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纪合散文】镰山狼事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镰山狼事

原创/   周纪合

我家住在鉄镰山脚东端的一个小村庄,村子周围沟壑纵横,解放前常有狼群出没,流传着狼咬伤或吃掉牲畜和小孩的故事,成人在吓唬小孩的时候常常总是说“狼来了!”不等天黑,母亲就喊着在巷道里玩耍的孩子回家。随着人口增多及经过水土保值、沟壑改造,狼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基本绝迹。岁月流逝,一些经过狼事的老人渐渐离世,关于狼的故事渐渐没有人提起。

(一)

过去,镰山上下狼活动频繁。我们村除了西边和两宜街相通是平路外,其他三面出村路都是深沟,道路狭窄,大车只能是单向行走。每到秋麦两料收庄稼的时候,大车的尾巴上都要吊个大钟,出村的轻车听到对面装载庄稼重车的钟声,就要寻找能避让的地方等候庄稼车过去后才能前行。道路两旁长满了酸枣刺,除了特殊情况,一般人都结伴而行。人们每天收工,都要把犁、耩、耙等农具扛回家,不然就会被狼啃得不成样子

村里的几条沟,要数通往范家村的北沟最背。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周老三因为撵赶活路太阳落山后才下工。周老三人高马大,一顿能吃一个猪头,二百斤的麻袋不要人搭手一抡就扛在肩上,是村里有名的“大劲”。当他牵着牛扛着犁走到北沟中间时,忽然觉得头顶上草丛响动,抬头一看,沟塄上蹲着一只狼,两只眼睛冒着绿光,死死的盯着他。老三打了个响鞭,加快了前进的脚步。而他没走多远,前后都有了动情,他前后一瞄,不由得毛发倒竖,出了一身冷汗——前后各有一只狼随着他,他进狼进,他停狼停。老三赶紧把肩上的犁托到手上,把牛吆到前面,吆喝着牛打着响鞭向回赶。这时三只狼向他发起了攻击:沟塄上的狼不断地把土块掀下来,前后的两只狼刨着土轮番向他发动进攻。老三使出浑身的力气,抡起犁护住身体不让狼靠近,大犍牛低下头、瞪着眼,用两只角前后冲突才使狼不能得手。就这样打打停停,一直到月亮升起老高老高,家里人觉得时间这么长不见人回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伙人提着马灯拿着家伙寻来,狼才散去。老三一见到家人,一下子瘫在地上,大伙把他放到牛背上驮到家一看,稀屎拉了一裤裆。

为了感谢犍牛的救命之恩,在后来犍牛老死之后,老三把它埋到了谁也不知的地方,

(二)

李大娘家是从河南逃荒落户到我们村的,靠李大伯扛长工过活。麦收季节,贫穷的李大娘领着小儿子捡拾人们遗落在地里的麦穗。人们同情李大娘,吃饭的时候无论谁家送来饭菜,都会给他们母子分上一份。拾的麦子多了,载庄稼的车也会捎回家。所以李大娘早上出门,晚上才回家。

那是一天中午,热得没有一丝风,收麦子的人都躲到了老陵里的柏树下乘凉,空旷的田野里只有李大娘捡拾麦子,身后跟着五岁左右的小儿子逮蚂蚱玩。儿子热得流鼻血,李大娘找来一棵刺角(小蓟)揉出绿汁塞到鼻孔里,鼻血不流了,娘儿们继续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劳作。

不知是狼闻道了血腥味,还是狼已注视多时,在小儿子远离母亲有丈把远的时候,一只大灰狼从麦田里冲了出来。说时慢,那时快,大灰狼叼起孩子向远处跑去。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听到孩子的哭叫声,李大娘顾不得脚小麦茬扎,一边向狼奔去一边呼喊:“打狼呀,狼吃娃了!”狼由于拖着孩子跑不快,李大娘很快追上了狼,把提在手上的麦笼向狼头上扣去,迫使狼放下了儿子,呲着獠牙和她对峙。听到喊声,歇晌的人都从树下跑来,四面响起打狼的喊声,狼才一步三回头不心甘的走去。

孩子得救了,但脸上和胳膊上却留下了深深的伤疤,人们把这个孩子叫“狼咬”。由于伤疤的原因,狼咬终生未娶。

(三)

听老人讲,我家祖上也算得书香门第,祖父以上几代都靠坐馆教书为业,人称“北院里”,家里的土地雇长工打理。

有一年夏天,大伙都在打麦场上乘凉,听老人讲故经。随着夜深,人们渐渐都回家了,只剩下长工老刘睡在场上。老刘是山东大汉,个大劲大胆更大,人们叫他回家,老刘一是嫌家里热,二是嫌家里女眷多不方便,便说“我一个穷光蛋怕啥?来个女鬼做老婆,来个狼打死请大家吃狼肉!”

到了后半夜,老刘正睡得迷糊,觉得一股热气扑向脸上,一个激楞醒了过来。月光下,看见一条牛犊大的老狼张着血盆大口扑过来。脑子已经清醒的老刘把手伸向狼嘴,扯出狼的两腮,两腿夹住狼腰,任凭老狼左冲右突老刘都不松手,狼拉着老刘在麦场转了好几圈,惊得稀粪直冒,才把老刘洒脱。从此,麦场上再也没有人敢一个人晚上乘凉睡觉,北院里长工老刘和狼大战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四)

有一年的夏天,天气大旱,人们头戴柳枝帽,光着上身跪在太阳坡里祈雨。也许是人们的虔诚感动了龙王,第三天降了一场透雨。村子里谢神唱大戏,张大爷借机杀猪卖卤肉做小买卖。那天戏完之后,劳累了一天的张大爷就在院子里铺了一张席子,搂着已经8岁的孙女进入了梦乡。

由于张大爷以前从事屠宰行业,从后院靠墙处挖了个土窖倒骨头之类的脏物。天长日久,土窖被雨水冲刷,基本和墙外相通。就在张大爷睡得香甜的时候,被孙女一声尖叫从梦中惊醒,伸手一摸,怀里的孩子不见了,急忙喊起儿子儿媳,大家都着了急,寻到后院看见后墙土窖处有一新掏的洞口和城外相通,有孩子的血迹,估摸着是狼从城外掏出洞进入土窖后把孩子拖走了。于是,全巷的人动员起来,大家搭着马灯火把,分头沿着沟沟岔岔寻找,闹腾了半夜无有信息。天明后寻到一个老陵里,发现孩子的五脏已经被狼掏空了。

(五)

由于镰山上下狼事猖獗,不断有人畜被狼残害的事情发生,人们对狼恨之入骨,就自发组织起来进行围歼。

大约是1945年麦收季节,有人在马家坡的一个被雨水冲出的洞口听到有狼崽嗷嗷的叫声,于是就组织了一伙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去掏狼崽。

乘着月夜母狼外出觅食的机会,人们从狼窝里掏出了四只狼崽,把狼崽挂在村口的老槐树上,在树下生起熊熊的篝火,人躲在暗处端着土枪,等候老狼前来意欲消灭。

两只老狼听到狼崽凄惨的叫声,从不同的方向嗥叫着一次次扑奔而来,不知是人们紧张还是老狼狡猾,几次枪击都没有打中老狼。老狼好像明白了人们的意图,最终放弃了对狼崽的救援,而对人类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一连几个晚上都有牲畜被狼咬死的事情发生。于是人们组织起了巡夜队,锣声、鞭炮声隔一段时间响一阵,直至老狼销声匿迹。

虽然人们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狼还是时不时出来糟践人畜。解放后人们进行了移山倒海的水土保持,沟被填,洞被堵,老陵被平,狼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狼只能在动物园和电视里看到,关于狼的故事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将被的被尘封。

作者简介

周纪合,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55 年正月。自幼酷爱写作,怎奈水平不高,难成正果;后专攻医学,术不精而转从政。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老来偷闲舞文弄墨以求自娱,如一丛路边小草,不为争妍芬芳,只为与世界添一抹绿意。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心灵圣地,芝兰之室。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

  • 【万家灯火】雷春翔:《送“曲轴“--- 知青生活趣事》

     [总第027001期] 送"曲轴"-- 知青生活趣事 张德新口述   雷春翔整理 七十年代初期,农场正在进行开发建设,当时我在八五0农场16队担任零件员,负责连队零件保管和领取等 ...

  • 一副银镯子

    来源:河南日报网 □百泉 镯子是女人最心爱的饰物,也是结婚时最重要的嫁妆.过去娶媳妇时,男方家即使再贫穷,也要想方设法打上一副银镯子作为信物送给女方.这副镯子随后变作嫁妆陪伴女人一生. 上世纪六十年代 ...

  • [转载]“犍为”县名再考

    原文地址:"犍为"县名再考作者:博客犍为 犍为,西汉故郡,隋朝置县,千年文脉,绵延至今. 近年来,随着犍为文旅事业的繁荣,关于"犍为"县名的考证引起广泛关注,却 ...

  • 刨山柴

    〓 第 1688 期  〓 文|殷煌文  编辑|王成海 刨山柴这个题目很别扭,柴千百年来是砍来的,如何用刨,是否动宾配合不当,看完内容你就明白了. 一九六九年腊月,年关将近,我和母亲从山西朔县老家探亲 ...

  • 孩子“更爱奶奶”,倒不是奶奶更近亲,只是姥姥的这些行为难接受

    近年来有不少姥姥承担着帮女儿带孩子的任务,反倒是奶奶们有机会乐得清闲了.不过虽然姥姥帮忙带娃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但是很多孩子却"更爱奶奶",那么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为何呢?其实这并不意味 ...

  • 为什么“风儿凉快”就要“打狼”,至今我都没弄明白

    我的发小喜子01--靴城旧事(6) 01. 小时候喜欢画画,搜集了不少用于临摹的画页,堆在一起有一大摞.1969年我参加内蒙兵团时不方便携带,就选了47幅,剪贴在一本杂志上带去.这些画页保留至今已过半 ...

  • 李志敏:​三根鸡腿肉的感想

    三根鸡腿肉的感想 文/李志敏 清晨,吃过早饭的我到菜园薅菜,不曾关院门,回来时竟发现厨房的橱柜上放着一个白色的塑料袋,里面装着三根煮熟的鸡腿肉.     出门,环顾四周无人,看上班时间又紧迫,顺便将鸡 ...

  • 华州东西牛峪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东西牛峪 作者 邵拉雄 华州东牛峪.西牛峪在高塘镇龙山村南,东西牛峪峪口相距620米. 华州牛峪 龙耳山人摄 东牛峪口海拔817米,东距涧峪口2130米, ...

  • 【草庐书屋·周纪合散文】镰山狼事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镰山狼事 原创/周纪合 我家住在鉄镰山脚东端的一个小村庄,村子周围沟壑纵横,解放前常有狼群出没,流传着狼咬伤或吃掉牲畜和小孩的故事,成人在吓唬小孩的时候常 ...

  • 诵读:【周纪合散文】老梅经霜终芬芳(下) ——忆苦难的母亲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老梅经霜终芬芳(下) --忆苦难的母亲 儿维友口述  孙纪合执笔 (四) 父亲的去世,犹如天塌了一般.时年母亲才二十八岁,家里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如何抚育 ...

  • 诵读:【周纪合散文】老梅经霜终芬芳(上) ——忆苦难的母亲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老梅经霜终芬芳(上) --忆苦难的母亲 儿维友口述  孙纪合执笔 纷纷扬扬的大雪,把世界妆扮得玉雕粉琢.院内的腊梅花儿迎着凛冽的寒风怒放,一阵阵清香扑鼻而 ...

  • 诵读:【周纪合散文】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 原创/周纪合 纵观历史,最年轻的太皇太后是大荔县朝邑镇上官村的上官风儿.她六岁当上皇后,十五岁时更不可思议地成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太 ...

  • 【周纪合散文】父亲送我上卫校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父亲送我上卫校 原创/周纪合 现在,每到开学时候,高校的门口就停满了各种小轿车,家长们给已经成年的孩子提箱子.背被子.铺床铺,爱子之情溢于言表,每看到这些 ...

  • 【周纪合散文】“老婆婶”小记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老婆婶"小记 原创/周纪合 我说的"老婆婶"不是头绾发髻.走路袅袅婷婷的女子,而是个紫红脸庞.五大三粗的男子汉了 ...

  • 诵读:【周纪合散文】树殇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树  殇 原创/周纪合 清明节回家给父母亲扫墓,发现坟旁已经长了30多年的龙柏被烧荒人烧得焦黑,只有北边一枝有少许绿意,我想这次柏树恐怕是难逃厄运了.前几 ...

  • 【王凌琴 周纪合散文】同州城里的“乔家大院”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同州城里的"乔家大院" 原创/王凌琴   周纪合 黄河呼啸北来,划开秦晋两省,河东为晋,河西为秦. 晋地多山地丘陵,人们生活苦焦,生存 ...

  • 【周纪合散文】外婆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外 婆 原创/周纪合 外婆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每当看见窗沿上的陶罐,我就会想起外婆. 外婆祖籍汉中,因早年外祖父在汉中经商成婚,于是迈动三寸金莲行程 ...