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发布,快速get更新要点
2021年4月19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最新指南)正式发布了。

糖护士整理出“最新指南”更新要点,供各位糖友学习和参考。

1. 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升至11.2%
最新指南采纳了2015至2017年(我国第8次全国性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调查结果,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2%。
相当于每100个成年人里面,就有11名糖尿病患者,目前,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5%,按照这个来计算,11个人里面,只有4个人确诊了糖尿病,其他的7人血糖高,却不自知。

数据来源: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纳入诊断标准
最新指南将HbA1c≥6.5% 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详细见下图。

数据来源: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对于没有糖尿病典型症状者(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需要改日复查确认。
3. 新增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HbA1c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没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目标。反之,则采取相对宽松的控制目标。

数据来源: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4. 更新高血糖的药物治疗要点
最新指南推荐:
1)生活方式管理和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其中生活方式管理是控制高血糖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糖尿病管理的始终。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
2)建议一种降糖药治疗而血糖不达标者,采用2种或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也可加用胰岛素治疗。
3)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应用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
4)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或心力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SGLT2i。合并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不能使用SGLT2i,可考虑选用GLP-1RA。
5. 糖尿病治疗路径更新
最新指南:2型糖尿病治疗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