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今解---脏、器、腑、奇恒之府

何为臓?何为器?何为腑?何为奇恒之府?
    其实就是身体里面的那点东西,心肝脾肺肾,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胆。从不同的角度或者功能分类就会出现不同的名称。
   
    1、从藏象(与天气的关系)方面分:
    臓有四:肝、心、肺、肾。(春夏秋冬)
    器有六: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有经为证。

《素问 六节藏象论》

     帝曰:脏象何如?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本人觉得这种为应四时而强将脏腑分类的做法恐有不妥。

2、从功能方面分:

臓者:藏精气而不泄者也。

腑者:传化物而不藏者也。

五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胆。

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有经为证:

《素问·五藏别论》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从黄帝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在古时候,人们对脏腑的概念及其分类也是比较混乱的,各说各理。我们今天认可的是歧伯的分类而已。

所谓奇恒之府,我认为实在是古人的强为。其实,脑、髓本为一个东西,可以归为肾主。女子胞、脉、胆、骨都有腔,所以也被列为腑。从这个方面说,也可以接受。但意义不大。

五藏六腑是正统分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