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饼,乡恋的味道

白香饼,相信许多人看到这个字眼,脑海中即刻泛起一股芬芳。
在我们这个年代的童年时期,物质较为匮乏,白香饼是许多家庭常备的食品。闽南地区有晨起喝粥的习惯,粥是很多妈妈为孩子准备的早餐。粥暖胃,可是小朋友喝多了也会觉得腻。为了让小朋友喝上可口的粥,妈妈们就变着花样煮粥,其中最受我们欢迎的煮法就是将白香饼掰成小块放入稀稀的粥汤里搅拌,白香饼在米汤中沉淀软化,酥脆的饼皮融合着纯麦芽糖的内馅浸润到米汤中,喝起来清甜可口。一碗米汤配上一块白香饼,这是妈妈为我们定下的规矩。常常为了多吃上一块白香饼,平时一碗就难以下咽的白粥一下子可以喝上两大碗。
某天,到南靖船场出差。听到船场这个名字,心里就想到船舶这样的一个字眼。据悉,当初由于船场水路发达,境内景色优美,船舶云集在此,故取名为船场。当车行至船场镇旧圩的一个小路口,忽闻一阵芳香扑鼻而来。抬眼间,看到路边的一间糕饼店。货架上整齐有序地摆放着一整排的白香饼。正值午后时分,太阳暖暖地照在糕饼店铺门口的空地上。店铺里也没有其他顾客,我说我们是慕名而来寻找白香饼的,店家细心地为我们介绍着各种包装的白香饼。“我们家的白香饼是纯手工制作,最早由我爷爷辈制作,爷爷于1965年上山下乡,当时分配到船场镇供销社工作,后来组建了南靖县供销社糕饼厂,在厂里学得制作白香饼技艺,技艺再经过我爸爸传承给我。”许是店家看到我们对白香饼饶有兴致,店家一边拿着白香饼让我们品尝,一边介绍着白香饼的历史。这间店的白香饼分大饼和小饼包装。大饼有巴掌大,而小饼差不多只有掌心面积的大小,小得好轻巧,三两口就可吃完,若用于平时哄小孩不失为一种好零食。
白香饼从揉粉、揉制饼皮,再将面团分成一个个大小基本一致的小面团,然后在上面再点上一个小面丸子。为了让面皮层次分明,这个面团子还要经过多次压扁、卷起。面皮制作好之后,还要包馅,擀成饼,摊放在烤盘上,每一块白香饼的制作流程需要耗时约一个钟头。每一块圆圆的白香饼中间都有一个小圆洞,这个小圆洞,寓意着同圆同心,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团圆美满的向往。如今,或许生意不是很火爆,可是店家却将这一手艺一直沿袭至今。一代传一代,一脉传承的白香饼至今已走过50多个年头了。店家将儿时的白香饼传承至今,传承本身就是一份厚重的文化,凝聚着祖辈的历史和故事。他们守护着的不仅仅是一份独特的传统家业,更是繁衍生息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在延伸。
如今的市面上,各种各样美味的饼层出不穷,在一些新式的糕饼店铺并不常见白香饼的身影。白香饼作为传统手工的糕饼,并不出色,也不张扬。随着原料和人工成本的增加,白香饼的利润越来越低,销量也不太好。可是这并不影响我的白香饼情结。白香饼的皮酥软,内馅清甜,是常吃也不上火的好食材。如若孩子感冒上火又嘴馋想吃零食的时候,白香饼就派上大用场。我将白香饼用汤勺压碎后泡入豆浆、牛奶或白粥内给孩子食用,老人家常说,香甜细滑的白香饼汤水对小孩虚汗有很好的食疗作用。平时若出差或有事到其他城镇或乡村,只要看到白香饼的身影,我必带些回来。孩子曾问我,妈妈,白香饼市区就有得买,你为什么还从乡村里带白香饼回来呀?我微笑着告诉孩子,等你长大了,你就吃得懂白香饼真正的味道了。
在我的思维里,乡村的白香饼带着乡土气息,烙印着原滋原味的手工味道,这是味蕾深处挥之不去的“乡恋”。就像“舌尖上的中国”里的一句话“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每一个曾在乡村成长的人,故乡的一切也在每个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对于我来说,我只是路过船场,或许以后也不知道啥时候还会再路过此地,却在店家传承家业的白香饼中,吃到了故乡的味道。不一样的乡镇,不一样的店家,有着一样的味道。看似小小的一块白香饼,让我们的乡恋情结得到妥帖温暖的安放。

作者简介

江惠春,鲁迅文学院海峡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漳州市芗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一百棵树的故事》《行走芗城》《大师足迹》《芗城文艺》等文化期刊丛书主编。

文 | 江惠春

视频 | 叶果 林心凌

图文排版 | 徐世庆

审核 | 林志宏

关注闽南文化研究会

共同复兴闽南文化

历史 | 文化 | 生活

—闽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