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中药是什么
用人的标准衡量的话,那草木鱼虫生灵得天地之偏气,为人所用,以纠人体的偏差。毒的本意是偏的意思,特指药物的本性、特性、偏性,与药是同义词。《礼·缁衣》:“惟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毒指偏离正道。再比如《周礼·医师》篇中说:“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就是说医生必须掌握有偏性的药物。《淮南子·主术训》:“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然良医索而藏之,有所用也。”鸡头就是乌头、附子,是中药中有毒的药物,常人服用会出现抽搐、昏迷症状,但是可以用来抢救心衰的病人,治疗阴寒内盛关节疼痛的病人。据《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这里“毒”就是指植物的偏性。无毒者性味平和,可作为食物,长期食用;有小毒者,可以作为药物,短期使用,不能久服;大毒者用于急重、危难病情的抢救,用大毒纠大偏,临时使用,中病即止。《神农本草经》把中药分为三类:上品无毒,用在养生保健;中品小毒,用调理康复;下品中毒或大毒,攻邪排毒。“是药就有三分毒,行车走马三分险。”这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毒是药物的本性,速度快也是车马的本性,并无利害、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人的掌握和使用,使用得当则有利,使用不当则有害。不知道车马的危险,去开车、骑马,迟早会死于无知;明知车马凶险,但是不去学习开车、骑马就敢开车、骑马的人,迟早会死于无畏;会开车、骑马的的人,如果不守交通规则、漫不经心,迟早会死于无德;出了问题,如果不反思自己,反而去怪怨车、马和发明制造车马的人,那就是无耻了。很多人认为有毒就是有,其实不然,有毒的东西,未必有害,甚至有利于人;无毒的东西,未必就无害。糖是无毒的,但是吃多了会导致蛀牙;酒是无毒的,喝多了会得肝硬化;辣椒是无毒的,吃多了会损伤粘膜,导致溃疡、出血。而河豚鱼有毒,但是人们掌握了制作、烹饪的技巧、方法,就能把河豚鱼做成天下第一的美味。蛇毒可以置人于死地,也可以做成药物,治病救人。中国人的智慧就在于,精确认识把握药物的毒性,避其害,用其利。中医提倡行王道,不用霸道,就是尽量用平和、柔缓、无毒的药物去治疗疾病。《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去病十去其七,小毒去病十去其八,无毒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勿使过之伤其正也。”对于人体已经阴阳失衡,出现偏差,就可以放胆运用药物的偏性也就是毒性去纠正人体的偏差,这就是所谓的以毒攻毒。被蛇咬伤中毒的病人,中医用蜈蚣研末吞服来治疗。被疯狗咬伤的病人,中医取狗脑涂抹伤口治疗。攻。”《注》:“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堥,置石胆、丹砂、雄黄、礜石、慈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取以注创,恶肉破骨则尽出。”砒霜是公认的剧毒的药物,但是可以用来治疗急性白血病,与化疗相比,砒霜的效果在试验中占优势。病人现在有可以利用这种新的疗法,还可能使大多数病人无需进行骨髓移植。中医在数千年前就使用砒霜治疗类似白血病的疾病,现代人们在发现砒霜的中药的活性成分后,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尝试使用砒霜来治疗白血病。砒霜能够导致癌细胞的变化从而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此外中医还在消除制约药物毒性、副作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神奇的中药炮制理论。其实说来也简单,平常人们吃蒜,会产生烧心、目涩、口臭的副作用,如果把蒜用醋腌制,不仅不影响蒜的温胃散寒,止泻的正作用,同时也避免了蒜的副作用。其它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用生姜制约半夏毒性,用盐卤制约附子的毒性,用醋炒或鳖血拌柴胡,可以避免柴胡的升散、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