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李姓

李  姓

李姓

得姓始祖

李利贞。皋陶后裔理征,字德灵,商朝末年受封中吴伯。在商纣王时任理官,因执法如山,时常忤逆昏君商纣王旨意,招来杀身之祸,家族亦面临受株连危险。其妻契和氏携幼子理利贞出逃,逃至伊侯之墟时,饥渴交侵,遂摘路旁树上果子充饥方得生存。一感李子活命之恩,二为改姓避难,理、李两字古音相通,所以理利贞改称李利贞,是为李姓得姓始祖。

李姓渊源

源流一

《中国姓氏大全》收,得姓来源:

一说是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

一说是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或李)为氏。

一说是皋陶后裔理征,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

再一说是据史籍记载,周朝以前未见有李氏,始自彭祖的后裔老子,老子姓李,名耳,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

源流二

源于被迫改姓。汉朝的赢姓,金代的契丹人,元朝的女真人,明朝时期的蒙古人、满洲人、西北的土司和西南的土著,因政权更迭被迫纷纷改姓,尤以李姓为首选。清代统治阶级因实施“跑马圈地”等一系列高压政策,致使许多稀有姓氏不堪欺凌迫害纷纷依附大姓,且多改李姓,这是清代李姓人口迅速膨胀的重要原因。

源于封赏赐姓。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汉晋时期,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附,部分匈奴人和鲜卑人随之被赐为刘、李等姓。

北魏时期,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上全面汉化政策,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被封为李氏。唐朝时期,皇室赐予有功大臣武将为国姓,先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从李唐皇族姓李,稍后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被王侯赐姓,再后来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吐蕃以及犹太、安息、高句丽、党项等外来少数族裔因功或者内附,多被封赏为李姓。

源流三

出自姬姓。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国。一部分巴人留于渝境的成为板木盾蛮,而南移到湘西的巴人成为武陵蛮的一部分,迁移到鄂东的称江夏蛮和五水蛮。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公元306年,巴人李姓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源流四

源于苗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李氏在黔西威宁地区的苗族中为大姓之一。本族姓氏为“孟恩路氏”,汉姓即为“李氏”,这是苗族实行“子父连名制”的一种特殊写法。苗族中的李氏,有些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有的已经与李氏的原义无关。

例如,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民起义中有个起义军将领叫李洪基,但他并不姓李,“李”系他的苗语名字“拟”的讹写,而“拟”在苗语中意为水牯牛,“洪基”为“弯角”之意,故“李洪基”即“弯角水牯牛”。

源流五

源于壮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李氏在壮族中人数较多,曾出过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如太平天国著名将领李开芳、李锦贵、李文彩等,均为壮族李氏人。

源流六

源于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李氏为瑶族主要姓氏之一,在瑶族原有十二姓中居于第五位。瑶族李氏根据血缘远近,分有若干“房”;各房都有称呼,辈分称谓有“本头”、“巴比”、“九古”等。

源流七

源于白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历史上,白族李氏曾涌现出一些比较著名的人物,如宋朝大理国有大臣李紫琮,明朝有文学家、史学家李元阳,清朝有学者李倬云、李根云、李崇阶等。如今,李氏仍为白族四大姓之一。

源流八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傣族、彝族、土家族、京族、藏族、鄂温克族、维吾尔族、鄂伦春族、土族、高山族、德昂族、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李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縻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李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九

源于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畲族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关系十分密切。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记有“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盘、蓝、雷、钟、李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为乡道官,由海来闽”,这说明唐朝末年福建有畲族李氏。元末有福建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据说就是畲族人。

迁徙分布

李氏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氏人物。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

史籍中有的说他是周平王(春秋初期)时期的人,又说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问礼,于是就说他活了一百六十多岁或二百多岁,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么大岁数。《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经典,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清朝政府收复台湾省后,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置台湾省府,不久,闽、粤李氏移民接踵拥至台湾省中部;清雍正、乾隆时期入台人数日渐繁多,垦殖地不断扩展。至清朝末期,台湾省的平原和盆地已经被开拓殆尽,后续入台的李氏人只好向山区求发展。对此,史籍《台湾省篇》等文献有较详细的记述。

总之,三百多年来,闽、粤李氏络绎不绝于台海道上,他们定居台湾省后,披荆斩棘,凿山辟田,为开发和建设台湾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李姓名人

李耳: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即老子,字聃,亦称老聃,一说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人。传说是东周王室管理典籍之史官。孔子曾向其问礼。著《道德经》五千言。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本原。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儒家“仁义”观和墨家“尚贤”说,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史记》称其“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隐君子也”。是见于史书记载的李姓第一人。

李牧:战国末赵将,长期驻守雁门,智勇兼备,能攻善守,治军有方,颇得军心。十余年间,屡败东胡,降服林胡,匈奴不敢犯边。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以副将从廉颇大破燕军。赵王迁三年(前233),率军向秦反攻,在肥累大败秦军,因功封武安君。后赵中秦反间计,他被杀,秦遂灭赵。

李斯:秦代政治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人。少时为郡小吏,后受业于荀卿。战国末年入秦,初为吕不韦舍人,以贤任为郎,遂向秦王献灭六国、成一统之计,受秦王赏识,拜为长史、客卿。前237年秦宗室贵族提出“逐客”主张,他上书劝阻,又得秦王采纳重用,迁任廷尉。秦统一中国后,官至丞相。他力主废分封,设郡县;提议焚诗书,禁私学;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均为秦始皇采纳。又以小篆为标准统一文字。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他与赵高合谋,伪作始皇诏书,逼迫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遭赵高所忌,诬以谋反罪,腰斩于咸阳,灭三族。

李广:西汉将领,陇西成纪(甘肃秦安)人,善骑射。文帝时,因击匈奴有功为散骑常侍。景帝、武帝时,任陇西、北地等郡太守。智勇善战。匈奴称之为“飞将军”,不敢犯边。元狩四年(前119),随卫青攻匈奴,以失道被责,自杀。

李延年:西汉音乐家,中山(郡治今河北定县)人,乐工出身,父母兄弟亦皆为乐工。因犯法被处腐刑,供事于狗监。善歌,又善创造新声。其妹得幸武帝,称李夫人,他被任为协律都尉,宠幸与韩嫣相等。曾为《汉郊祀歌》十九章配乐,又作新声二十八解。李夫人死后,其弟犯罪,被族诛。

李陵:字少卿,陇西成纪(甘肃秦安)人,李广之孙。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有广之风”(《汉书》)。武帝时,为骑都尉。天汉二年(前99),率步骑五千余出居延北击匈奴,遇敌十万余,陷重围,他苦战九天,终因矢尽粮绝而降匈奴。武帝闻之,族其家。后病死于匈奴。

李固:东汉臣,字子坚,汉中南郡(陕西汉中)人,少好学,博览经典,结交英贤。顺帝时,上书陈外戚、宦官专政之弊,任议郎、荆州刺史等。后任将作大匠、大司农。冲帝即位,迁太尉。冲帝死,他议立清河王,为梁冀所忌,被免职,杀死。《后汉书》称其“据位持重,以争大义,确乎而不可夺”。

想要了解具体姓氏文化,可以参考北京家谱传记机构编辑《百家姓寻根手册》

书籍主要内容:

1.姓氏文化概论

2.姓氏渊源

3.迁徙分布

4.郡望堂号

5.家谱收藏

6.字辈排行

7.家训选辑

8.姓氏楹联

9.趣事典故

10.姓氏名人

李氏家族名录

2012年,经过几年的时间,我用了大量的精力,找家人采访、搜集资料、熟悉家史,才编写成家谱的初稿。李氏家族祖籍辽宁省凤城县,现吉林省东凤县大兴镇。民族是满族,其李氏家族辈分排列顺序是“盛志咸增光吉顺柒克昌”。李氏家族祖祖辈辈都是靠种田为生自食有余。从太祖父在凤城县置有三间房屋起,到祖父辈大爷李相臣全权掌管李氏家族时,又在东丰县购置耕地24响,而成为地主。1927年全家从辽宁大兴镇搬迁到黑龙江珠河县,相继购置耕地60余响,此时,李氏家族人口多达30多人,成为当地大户人家。李增奇编写,原名李增硬,笔名(肖里)。北京家谱传记文化馆,李氏家族一个世纪以來繁衍生息调查。

(0)

相关推荐

  • 10个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姓氏,猜猜它们在百家姓中都排第几呢?

    <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也很深厚,其中也有一些姓氏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 ...

  • 姓氏文化探源——李姓

    姓氏文化探源--李姓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 姓氏起源 有关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 ...

  • 李姓女孩起名字大全

    李姓女孩起名字大全 作者:易经大师姜泊全 起名是一门学问,起名师不仅要精通易理,还要有丰富的社会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标准.科学的起名字方法是:首先要提供宝宝的姓氏.性别.生辰八字.父母的 ...

  • 姓李取名:李姓仙气飘飘的女孩名字

    姓李取名:李姓仙气飘飘的女孩名字 人名能真实地反映人们的意识形态,包括生活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名乃万物之代号.一个简单的名字不仅便于他人记住,而且利于人际交往,对于生活也会有所帮助,简单的名字也 ...

  • 【三秦文学】高处寒:【李姓源渊】(随笔)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执行主编:楚     寒 总      编:鱼儿姐姐 李姓源渊 文/高处寒 "李"字在秦朝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 ...

  • 男孩李姓含盟字取名

    名字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男孩李姓含盟字取名有哪些?盟,寓意盟约,联合,结盟.女孩可取名:李盟赫,李盟炜,李盟轼,李仁盟,李少盟.推荐理由:意指珠联璧合,言而有信,同力协契之意. 可取名[李盟赫] 赫: ...

  • 幼儿感冒发热,中医一付药治愈李姓幼儿,三...

    幼儿感冒发热,中医一付药治愈 李姓幼儿,三岁半.感冒发热四日未退(摄氏三十八度半),日夜作咳,咳声不爽,饮食二便正常.曾用西药链霉素.金霉素,并服过中药三剂,最后一张药方是桑叶.菊花.荆芥.防风.银花 ...

  • 香港某李姓富豪祖墓谈乾坤国宝

    乾坤国宝也叫龙门八局,属于三元派风水,传说是出自邱延瀚之手,邱延瀚何许人也?邱延翰,唐朝人,丘延翰中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闻喜人.相传其堪舆术授自白鹤仙人.唐玄宗开元中,星气为异,朝廷患之,遗使断 ...

  • 姓氏文化:姓蒋的男孩取名字,大气的蒋姓男孩名字

    姓氏文化:姓蒋的男孩取名字,大气的蒋姓男孩名字 『 知一起名专家』温馨提示:人有好名一帆风顺,美好人生由名开始,起名千万不要随意.人工专业起名 ,本文作者微信公众号:知一起名专家 在给男孩子起名字的时 ...

  • 河南“第一仙山”被纳入吉尼斯 李姓游客免费

    每个假期出去旅游,大家就会想到海岸.古城等,这些景点确实占据了各大榜单的前几位,有免费的,也有需要出钱的,而且人很多,就是人挤人,反而失去了景区本来的样子.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