词和调门,这不是那个华阴县姓张的人在中央电视台唱的华阴老腔嘛!凭什么说这是秦腔?我忽然想起贾平凹写的《废都》一书中写的"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乱吼秦腔"的词句来。眼前的西安市最醒目的莫过于到处写就的"烟头不落地,西安更美丽"的口号,据说此口号是由现在的西安市长喊出并倡导和亲自力行的。贾氏写《废都》的时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候的陕西是不是到处尘土飞扬?倒是现在从黄河一过陕西来,满目青翠,罕有尘土!至于"三千万人乱吼秦腔",在我到西安后,耳朵里接收到的声音里只听到了这位调人胃口的赵导游的这种秦腔!说实在话,听他这种唱调哪能如我十四岁上听到过的晋剧名角"虎头黑"唱的那种声音。"虎头黑"在一九七六年到我们村看望他务农之前在戏班里唱戏的朋友二大嘴,在村人们的要求和大队干部的默许下,在那个文化禁锢的年代里,“虎头黑”勇敢地为我们村的人们唱了一出《打金枝》中郭子仪的晋剧黑头唱段。那是一种从“虎头黑”嘴里里响出的炸裂裂的声音!那声音如雷在天响,如山在谷崩,真的震的人的耳鼓膜在嗡嗡作响。那声音是目前为止我听到过的最宏亮的唱腔声!赵导游的唱声远未能达到要人捂着耳朵才能听的程度,倒是和雁北一带唱耍猴戏的人们用后嗓硬往出吼的那种喉腔有些相似!我知道做导游的人都有一份往出推荐本地特色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充其量无非是给人们营造出一个陕西人特有的文化背景,让人们感受并记住陕西这方土地上的这个独有的古调品种,从而达到让你喜欢这方土地,喜欢上这方土地上的文化层面上的有形和有声的东西!做到让你乘兴而来尽兴而去!如此说来,后生的助兴意图意义很深不容小觑,不可轻视!

文字编辑:张萍花    图文编辑:侯常新

(0)

相关推荐

  • #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安旅游#西安旅行 #陕西美好推荐官 #让文物抖起来 #旅行推荐官 #旅行大玩家...

    #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安旅游#西安旅行 #陕西美好推荐官 #让文物抖起来 #旅行推荐官 #旅行大玩家...

  • 西安旅游随感录(二十)

    西安旅游随感录(二十) 文/孟计青 下午的两点半开始游"大唐芙蓉园"时,只剩我和我爱人了.我大儿和他女朋友,吃过中午饭后,启程回太原念书去了. "大唐芙蓉园"的 ...

  •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二)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二) 文/孟计青 正如一些资料上介绍的那样,坑里所有的八千多尊兵马俑无一例外地面向东方,而这即意味着奔向东方.杀向东方.征服东方.而秦国的东面,正是战国七雄中除了秦国外的其他六雄!这 ...

  •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九)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九) 文/孟计青 5月1日,晴,气温31度.这一天,我们上午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下午浏览了"大唐芙蓉园". "陕西历史博物馆& ...

  •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八)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八) 文/孟计青 以往在教科书.宣传品和拓本上才能见到的碑石上的书法,现在她的母本就静静地立在或躺在我这个游客的眼前,我尽可能地贴近收藏品外的玻璃罩或防护栏来观览它们.欣赏它们. 浩 ...

  •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七)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七) 文/孟计青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中国四大碑林博物馆中时间最久.面积最大的一个专门收藏碑石的博物馆.从宋朝的元祐年间到现在,九百多年的时间里,收藏的碑石有一万一千多件,而且有些碑石 ...

  •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六)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六) 文/孟计青 从大慈恩寺的大雄宝殿转出以后,我们来到了登大雁塔的入口处.只有把头仰起来后才能看得见大雁塔探入蓝天白云的塔顶.这座挺拨拨直矗矗的高塔,当时就是按照玄奘和尚去过的帕米 ...

  •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五)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五) 文/孟计青 30日,晴,最高气温29度. 这一天我们一共转了三个地方:大雁塔景区.碑林博物馆景区和西安古城墙景区. 大雁塔,距离我们住宿的地方不过二里地的路程,我们步走不到半个 ...

  •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四)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四) 文/孟计青 上了卖玉器商场的台阶,临进门前,我悄悄的吩咐我们其他三个人,进了门后,眼可看,嘴不问,少说话,往外走.我说这些话的意思,一是考虑到赵导游的面子:让咱看咱就看,给他仗 ...

  •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三)

    西安旅游随感录(十三) 文/孟计青 从1号展馆里出来后,我才弄清楚兵马俑景区里展馆编号的顺序:1号展馆是我们刚才参观过的"兵马俑"馆,2号展馆是一进景区后第一个参观过的展馆--&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