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骨气

国画艺术

展示国画艺术,展现国画家之风采,品味国画之魅、感受艺术之美。
5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一念心清净 巫娜 - 一花一世界

齐白石名气大、画漂亮、故事多、无版权,是微信自媒体主要追逐对象。自媒体有很多优点,但它的硬伤也了得。自媒体过于看重阅读量和娱乐性,对内容却不太负责任,甚至不辨真伪,戏笑调侃。于是,在微信自媒体中出现了大量的假画,出现了许多莫须有的故事,更有甚者出现了恶搞的标题党——《这个老头真励志,年近八旬生娃子》,《他怎么能娶这么多年轻的女子》。

齐白石早就在九泉之下了,他是不可能知道,我们这个时代在和他开如此的玩笑,如果他活在当代,肯定气死九回。如果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齐白石,从本质上讲他就是一个高级画师,极为聪明也非常好学,一生都在创新求变。他是过度节俭和爱财,那是因为他要靠一支笔,养活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一大家人。齐白石一辈子只有一妻一妾,妻是在湘潭老家的发妻陈春君,妾是他定居在北京后娶的胡宝珠。胡宝珠跟着齐白石过了二十多年,只到发妻死了之后,才娶为继室。还有一个是胡宝珠病死后,别人介绍的看护:夏文珠。夏一辈子都没有名份。

齐白石一生的亮点是诗书画印,被赞为东方奇才、一代宗师,而齐白石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的人格和骨气,尤其在日寇侵华和八年抗战期间,白石老人的气节和傲骨,着实令人敬佩。

他在自述中这样说:沈阳沦陷后,平津人心浮动,敌方人员慕我名,时常来敲门,送礼请饭照相,想使唤我为日本人拼命画画,他们诡计多端,我虽无太大的能力,但我的爱国心还有的!他又继续自述:北平陷落,我深居简出,敌方大小头目,常来与我拉交情,请我参加什么盛典,我总是婉言谢绝,他们的任何圈套都是枉费心机。我在大门上写了十二个大字:白石老头心病复作,停止见客。“心病”两字,另有含义,我自谓很恰当。

齐白石一介布衣,深居不出就相当于断了财路,加上当时物价飞涨,使他全家苦日难撑。仅管如此,他仍誓不与敌伪打交道。在大门写着:画不卖于官家。在大门上帖着: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有个给日本人当翻译的汉奸,想从中抽头,常来骚扰,齐白石便在院墙上告白:与外人翻译者,求君莫介绍,吾亦苦难报答也。意思是我不卖画,也没有回扣。

白石老人的骨气更典型的地方,是表现在他的作品里,他画《鸬鹚图》这样题诗:大好山河破碎时,鸬鹚一饱别无知。渔人不识兴亡事,醉把扁舟系柳枝。他画《螃蟹》诗云:处处草泥乡,行到何方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诗的寓意是指敌人的泥脚愈陷愈深,日暮穷途。他的好友胡佩衡有一次拿来山水手卷,他信笔赋诗:对君斯册感当年,撞破金瓯国可怜。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好多人劝他明哲保身,他却说:残年遭乱,死何足惜!

这些事例都是出自于《齐白石自述》,这本自述国内多家出版社曾经一版再版过。齐白石一生没有人给他撰过大传,自述是由他的门人张次溪记录的,这也是齐白石最真实最宝贵的资料。这本自述原打算寄给他的好友金松岑,作为他传记的基础材料。为此,齐白石曾画过一副《红鹤山庄图》,寄给金松岑作为传记的定交礼。

这本自述始记于卢沟桥事变之前,由于战乱及张次溪南迁,断断续续一直记录到1947年,自述快结尾时,金松岑突然病逝,传记之事再也无法实现。张次溪,齐白石的世侄、学生,建国后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方志学家。金松岑,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他的学生有柳亚子、潘光旦、费孝通、范烟桥。

作者简介张震  独立文人画画家,知名作家,文艺评论家,现居南京,著有诗集,散文集,画集,画与话等多部,现居南京。从艺30余年,中年之后远离文艺圈。喜欢隐居书房。喜欢独立思考、写作、画画,避热闹,轻粉华,忌悖德,不向往混的好,只想平和平静地与纸笔交朋友,南山种豆,东篱采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