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学却无术的中国评论界
学却无术的中国评论界
刘晓林
整体而言,我认为中国评论界处于一种学却无术的状态。不学无术好理解,学却无术则令人不免有些迷惑。为什么这样讲,主要原因如下:
1、对“二手西方理论”的极度膜拜。
我们翻阅评论文章时常会发现大量的“二手西方理论”充盈其内。我们的所谓评论家们多会把西方ABCD在EFGH中的文字挪移过来,一方面作为自己的论证依据,一方面似乎显示自己与国际接轨的时尚。殊不知,这样的依据与“国际”都有问题。
毫不夸张讲,中国所谓的评论家们、尤其是喜欢并以套用“西方理论”为能事的所谓评论家们懂外语的少之又少,于是我们将经过另外的“我们”翻译解释的“二手西方理论”作为原汁原味的西方理论来看待;进而在中国所谓评论家的笔下出现了系列不伦不类、貌合神离、或残疾或畸形的“真谛”。
可以说,绝大多数评论者在外语欠缺下对“二手西方理论”的极度膜拜使得写出来的文字语言更加生涩、偏颇、甚至不知所云。(在某些理论研讨会上的中国话,大众能够理解的真的不是太多——好象故意不让人懂!?)
2、对“一手古代传统”的死死抱守。
平心而论,时下的大多数中国评论者对“二手西方理论”知晓已远远超出了对“一手古代传统”的知晓。此处的“一手古代传统”侧重指我国古代的文论精华。就这一点来看,显得人们对古代圣贤文辞的谙通弥足珍贵,但一味的抱守也不行。在某些所谓评论家的文章中之乎者也不少,给人的感觉仿佛通篇是在讲述明清以前的事情(将前人的“文言文”串联起来)。
可悲的是:古人们纷纷在说,自己几乎不说。最后文章的作者却冠冕堂皇地署上了自己的名字!我的意思:除了特定文体外、特殊要求外,大多数的文章当以当代人的语言为主。
我并不排斥、否定中国评论界对西方理论与古代传统的学习、吸收、利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来做?任何评论当以能把问题阐述清楚、自圆其说、表达自己的观点为根本。若学习、吸收、利用后的结果是自己迷糊,他人更迷惑,这样的评论是一个人的窃窃私语还是貌似深奥?
中国评论界为什么学却无术?所学不能深入、不会化解、作不到触类旁通、几乎没有自己的认识与感悟——嘴、手、大脑长在自己身上,说、写、想的却不知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