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小事做起走入自律境界
自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扎扎实实做好几件事情。
逼着自己去做不喜欢但应该做的事情
《易经》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当我们不满于现状,就要努力跳出束缚,勇敢尝试改变,才能使得能力提升和思想焕然一新;思想变了,自然很多事情也会随之而变。逼着自己去干不喜欢的事情,人的进步才会最快。
自律就是一种出于长远考虑的行动,是通过现在的改变让将来的自己会更好,它属于一种延期享受。
未来的我们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自己,所以我们逼着自己去做不喜欢但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说,睡懒觉很舒服,但我们若能主动离开舒适区,养成规律作息,早起早睡,便可在无形中克服本能的惰性,养成勤勉自强的性情,最终我们也会因此而收获满满。
曾国藩说“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于是他三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早起,因而成为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圣贤。
生活方式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但凡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都会尽量摒弃惰性和贪念,压制欲望和冲动,活得丰盈有姿态。他们的身体普遍更健康,工作更有效率,更受人尊重和信任,更容易获得骄人的成就。没有节制的人,从现在开始做一点点自律的改变吧。否则当惩罚来临,谁也救不了你。
克制自己不去做喜欢但不应该做的事情
自律,除了是要积极做事情,还要克制自己少做某些事情。
有的时候,我们取得的成就,不是取决于我们做了什么,而是取决于我们没有做什么。
比如说,有的人,喜欢胡思乱想,克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因此耽误了事情;而有的人,做事情时丢掉私心杂念,全神贯注,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
克己,即克制和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孔子所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
一个人懂得“克己”,才能与本能欲望做斗争,继而修身立德,在思想和修为上面有所进步。一个人若是不懂得克制欲望,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则早晚招致天道和人道的双重打击。
自律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保持一种克制,而这种小小的克制便会在日积月累中,成就未来非凡的我们。正如作家高尔基说:“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有力。”
一个人有欲望很正常,可是如果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就会像千寻的父母那样,变成任人宰割的猪,最后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起。
很多人觉得,节制是对人欲的一种束缚,是对人性的一种压抑,禁锢了我们的自由,其实不然,很多时候,节制意味着对自身的一种合理控制,意味着我们对事情的发展有长远且清晰的规划。当你自律,人生为王。
结语
当你无所事事,整日刷手机玩游戏,总有人是在读书、练字、做运动。有人开始与日俱进,有人却依旧停留在原地。
水落石出,谁被搁浅在岸上一看便知。就像朱熹说的:“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
所谓自律,不过是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自我控制,是积极而主动的人生态度。
一劳永逸的确人人称羡,但颓废的人生也自此开始。
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奋发而有节制。
没有谁随随便便就能成功,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高度的自律。
从现在开始,不放纵自己,不给自己找借口,用自律去丈量余生的每一步。
(旭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