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兵车行
残花已调零 2021-02-21 00:14
杜甫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鸣,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理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鉴赏:“行”是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兵车行》是杜诗中的名篇,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当时,唐朝频繁对西北、西南的少数民族发动战争,连年的战争,既让边疆的少数民族蒙受了巨大的灾难,也让中原地区人民吃尽了苦头。在这首诗中,诗人突破古题,独创新意,以满腔的悲悯之情,含蓄而深刻地揭示了征战和杀戮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灾难,体现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前六句为第一节。在这一节中,诗人用浓墨重彩描绘了土兵的家属送儿子或丈夫出征时的悲惨情景:战车隆隆响着,战马萧萧嘶鸣。从军出征的人佩带着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开往前线,爹娘妻子在浩荡的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车马人流引得到处尘土飞扬,就连近在咫尺、横跨渭水的大桥也辨识不清,成千上万老百姓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回荡在云际天边。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听觉、视觉上的强烈感受。尤其是对“哭”的动作和声音的赏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当时不计其数的家庭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
“道旁过者问行人”后的十四句为第二节。在这一节里,诗人通过设问的手法,借“行人”之口道出了被征发的士卒从军后农田荒芜、百姓生活更加悲苦的现实。道旁过路的人向征夫询问农村败落的原因,征夫们回答说朝廷征兵太频繁了。但士卒们行色匆匆,也不敢多说话,有怨言只能咽在肚子里。“点行频”,意为根据丁籍征发差役的事情十分频繁,这是整首诗的“诗眼”,揭示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无事牺牲以及农田荒芜的根本原因。
接着,诗人以一个老兵为例,集中而具体地陈述“点行频”的后果,从而点出武皇“开边“以来,人民饱受的征战之苦。这里采用了汉乐府中常用的对话形式。“武皇”,即汉武帝,这里喻指唐玄宗。诗人以汉喻唐,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由此可见,诗人心中已迸发出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写到这里,诗人又将笔锋一转,开辟出新的诗境:由“君不闻”三字领起,视角从流血成河的边庭转到广阔的内陆,概括描绘了国内因连年征战而变得人烟稀少、田园荒芜的景象。“汉家”,喻指唐朝。“二百州”,唐代潼关以东有七道二百一十七州,诗中实际指的是关中以外的所有地区。“荆杞”即荆棘和枸杞等野生灌木。“秦兵”,指被征调的陕西一带的兵丁。据说这里的兵丁比较耐战,因而不断被朝廷征调。而被征调去作战就像鸡犬般被驱使。
“长者虽有问”以后的十四句为第三节。在这一节中,诗人又将全诗的意境推进了一层。“长者”二句写的是统治者强加给士卒的巨大的精神桎梏,但士卒心中的悲愤之情压是压不住的,于是便有了下句中的诉苦之词。从敢怒不敢言到最终说出来,一阖一开,写出了征夫难言的苦衷和十分恐惧的心理。“未休关西卒”,可见前线仍在用兵。而“未休关西卒”又是“武皇开边意未已”所致。“租税从何出”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呼应—兵戈未止,耕夫全都出征了,田地一片荒芜,租税从何而出呢?这样层层推进,将导致残酷的社会现实的原因表现得越来越清晰深刻。紧接着,诗人不禁感叹道: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则难逃战死沙场的噩运。当时的中国社会,“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老百姓说出这样的话,实为“点行频”的现实所逼。这种违背一般常理的心态,进一步体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诗结尾描绘的是当时边疆长期存在的悲惨现实:青海边的古战场上,遍地白骨无人收掩,阴风惨惨,哭声凄凄。这样悲惨的场面,着实叫人心寒,而这正是“开边犹未已”导致的恶果。在这几句中,诗人将眼前的生死离别与千百年来无数征人战死沙场的事实相联系,更深刻地揭示了统治者穷兵默武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