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到了男朋友和他女朋友的百万抖音号。

🖤
推送开头有一千字废话
知识内容可直接跳至后半部分
截止昨天晚上七点零五分,我已经将近三十六个小时没有睡过觉了。于是我留下了一些还没有改完的作业,洗了个水温四十二度的热水澡,准备躺下拥有短暂的三小时睡眠,继而起来给11月模拟考的姐妹们做个考后总结。
然后,我和弟弟的故事,就在我睡前的「抖音活动」里戛然而止了。
反复翻看了两次之后确认自己没有因为长时间缺乏睡眠而头晕眼花后,我把花花叫来了房间,很平淡地说了一句:
「我发现了弟弟和他女朋友的抖音号…」
没错,如果说现在还有十年前每个学校门口的报刊亭里都会出现的「男生女生」「艾格」「公主志」这样的纸质言情小说杂志,那么我的感情故事一定会成为所有洒狗血桥段里非常热衷于使用的一些场景。
比如去年五月,我一边快乐地蹦着迪,我男朋友的前女友带着个鸭舌帽上来就把我掀翻了,然后恶狠狠地给了我男朋友一巴掌…比如我正和暧昧对象在卡上企图在眼神交汇,心知肚明双方都互有好感之后一转头,我前任正冷冷地站在我身后…
再比如,我昨天前脚刚从楼下的快递柜收到我准备送给弟弟的生日礼物(之一),才刚刚心满意足地拍了照思考到底要不要先给他剧透一下,才刚刚打开某书思考怎么样能够让这次的生日礼物更有价值;后脚我就在抖音上刷到了他和他女朋友的各种互动视频。
粉丝显示:156w。
那一刻的感觉还是挺奇妙的,一秒钟我觉得自己的感情经历真的挺有说法的,一秒钟我在纠结我是被三了还是我是被耍了,一秒钟我在犹豫这么无语和略嫌丢人的事情要不要告诉花总。
再下一秒,我就倒在她的怀里,三十六个小时没睡的压力和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傻逼情况的委屈一瞬间让我哇哇大哭的声音穿过了手机电子屏幕出现在了几千公里外另一位哈尔滨姐妹的耳边:
「靠!真哭了啊!」
一时之间我竟然分不清是因为难过「我好像被骗了」还是在难过「为什么想睡个觉这么难」。
🧸
🧸
几十个小时连轴转的工作让我几乎没有任何的精力再去和他对质,再去进行一场类似于「你为什么不和我说?」或者是「你不觉得这样做很过分吗?」这样的对话。
天秤可能是真的懒吧,既然都这样了还能怎么办。
庆幸的是,昨天中午的我还躺在印刷厂的休息室里思考自己会不会因为不睡觉而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在晚上一场中气十足的大哭之后就充分证明,打工人的肾上腺素总是能够保质保量地被激活,并续充个五六十年吧。
而且在哭完之后,我几乎没有任何的不适应的失恋过渡期就重新回到了正常的工作状态,它似乎就像是一颗抛进我生活里的小石子,还没等溅起一圈涟漪之后就消失不见。
或许之后,这颗小石子会一直留在湖底,但我和这个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想要用心准备礼物的人的故事差不多就到这里结束了。
很仓促地结束了。


🙃
再一次感谢抖音
*抖音:抖音是由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9月上线的一款短视频手机软件,自我定位为一款「音乐创意类短视频社交软件」,其内容生产模式主要体现为专业生产(PGC)、用户生产(UGC)以及专业的结合。
两个多月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陆鸣的故事」,在那里面我希望大家能够从社会连接的角度来看待抖音这样一个目前用户已达5.18亿人次的短视频平台。
其实我就是那个陆鸣,很多人都是陆鸣,不论是因为生活压力大还是因为希望能够远离孤独和空虚而「躲」进抖音,毋庸置疑的是,抖音已经凭借它对当下用户心理和媒介发展趋势的把握充分捕获了它的受众。
顺带着,抖音还用着它的「精准算法传播」帮我连接起了另一个世界:我一直都被蒙在鼓里的那个世界。
🙃
小社会网络
  怎么就能被我刷到了  
将近60年前,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做了一个「连锁信实验」。在实验中,米尔格拉姆寄出60封信给堪萨斯州威奇塔市自愿参加者,请他们转交到麻萨诸塞州剑桥市某指定地点的股票经纪人。参加者只能把信交给他认为有可能把信送到目的地的熟人,可以亲自送或者通过他的朋友。
最后,在穿越整个美国的旅程后,有五封信被成功递交。
在多次试验过后,米尔格拉姆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1929 年,匈牙利作家卡林蒂提出了“小世界现象”这一猜想。他认为,地球 上的任何两个人都可以平均通过一条由5位联系人组成的链条而联系起来。20 世纪6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通过连锁信件实验, 提出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 (大意为任何两个欲取得联系的陌生人之间最多只 隔着5个人,便可完成两人之间的联系),证实了卡林蒂的猜想。
基于社交关系的小世界网络真的挺有意思的,毕竟昨天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个上海的姐妹,她再和她的姐妹提到了这件事之后发现:
她姐妹竟然认识弟弟和他的女朋友。
很好,我觉得我的感情生活还可以更狗血一点。
不过,以前传播一个内容可能需要「六个中介」,但是现在应该只需要一个「抖音算法程序」就够了。
🙃
发现「被三」可能不怪弟弟
  怪只怪抖音的算法  

🙃
「与快手追求随机平均分配的逻辑不一样,抖音更倾向于服务内容消费者,追求的是为他们提供高效的信息匹配。」
 
通过标签筛选出符合平台自身标准的内容👉将这些内容随机扔进一个小流量池👉获取数据反馈,在浏览、点赞、评论、转发、观看完成度、关注等各项指标上表现优秀的内容将会被扔进一个更大的流量池,其余内容的推荐量将会衰减下去👉重复这个过程,通过一轮轮筛选,积累出一批数据极好的精品内容,形成一个推荐池,用户打开抖音后将优先推荐这些内容。(参考至:36氪《抖音盛宴:收割一个新流量帝国 》)
所以昨天的我刷到那个「如果对正在睡觉的男朋友说:“快起来快起来我男朋友回来了”会怎么样」视频的时候,原因可能都怪平时的我尽喜欢这种搞甜蜜的视频。
不怪男人,怪算法吧。
🚩 算法推荐的消极影响:「来自锡罐学长的背诵整理版」
(一)工具奴隶圈套:你是他的奴隶
徳弗勒和鲍尔·洛基奇于1976年在《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的依赖模式》中正式提出了“媒介系统依赖论”。这一理论认为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来满足自身需求,实现理解(自身与社会),确定(行动及互动)方向,获得(社交和单独)娱乐三种人生目标。在受众—媒介—社会这一系统中,媒介主要通过控制传播的内容使受众对其产生依赖。
算法推送工具作为一种媒介,享有对内容的控制权,本就容易令用户对其产生依赖之感,更何况其推送的内容都尽量满足用户兴趣,无疑大大增加了内容对用户的吸引力,甚至令其日渐成瘾,沉溺于中无法自拔。这些内容在占用了用户碎片化时间的同时,往往还会占用用户原本用于工作、学习、休息、发展其他爱好等的时间,令用户失去自主意识,成为算法推送工具的奴隶。
(二)圆形监狱圈套:你干什么他都知道
算法推送系统类似于一座圆形监狱,其中算法是中心瞭望塔,用户是环形建筑中的囚犯。算法推送系统的核心算法要求用户如果想定制新闻信息,就必须先泄漏(或者说授权算法推送系统获得)自己的信息,只有在获得这些信息的前提下,系统才能分析描绘出用户的个人画像,进而聚合并推送符合画像兴趣的内容来满足用户的信息私人定制需求。
这就意味着,算法推送系统拥有所有可获得的用户个人信息,并与用户全面对应。倘若算法推送系统遭遇外来入侵,也就相当于算法的中心瞭望塔上来了一个监视者,那么他完全具备观看用户隐私的理论可能性,换言之,用户的任何信息都会暴露,仿佛置身于圆形监狱当中,成为被不断监视下的囚徒。
(三)信息茧房圈套:你只会收到这些信息
当用户长期大量只接触这一类信息时,或者说只听他们自己被放大了的回音时,就会导致视野的偏狭和思想的封闭、僵化甚至极化。置身于各种信息下,涉猎不同的领域,倾听不同的声音,本是一个人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而信息的私人定制则通过“个性化”的名义背离了这种多元的信息传播方式。
很大程度上,这是一种“自我”设限——用户就像蚕一样被自己吐的丝(基于自我兴趣的信息)禁锢在自己制造的信息茧房里。算法推送通过精准的过滤帮助用户建构具有单一信息脉络的内容体系,无疑会令用户越来越沉溺于自己的回音,在信息茧房中越陷越深。
(四)价值迷失圈套:你可能被坏内容影响
马克思·韦伯通过理性二分法将理性分解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个思想维度,并赋予其解释社会现象的功能。工具理性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的合适性和有效性。算法推送采取了一套快速分析用户兴趣并匹配内容的算法,极为有效地实现了推送内容满足用户兴趣的目的,充分体现了算法推送的工具理性。
然而,由于用户兴趣中充斥着大量的低级趣味,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盛行,仅以用户兴趣为内容衡量标准往往会造成隐含负面价值取向的内容被大量推送。这很容易为用户造成“很多人都有这种价值取向”的印象。根据诺依曼 “沉默的螺旋”理论,一旦用户认为这种价值取向受到广泛欢迎,那么与之相符的声音就会高涨,与之相反的声音则会陷入沉默。正面价值意见的沉默造成负面价值意见的增势,由此陷入恶性循环,带坏社会风气,令越来越多的人迷失了正确的价值追求。
(五)公共服务圈套:媒体“社会公器”作用减弱
全然迎合网民口味的新闻个性化推荐,会损害新闻真实、客观、公正原则。可能导致“戏剧化的低质新闻”和“噱头式的新闻议题”盛行。有学者认为新闻个性化推荐可能会给新闻生产带来的风险,当下新闻选择权转移带来的信息混乱。受众恰恰如李普曼所忧虑的公众那样“充满偏见的、容易被左右”,将选择权完全交给他们会给新闻业带来危机。缺少了专业媒体的“把关”与“引导”机制,将失去建制式新闻生产对专业性的保障,虚假信息被用户接收,难以辦别。
(六)个性化圈套:“伪个性化”的盛行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对文化工业下流行音乐“伪个性化”的批判同样适合于当前新闻个性化服务,现在新闻个性化的发展化呈现出某种“伪个性化”特征。由于各个客户端订阅主题、频道内容和兴趣词有较大的重合,因此导致推送的消息呈“再同质化”发展趋势,“千人千面”阅读设想难以完全实现。用户选择客户端的主要动机是其捷带方便、新闻更新快,因此他们未必接受那种繁琐的订阅程序和频繁的消息推送。
(七)人性化圈套:运行机制隐蔽下人文关怀的旁落
精准推送以算法为技术支持,由代码写就的信息判断与选择机制如同黑箱,在大数据的辅助下只能提供用户wanted的内容,并不能替代传媒从业者进行内容选择时对用户needed的考虑、对公共性的追求与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用户对信息的接收也因此具有几分机械意味。

写着写着就觉得更烦了。
人生真的是很无聊了。
  晚 安  
🖤
  押题模拟考等你上车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