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80%的人都有这个病!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

原题:有些人活着,胃已经提前废了

继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第一批90后快瞎了之后,第一批90后的胃,也走在了“垮掉”的路上。

有人年纪轻轻,却有小半辈子都被胃病困扰;

有人最大的愿望,是能正常吃饭喝咖啡;

甚至有人,因为胃病过早告别世界。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胃病在人群中达到80%的发病率。

其中,中国的胃病患者达到1.2亿,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有10%,慢性胃炎发病率则高达三成[1]。

无数中国人,正在胃病的边缘疯狂试探。

01年轻人的胃正发出求救信号

年轻人们都在聊八卦聊文艺的豆瓣,有3万胃病患者,默默抱团取暖。

他们给自己取名为“小难受”,发帖倾诉着胃病如山倒的经历,分享着各种对抗胃病的方法。

是不是年轻人都有胃病呢?

在一则帖子里,有人问大家第一次做胃镜的年龄。

回答中,20多岁就发现自己有胃病的人比比皆是。

有人在十几岁的年纪,就被查出来患有胃炎。

微博胃病超话里,20岁出头的年轻人分享自己经历

胃病的年轻化趋势,与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山医院消化内科的胡医生曾在采访中指出,人们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消化系统发病率的逐年增长[2]。

比如为了多睡几分钟懒觉,早餐说省就省,自己做早餐成了“千年等一回”的奇观。

很多白领的早餐现状,是到楼下买一个手抓饼,迎着汽车尾气和城市的风边走边吃。

中午工作太忙,随便点个外卖就糊弄过去,拖到下午两三点才吃上饭是常事。

到了本应是肠胃休息的晚上,人们却开始放飞自我。

三两好友一相聚,火锅烧烤薯片炸鸡,吃喝到午夜灯火阑珊的尽头……

回到家,拍着胸脯说今晚要早早休息,拿起手机一刷,又到了凌晨;

白天喝着枸杞水,晚上呼朋唤友去蹦迪,掩耳盗铃的“朋克养生”之外,还有放纵或压力产生的情绪波动、不规律作息、缺乏锻炼……

这一条一条,都指向对消化系统的重压。

胃痛、胃胀、反酸、嗳气,这些很多人都曾有过的体验,其实就是胃部发出的求救信号。

可在繁忙的生活工作中,年轻人对消化道的不适症状总会抱着忍忍就过去了的态度。

一项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显示,他们胃痛发生率高达 89.08% ,但就医率还不到 2%[3]。

要么带病继续上班上学,要么随便买个胃药缓一缓,尽管自己也弄不清楚不同的胃药到底有什么差别。

至于请半天假去医院做个胃镜检查这种事,在大部分人那里,都是个没必要考虑的选项。

可往往这一时的忍耐,便是引发更大问题的根源。

2019年一项基于4000位消费者的调研显示,上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疾病的发生率为39%,下消化道(小肠、大肠、肛门)疾病的发生率为45%[4]。

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约有4个人以上饱受消化道疾病的困扰。

那些在我们看来“别人才会得”的疾病,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02胃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胃病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注定了它逃不过被轻视的宿命。

人们自认为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若是出现了胃痛、反酸、嗳气等类似症状,常常会对号入座、信心百倍地自诊为胃病,靠着直觉开药。

事实上,一个宽泛的“胃病”,隐藏着许多截然不同的问题。

不规律的胃痛、反酸、嗳气,可能意味着,你得了慢性胃炎而不自知;

常常固定在饭后出现的胃痛、反酸、嗳气,则提示你应警惕胃溃疡的存在;

若是胃痛、反酸、嗳气常固定在空腹时出现,那么,你可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

胃部不舒适的另一大表现是胃酸分泌过多。

这时,胃部会有灼烧感,打嗝时会吐出酸水,甚至会引发呕吐。

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胃食管反流”,数据显示10%-20%的成年人都和它打过交道[5]。

所以,那些你不以为意的“胃不舒服”,可能隐藏着十几种被忽视的消化道疾病。

这些疾病绝不是“挺一挺”就能随便糊弄过去,简单地一概而论,反而可能会延误诊断,为自己带来更多麻烦。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胃病不仅高发,且逐渐趋于年轻化。

在一项针对基层医院慢性胃病的发病现状的研究中,接诊的256名患者中,病患年龄小于50岁者占比80.08%[6]。

儿童也逃不过被胃病缠上的命运 / CCTV 央视网

看到这里如果你也觉得有些心惊,不妨先来做个测试。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为你胃肠道做个自诊。

看看平时你感受到的那些“胃部信号”,有没有指向某种胃部健康隐患。

拜耳基于《中国常见消化疾病科普白皮书》的科学内容,发起全民胃部健康线上自诊活动,方便大家即时在线诊断自己的胃部健康,尽早发现胃部问题 / 拜耳
03是时候守护你的胃了

小编循着线上自诊H5检查完,心有戚戚。

我们这届年轻人,自觉地扛着社会主力军的大旗,被生活追着跑着,肆意挥霍着年轻,累时回望才发现,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胃。

在第16个国际护胃日时,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消化学组,联合全国十多位消化科专家推出《中国常见消化疾病科普白皮书》,帮助大家对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关注胃部健康的拜耳也加入了白皮书的推广中。

从《白皮书》来看,在所有常见胃部疾病中,慢性胃炎在中国的发病率非常高——50%。

这意味着平均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慢性胃炎患者[7]。

对这些患者来说最直观的考验,就是胃痛。

数据显示,胃痛是慢性胃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比例高达81%[8]。

饱受胃痛摧残的年轻人们,从痛到睡不着,到硬生生被痛醒。

小编身边人分享自己的胃病经历,每天清醒的时间有一半都在痛苦中度过

正如网友所言,它最难受的就是持续折磨人,却不给人痛快。

看似稀松平常,实际上却严重影响自己休息和日常生活,“胃病一发,从脸颊到颈子胸腔屁股都不舒服。”

豆瓣网友分享自己的胃病经历

一旦难受起来,哪怕吃了药,也不得不默默忍受好几天的痛苦。

或许,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保护好我们的胃。

需要了解的是,胃痛的成因,常常是因为胃黏膜受损。

过多胃酸、胆汁、幽门螺旋杆菌、非甾体抗炎药等都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它不止会引发慢性胃炎,还可能导致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等胃病紧随其后。

保护胃黏膜,应该成为“护胃”行动的当务之急。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提到,当胃黏膜损伤,可适当选用抗酸剂、胃黏膜保护剂一类的药物。

比如铝碳酸镁这类胃黏膜保护剂,作为治疗慢性胃炎的基础用药,它可以促进黏膜恢复,使胃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好转;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胃炎存在黏膜组织长期受损伤,居家经验治疗时,有时虽然服药后症状缓解,但不能保证胃黏膜得到了修复,需要连续服药4周左右,重视胃黏膜的愈合。

当然,也别等到胃病上门才开始学习用药知识,平日里好好“护胃”,就是为未来自己省下了一大波麻烦。

清淡饮食,常食糙粮,避免大量饮酒和长期吸烟,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护胃部健康的关键,其实就隐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里。

胃部经不起折腾,更经不起“忍一忍就过去了”这样无所谓的态度。

别让胃病找上你,才能更开心地吃吃喝喝。

[1]Investigation Report on China's Hydrotalcite Market, 2018-2022

[2]袁舒琪 何炳进.小伙不吃早餐35岁患胃癌 消化疾病多发趋向年轻化.厦门日报.2015

[3]孙立杰, 颜灿冰, 李思微, 杨芳, 任静, & 罗文丹等. (2008). 预防护理对胃病发生和发展关系的调查研究. 吉林医学, 29(020), 1744-1745.

[4]2019年益索普公司消费者疾病发生率市场调研

[5]黄海燕, 吴祥, 周跃峰, 张连俊, 吴雪君, & 张君华等. (2014). 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并抑郁症患者疗效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2(1), 19-21.

[6]董群英.基层医院慢性胃病的发病现状及防治[J].健康之路,2018,17(04):80-81.

[7]房静远, 杜奕奇, 刘文忠, 任建林, 李延青, & 陈晓宇等. (2017).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 胃肠病学, 11(v.22), 35-52.

[8]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诊治现状调查总结报告.2013.11- 2014.6

本文转自网易新闻公众号“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讲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笔写文,也能教你把妹撩,关注槽值寻找共鸣。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有什么想法和意见,欢迎给我们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