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 这种疾病病可能引发十级疼痛 专家提醒:应及早正确治疗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冬春交替,万物复苏,一些病毒也开始蠢蠢欲动,3月5日,记者从安医大二附院了解到,近期因带状疱疹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一个月内就有30余位带状疱疹患者前来就诊。
带状孢疹 俗称“缠腰龙”、“蜘蛛疮”等,是一种由“ 水痘 -带状孢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在就诊过程中,很多⼈对带状疱疹存有误解,认为只是皮肤上的⼩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此,安医大二附院疼痛科主任翁立军指出,带状孢疹的危害远大于一般的皮肤疾病,若不及时正确治疗,可能引发长期后遗症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寻找隐蔽的疼痛之源
不久前,57 岁的刘女士由于左侧胸背持续疼痛去了医院就诊,看了几个科室,做了多项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吃了消炎药、止痛药后症状仍然没有得到缓解。几经辗转后,不堪疼痛困扰的刘女士来到安医大二附院 疼痛科 门诊求助,医生详细询问了刘女士的疼痛特点,经过仔细检查,医生发现患者左侧腋下隐蔽处发现一处很小的红斑疹,轻轻摩擦就会引起剧痛。刘女士很快被诊断为患有“带状疱疹性 神经痛 ”。由于治疗及时,刘女士的胸背痛很快被抑制,疱疹也于一周后干燥结痂愈合。
水痘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
提起水痘,大众并不陌生,带状孢疹即是由“⽔痘——带状 疱疹病毒 ”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肤病。安医大二附院疼痛科主任翁立军介绍,水痘病毒通过呼吸道或接触分泌物传染,初次感染时,对病毒没有免疫⼒的⼉童会发⽣⽔痘,而部分患者被感染后则成为了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由于水痘病毒具有亲神经性,可多年潜伏于患者体内。一旦⼈体免疫⼒下降,例如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再次被激活,⼤量病毒沿神经纤维移⾄⽪肤,导致强烈的炎症反应,发病时即表现为带状疱疹。由于带状疱疹带来的痛感剧烈,且治疗难度⼤,因此,在医学界有“疼痛之王”的称号。
翁立军告诉记者:“⽼年患者由于⾃身抵抗⼒低下,受损神经的⾃我修复能⼒严重不⾜,往往疼痛的程度更重。”据⽂献报道,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5‰。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有升⾼的趋势,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后遗神经痛,70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
愈合后仍然可能长期疼痛
带状孢疹的皮疹愈合后,并不意味着疾病的结束。“临床上,将带状疱疹⽪疹愈合后持续1个⽉以上的顽固剧烈疼痛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这是带状疱疹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翁立军介绍,带状孢疹后神经痛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疼痛,也可能缓解⼀段时间后再次出现疼痛,持续时间通常为1到2年,最长可超过10年,疼痛等级可达8-10级。痛感则主要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和⼑割痛。“可⼀种疼痛为主,也可多种疼痛并存,并伴有麻⽊、感觉过敏、 感觉异常 等,有些患者甚至连穿衣服都会疼,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后遗症的危害
翁立军指出,持续的疼痛还会导致⾃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出现睡眠障碍、情绪紧张、⼼慌易汗、焦虑抑郁等,除此之外,由于疼痛难忍,患者⻝欲下降、恶⼼呕吐、逐渐消瘦,易引发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并可进⼀步发展成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多系统的功能紊乱。“国内外临床研究发现,由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情绪失衡,患者家属也易出现疲乏、应激、失眠以及情感困扰。”对此翁立军建议:“发⽣带状疱疹后,患者⼀旦出现疼痛感,应立即到疼痛科就诊。”
如何控制疼痛?
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前国内外尚缺乏特效药物。临床上对其治疗的⽬标是控制患者⽇间疼痛、改善功能活动,缓解夜间疼痛、改善睡眠。
“对于带状疱疹后剧烈、顽固性的神经痛,疼痛科有独特的疗法,如脊髓神经电刺激术微创(SCS)治疗,早期的疼痛治疗对降低慢性、迁延不愈的神经疼痛极其重要,能够全⾯有效地控制住剧烈的神经痛。”翁立军特别强调,带状孢疹患者皮肤损伤愈合后,疼痛超过一个月如未加以治疗,容易转化为迁延不愈的慢性神经痛,患者和家庭将承受更多痛苦和负担。
怎样早期识别并及时就诊?
翁立军介绍,早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特点包括:1、出疱疹前有头痛、畏光、乏力不适或者发热等症状;2、局部皮肤疼痛剧烈,尤其是阵发性、剧烈的⽕烧样、针刺样疼痛,夜间重影响睡眠; 3、带状、集簇状水泡;4、瘙痒,麻刺感或感觉异常;5、局部⽪肤痛觉超敏,如风吹、⾐服摩擦⽪肤引起剧痛;6、以上疼痛等症状常先于皮疹1-5天出现等。对此,翁立军特别提醒:“⾝体出现上述特点的疼痛,需要到治疗神经痛的专科疼痛科就诊,医师会根据疼痛特点仔细查体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及建议,尽快控制疼痛。”
鲍丽君 刘理扬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