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者如何减压?别被想象出来的困难吓倒!
01.
前几天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去餐馆吃饭,点了一个叫做“鸡汤豆腐”的菜迟迟没上。
在反复催了几次服务员之后,这盘菜终于给端了上来。
我喝了一口汤之后,马上感觉不太对劲——这根本就不是一碗鸡汤,简直是一碗油。这一口汤喝下去啊,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准备找服务员讨个说法。这时,家人劝我说,算了吧,反正饭也快吃完了,别闹个不开心。
我觉得不甘心,便答应家人说:“我绝对不生气上火,只是想通过平缓的语气跟服务员说一下这道菜出了什么问题。至于服务员如何反馈——无论他矢口否认、还是认同我的看法,我都能接受。”
于是,我叫来了服务员,不带什么感情色彩地把这道菜的问题说了一遍,并且拿着勺子演示了一下,这份汤表面所漂浮的一层厚厚的油。
“不好意思,先生。如果您对这份汤确实不满意,我们可以给您把这道菜退了。”
没想到,事情进展地如此顺利。我还准备了很多话没说,问题竟然就成功解决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不敢采取行动,往往是被自己想象出来的困难给吓倒了。
02.
作为一个生性悲观之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很容易首先想到最坏的后果。而一旦想到最坏的后果,就往往不敢去采取最为有效的行动了。
例如,出门在外,每当找不到目的地的时候,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状态下,我会下意识地掏出手机来导航,而不是选择一种更加直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找人问路。
也许在潜意识中我会担心,问的那个人也不知道路,或者是问路的时候会得到别人冷漠的回应。
前两天,我在一个商场里寻找一个商铺,结果商场太大,绕了几个圈子都没找到地方。后来迫不得已,随便问了另外一个商铺的店员。一开始我还担心,这个店员一旦知道我不是逛他们家店铺的,会懒得搭理我。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他热情地回应我说,“您好,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不要拐弯,走一分钟就到了。”
就这样,我马上就到达了目的地。于是我就开始反思自己,如果一开始我就鼓起勇气询问,可能就不需要都这么多圈子了。
03.
前些日子,我的电脑硬盘坏了,里面的很多信息都丢失了,包括我前几本书的电子版书稿。因为要用到其中的部分内容,所以感觉有些着急。
虽然书中有很多文章都已经发到了网上,如果对照着目录去网上搜索,也能差不多找全,但这肯定需要很长时间。
这时我忽然想到,也许编辑那边应该存着我的书稿,我可以尝试问编辑要一下。
不过,我脑海中那个悲观的声音很快就出现了:“作为书的作者,竟然连书稿这么重要的东西都没有备份,万一被编辑老师认为这个作者太粗心了,该怎么办?”“自己和编辑老师都好久没联系了,忽然联系就请人家帮忙,这样显得太唐突了,该怎么办?”“万一编辑老师说她那边也没有备份,该怎么办?”
不过,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问编辑老师要了下书稿,没想到,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编辑老师把几本书的书稿都发给了我。
这时候,我才认识到,自己骨子深处一直埋藏着一股悲观的情绪——总是把事情的结果想得太糟糕。同时我也在心里庆幸,幸亏自己这次没有被想象出来的困难所吓倒。
04.
在《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一书中,卡内基曾经说过一句特别经典的话——“你所担心的99%事,都是不可能发生的。”这句话,对于一个悲观者来说,特别受用。
也许有人说,万一你所担心的事情就属于另外那1%,最终就是发生了呢?
没错,小概率的事件的确会发生,但这不是常态。
如果我们总是把小概率事件当成是大概率事件去担忧,这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同时意味着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事情。
所以说,对于悲观者来说,要想化解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一定要带上勇气去生活,别被想象出来的困难所吓倒。
当然,带上勇气去生活,并不意味着完全就摆脱了悲观的本性以及恐惧的心情。我所理解的带上勇气去生活,应当是:
即使感到悲观和恐惧,依然会说服自己采取积极的行动,从而让美好的事情不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