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八景里的那些事(二)
龙泉八景里的那些事(二)
“吉州西上是龙泉,万点青山万户烟”这两句诗,道出了龙泉县的位置和景色。写这两句诗的人是杜一鸿。有人说,杜一鸿是清乾隆年间龙泉县的县令,他在县令的位置上做得最长,是遂川县史书记载中为官一任最长的一位官员。
杜一鸿在龙泉县任上呆了九年,要说起来时间不短。一位官员在一个位置上真正担任的时间长,要么就是政绩不怎么样,上级无意提升。要么就是拥有一身的本事,但不会溜须拍马,更不会走上级的门子。杜一鸿应该是两者都不是,他在九年后,就擢升为九江知府。杜一鸿应该是一位有勇气也有担当的官员,他在任一方,愿意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吉安府志》中有“兴废举坠,勇于任事”八个字来赞美杜一鸿。在许多史志的记载中,有杜一鸿修南澳陂,兴水利,重修县志,兴办学堂的文字记载。
龙泉八景中,杜一鸿写了《两市分河》和《五峰排阔》,两市分河其实很好理解,原来的浮桥分开了两个市场。出现了杜一鸿笔下:“城市隔江潮,隅偏路传遥。恰当灯市岸,不碍水平桥。客醉楼中酒,人听月中萧。自应添鹤盖,此地识公超。”
《五峰排阔》中,杜一鸿写道: 势欲插云起,时还排闼来。送青须扫径,古紫正登台。树色参差合,岚光次第开。分明连五瑞,同觐玉宵回。五峰自然不是指五指峰,而是现在新县政府对面的那一排五座山峰。有些人还说,站在如今的县政府的楼上,看对面的五座山峰,有一座像座椅中端坐着老毛。看得见看不见老毛,这全凭个人的慧眼。五座山连成一片,倒真的如杜一鸿笔下所写,古紫正登台,树色参差合,岚光次第开。
真正杜一鸿留下的诗歌很多,尤其是杜一鸿的《龙泉竹枝词》,更是写出了杜一鸿眼中龙泉县的风土人情,这些诗词不但涉及到老百姓的生活,还写到了商业、林业的状态。使得许多研究明清时期经济生活的学家,都从杜一鸿的这一组《龙泉竹枝词》里找依据。
杜一鸿写的《龙泉竹枝词》是:
(一)吉州西上是龙泉,万点青山万户烟;最喜年丰人乐业,白云坳里总开田。
(二)双溪溪水接罗弯,百里沙滩九曲环;估客船通南北岸,浮桥横亘在中间。
(三)秀洲洲前多老树,北乡寨上好杉山;绞排出水下流去,买得京滩细崽还。
(四)一年佳节元宵前,秧歌社鼓争喧阗,;东村只鸡西村酒,资福寺边焚纸船。
(五)批山种竹满三年,冬笋春苗好趁钱;六尺篱笆坚如铁,一床纸褥软于绵。
(六)油寮水碓杉皮篷,篷下担油妇趁翁:今年木梓贱如土,六月六日天无风。
(七)野菊花开鱼袋洲,重阳个个出郊游;要看胜地斯文会,更上东山抱景楼。
(八)赁土开荒客籍繁,年年棚下长儿孙;辛勤满叶仓箱咏,闽广湖湘共一屯。
相信杜一鸿作为一任县令,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寄情于山水创作出来的诗词被后人不断地引用,他所做过的业绩也不断被人提起。不像当下的一些官员,为官一任,冇响冇动,真正等到离开了,谁也想不起他曾经做过什么,留下过什么。提起他的名字的时候,开始还有人记起,等过了三年,五年,都没有人能够记住。
自然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但还是有些官员能让记起来,但记起来的全是一些笑话,有人说一位官员在三八妇女节上台作报告,张嘴就来:同志们,昨晚我同你们妇女主任搞了一夜,也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来,今天我们还要继续搞,抓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竿子插到底。还有一位在民兵训练的时候前去做报告,说一人一把枪,是不可能的;两个人一把枪,那也是不可能的;三个人一把枪,那是完全可能的。
这些人,这些事,都会在历史的尘埃中慢慢消失,包括你我。但真正一位有勇气有担当真正为老百姓做过事的官员,相信一定会像杜一鸿那样被后人所记住,在某个时间节点,又想起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